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6493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一、引言“滑坡”泛指事物从高处滑向低处的现象,而工程滑坡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一定条件下变形、破裂、向坡下运动的自然物理地质现象。简单地说滑坡是一种地质现象。具体地讲,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是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缓慢、间歇性、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变形现象。二、本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工作区位于秦岭山系,嵩山和箕山山脉的东段,地貌属低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临山坳,最高点位于东南山前处,海拔高程740m;最低点位于西部山坳冲沟处,海拔高程580m,相对高差16

2、0m。由于区域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地形支离破碎,切割深度大,沟谷多呈“V”字型,起伏不平,山前斜坡坡度多在3550度之间,本区山体上升强烈,地质营力以构造侵蚀为主,山体有较高的临空面,山坡陡峻。滑坡体南北两侧各为小型冲沟,属季节性河流(冲沟),平常无水,仅雨季时有水。滑坡南侧冲沟上部有一山泉,常年有水,供给过风口自然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2、气象水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西北风;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多风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631.57mm。年最大降水量为1170.9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332.8mm(1966

3、年),年际最大变化量838.1mm。由于季风影响,一年内各月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最少的12月份只有8.9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最多的7月份降水量达139.6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2.0%,年内降水量1-3月份逐渐增多,4月份急剧上升,达到61.4mm,7月份降水量达到全年的高峰,然后逐月下降,11月份特别明显,到12月份达到全年最小值。降水量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的52.2%。3、地质岩性工作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以太古界下元古界变质岩类及新生界第四系崩坡积物为主,由于工作区东边紧临山体,山体近于直壁,岩性主要为石英岩,由于长期风化和暴雨冲刷作用,形成了大量岩石碎块崩垮,造成了山

4、前工作区斜坡表层残留大量山体崩塌碎石,最大直径可达数米。4、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的豫西褶皱带。区内褶皱表现为紧密线状和平缓开阔两个特点,断裂则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一般在各期褶皱的同时或晚期产生。工作区处于嵩山、箕山复背斜倾伏端地区,区内山体上升强烈,构造断裂相当发育。目前,工作区断裂活动已趋于稳定状态,对工作区内的滑坡活动影响不大。根据2001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VI度。三、该工程总体部署1、总体部署原则(1)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原则;(2)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3)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4)经济效益服从减灾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原则。2、总体工程部署

5、本次滑坡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在充分收集已有工作成果资料X认真分析判定工作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有效可行的勘查方法、合理的布设勘查工作的基础上,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边界条件、滑带特征及分布形态、滑床埋深及岩性特征、滑体的厚度及组成、主滑方向、滑坡体、滑带及滑床的结构组成、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性质等,在分析滑坡体综合地质环境的条件下,确定滑坡体的C、中值,计算滑坡体下滑力、抗滑力,判定滑坡体稳定性状态,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已拨付治理资金的数额,提出滑坡应急综合防治设计方案,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四、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1、设计目标与原则滑体治理的目标是采用工程措施辅以安全

6、监测,提高滑坡的稳定安全储备,进而保护滑体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综合治理,使灾害得以控制。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工程措施应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非工程措施应加强政府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做好监测、预报工作。2、设计指标依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0219-2006),按照其危害对象、危害人数及可能经济损失、施工难度、工程投资综合确定其防治工程等级为HI级。主要荷载组合为自重+暴雨工况的组合,设计安全系数为1.15。根据滑坡的特点,对II号滑坡蠕动体采取截水沟措施,拦截II号滑坡外的水源进入滑坡体内;对1号滑

7、坡体采取截排水沟+抗滑桩措施进行治理。3、截排水沟设计施工(1)排水系统布置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地段以外的地表水,不使水流入滑坡区内,并尽快排除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引导地表水在滑坡体外的稳定山坡处排走。地表排水系统包括截水沟、排水沟等,沿II号滑坡蠕动体后缘布置截水沟,将滑坡体外水源引向南北两侧的沟谷内,尽量截住或减少滑坡体外来水流入滑坡体内,II号滑坡蠕动体南侧截水沟坡度较大,但沟底为裸露基岩和大的漂砾组成,故不再设置消能池;在I号滑坡体中上部设置横向截水明沟、在I号滑坡体北部设置排水沟一条,防止北侧滑坡体外冲沟内的雨水流入I号滑坡体内,与I号滑坡体的截水明沟相连,将降水排除滑坡外。(2)

8、截、排水沟结构截水沟采用矩形截面,排水沟采用倒梯形截面,混凝土护砌,在陡坎或者落差相对较大处采取多级跌水坎结构形式。(3)主要特征尺寸设计滑坡截、排水沟长度共计约338m,其中截水沟长度270.7m,排水沟长度约67.3m,截水沟截面尺寸依据冲沟汇流面积和当地水文资料,估算排水流量,确定排水系统规模。4、抗滑桩设计施工(1)抗滑桩的布设由于滑坡所处区的特殊性,根据勘查结果及稳定性计算,I号滑坡体在工况一(自重)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二(自重+暴雨)条件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剩余推力计算及设计抗滑桩计算采用北京理正抗滑桩软件,剩余推力按D-D剖面中部下滑力最大处计算在受威胁房屋后沿剖面D-D设

9、置抗滑桩以防止滑坡的进一步崩滑现象发生,抗滑桩设为方桩,桩底均为自由支撑,根据勘查资料并参考物探资料,D-D剖面滑坡覆盖层最大厚度6m左右,强风化层最大埋深11米左右,由于强风化层风化严重,为安全起见,抗滑桩深度设置为15m,穿透强风化层。共布设13根(KI-KI3),断面尺寸均为1.0mX1.5m,长度为15m,桩底清理后铺设IOCm厚的M1O水泥砂浆,桩间距均为4m。(2)挡土板布设每两根抗滑桩之间设置一挡土板,挡土板为C30混凝土碎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将相邻两根抗滑桩牢固连接在一起,挡土板深2m、厚30Cm(见附图一2)。挡土板下部间隔Im设置650泄水孔,泄水孔处墙后须设置反滤层

10、,反滤层为宽、厚各Im的粗砂,粗砂须干净无泥土。(3)抗滑桩及挡土板材料: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抗滑桩采用C30混凝土,桩纵筋HRB335,桩箍筋HPB235。碎挡土板材料为C30混凝土、钢材、反滤层。5、施工顺序基坑施工放样一基坑开挖一清理整平一基坑验收一沟底模板支护一沟底碎浇筑一设置伸缩缝一沟身模板支护一沟身碎浇筑一留置伸缩缝一养护一验收一进行下道工序。首先施工II号滑坡蠕动体后缘的截水沟、其次施工截水沟、最后施工I号滑坡体北部排水沟。五、滑坡治理项目实施的效益滑坡勘查治理项目的实施勘查工作摸清了过风口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各种力学参数,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治理工程的施工,减少了雨水对滑坡体的冲刷、入渗,降低了过风口滑坡发生的可能性,防灾减灾效益初显。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当居民生存安全的关怀。为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构筑当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比较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