《国际数据空间 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数据空间 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指南.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际数据空间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指南一、标准名称:国际数据空间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指南二、项目提出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三、起草单位: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四、立项理由数据资源已成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社会生产的创新要素。在数据海量汇聚,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安全风险。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安全风险与挑战,加速构建
2、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必然要求。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数据来源可确认、使用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安全风险可防范的数据可信流通体系。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要求推进国际数据港建设,探索数据跨境便利流通机制必要性:(1)基于业务场景的数据价值释放是数据流通的目的。数据如何使用、产生价值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数据价值是由具体使用者定义,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发挥其特定价值。数据有效的价值实现必须与特定的场景产生对应关系Q数据流通是数据价值释放的基础,而数据流通实质上是围绕业务流程运转而展开。从业务逻辑出发,在具有高度个性
3、化与深度行业绑定的数据流通的业务场景识别,将有助于挖掘有效的数据供给和需求,促进数据价值的产生。(2)业务场景牵引的规则体系是便利化数据流通的重要保障。当前国际数据流通存在碎片化和个案化的问题,“一事一策”式的数据流通治理策略和保障措施不利于数据国际流通效率的提升。以整体信息系统和具体数据内容为治理对象的通用技术手段和治理措施难以有效监管复杂多样的数据流通的效率与数据安全的平衡性。结合业务场景的分析和操作指导,更有助于数据流通痛点和业务需求的定位,优化数据流通业务流程,进而提升数据流通保障水平。(3)业务场景是数据融合应用中界定利益方关系的重要维度。数据融合已成为挖掘数据价值、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4、的重要途径Q但是,不同业务场景中数据处理者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是不同的。结合全流程数据流和业务流的业务场景分析,是确认各方角色职责定位、权利义务的重要方式。基于场景的识别才能够更好实现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数据共享和数据融合应用。可行性:在法律法规方面,上海市数据条例明确指出上海市“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进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和系统建设”“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在业务实践方面,目前编制组成员不仅涵盖了金融、供应链、车联网、文化传播、数据交换、数据合规等领域的数据流通服务商,也加入了车联网、供应链、网络通信等不同行业领域
5、的数据流通关键参与方,还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信通院等多家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上述参编单位根据长期的一线实践经验,为标准编制提供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撑。五、主要内容本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框架,业务场景识别,业务场景规划等方面,具体说明如下:(1)基本原则:提出数据流通的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的原则性要求。(2)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框架:提出国际数据流通的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的关键节点和框架结构,提供业务操作流程的总体指导。(3)业务场景识别:提出业务场景识别的操作流程及关注点;(4)业务场景规划:提出了数据流通业务场景规划关注点和操作流程。六、适用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国际数据流通的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的操作流程,包括基本原则、场景识别和规划框架、业务场景识别、业务场景规划Q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数据流通治理需求的企业开展业务场景识别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