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642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作者:中国地质调查局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时间:2009-08-25阅读次数:969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参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及有关单位共同起草。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张茂省、郑万模、魏伦武、吴树仁、张永双、张开军、李晓春、胡瑞林、鄢 毅、王 军、王治华、李媛、孟辉、杨旭东、侯春堂、杨冰。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引言为规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1 :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范。二十多年来,我国先

2、后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 1 : 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1999年以来开展了约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其是更大比例尺精度更高的调查资料。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将围绕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

3、建设工程、重要矿山、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 : 50000),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全文共分十四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规定、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next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 : 50000)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控制精度及基本调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

4、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50022001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T1415893 1 : 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DZ/T009619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 10万一1 : 20万)DZTT009719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 2.5万一1 : 5万)DZ/T 01901997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 : 5万)DZ 02382004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

5、Z 0245200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T02192004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3.1 目的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在开展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提高调查精度,开展地质灾害严重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及不稳定斜坡详细调查、测绘与勘查,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3.2 任务3.2.1 开展地质条件调查,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查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3.2.2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

6、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3.2.3 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江大河、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3.2.4 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3.2.5 收集气象水文资料,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降水等对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影响,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3.2.6 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3.2.7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开展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n

7、ext4.1 调查灾种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根据现场实际,可以增加调查其它灾种。对危及人员及财产的潜在灾害点,如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流通区、采空区等也须进行调查。4.2 调查方式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点: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群众报险线索,对灾害点或出险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都须进行现场调查,不得“漏查”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所有的居民点须进行现场核查。线:沿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生的沟谷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水库、输气管线等进行追索调查。面:采用网格控制调查,对地质条件进行修测,了解灾害形成演化的地形地貌、

8、岩(土)体结构等地质背景条件;了解人类活动较弱地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分布和发育规律;了解中、远程滑坡致灾的可能性。4.3 调查技术路线应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开展。运用遥感和地面网格控制调查方式了解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和分布的地质条件与岩(土)体结构特征。4.4 对危及县城,、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的灾害点,以及规模大且稳定性较差的灾害体应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绘,可辅以必要的钻探、山地工程、物探等验证,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4.5 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灾害程度分级死亡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

9、元)一般级(轻)V3V10100较大级(中)31010100100-500重大级(重)10 30100-1000500-1000特大级(特重)3010001000注:灾情分级,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危害程度分级,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4.6 应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4.7 调查工作项目应以县(市)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部署,野外调查工作应以1 :5万或精度更高比例尺地形图为单元开展。4.8 调查中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不稳定斜坡隐患点时,应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

10、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协助地方政府制定防灾预案,完善防灾预警系统。4.9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next5.1 危害对象的确定及等级划分5.1.1 应根据滑坡、崩塌、泥石流所危及的范围确定其危害对象,有县城、村镇、主要居民点、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等。5.1.2 应根据危害对象的重要性按表2划分危害等级。表2危害对象等级划分危tr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危城镇威胁人数10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威胁人数1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威胁人数V10人,直接经济损失V100万元害交通干线一、二级铁路,高速公路及省级以上公路三级铁路,

11、县级公路铁路支线,乡村公路对大江大河大型以上水库,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型水库,省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小型水库,县级水利水电工程象矿山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5.2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人类工程活动等,可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综合划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种地区类型,见表3。表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中等地质条件简单地形地貌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度,500m,坡面坡度一般25的山地中山、低山,相对高度200500m,坡面坡度一般15g25的山地高丘陵、低丘陵,坡面坡度一般V15地质构造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最大震级Ms 6级或

12、地震加速度 A 0 . 1 g o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地震较频发,最大震级4. 5 Ms W 6级或地震加速度 0.0 5g30机小型水库,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开挖量较大,矿山开采活动较强烈,城镇化建设速度较快,城镇化率20%30%。无水库工程建设,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开挖量小,矿山开采活动微弱,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化率V20%。5.3 调查区分级按危害对象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重点和一般调查区,见表4。表4调查区分级调查区分级危害对象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条复杂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件复杂中等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程度简单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一般调查

13、区5.4 调查基本工作量5.4.1 重点调查区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遥感和野外调查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数应控制在0.21点/km2,观测路线间距15km。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大比例尺地面和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山地工程等验证。5.4.2 一般调查区可采用遥感调查和线路核实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野外线路核实调查点数应控制在遥感解译总数的60%100%,核查路线间距宜为510km。对危及县城,、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的灾害点须全部核查,并进行大比例尺剖面测绘。5.4.3 调查基本工作量见表5。为使用物探工作量的应相应地增加钻探或坑探工作量。表5每千平方公里基本工作量表危害分级复杂程度遥感调查(km)1 : 5万1: 1万地面测绘(kk)1 : 5万1 : 1万观测点(点)实测剖面(条/km )物探(m)钻探(m)坑探(m)一级复杂1000152010010100020/102000200100中等100010-15707500100014/7150015050简单10001050550010/5100010020复杂1000101550750014/7200015050二级中等1000510305200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