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6768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一、建设基础学校自建校以来就实施了学年学分制。学校实行6年有效期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延期毕业。学籍管理制度中实施了按绩点评价、按学分毕业的学分绩点制,已经建立并实施了学分互认制度。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比例已达15%,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并开设了网络选修课程。学生选修课比例逐步扩大,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选课权。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不断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逐步丰富,已经建设了一批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逐步优化,部分二级学院已经实施了导师制。教学设备设施比较齐备,为逐步实施学分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建设目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服务和满足

2、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类型、规格、层次多样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1-2个高水平专业为试点,逐步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建立并实施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学业导师制、补考重修制等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以1-2个高水平专业为试点,构建“按学年注册、按绩点评价、按学分毕业”的教学管理模式。三、建设内容(1)修定试点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树立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共享教学资源,加强专业教育,突出课堂教学,提高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允许

3、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进一步推进按大类招生培养,实施分级、分类、分流教学,打通主修、辅修专业的界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培养方案(主修课程)和自主发展计划(辅修课程)两部分构成。主修课程由必修课程、限选、任选课程组合而成,而辅修课程主要是任选课程。表3-1学生课程选修框架结构图学生学业课程主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组)(30学分左右)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组)(20学分左右)限选(10学分左右)任选(10学分左右)专业核心课程(组)(35学分左右)必修专业方向课程(组)(20学分左右)限选(10学分左右)任选(10学分左右)专业能力拓展课程(15

4、学分)任选辅修课程任选课(15学分左右)任选注:二年制的学生课程结构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微调。(2)建立学分制下的教务运行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1)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缩短至2年,最多不超过6年,三年制学生可在校学习2-6年,二年制学生可在校学习2-5年。2)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实行主辅修制主辅修制是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部分有个性化发展要求和学习潜力的学生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1)学生修读的辅修专业达到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和相关要求的,可发给我院辅修专业学习证书。2)学生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修读辅修专业。3)申报辅修专业学生前一学年的主修

5、专业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数必须23,并且不得有补考不及格课程。4)学生辅修专业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于第二学期期末办理辅修手续。5)在辅修期间若主修专业的学期平均学分绩点数2,或出现有补考不及格课程,停止辅修专业学习。若学生不能在规定学制内完成辅修专业学习,辅修课程成绩可以记入学生本人成绩档案,经认定后替换部分学分。6)若辅修专业的课程是主修专业中已取得规定学分的课程,学生可以按学院有关规定申请免修,经所在学院同意后可以取得相应课程学分。7)按期完成学业的学生,在不超过规定在校学习年限前提下,可由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院同意,继续留校修读辅修专业。实行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的学业

6、成绩管理1)学分计量制理论课程(含课内实验、上机)原则上每16个学时计为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每周计为1个学分。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在百分制260分、五级记分制及格(含)以上,方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计算。学分绩点依据课程绩点和课程学分计算,在各课程学分绩点基础上计算平均学分绩点(GradePOintAVerage,GPA)。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学生所修读课程所得的学分积之和除以该生所修读课程的学分总数,即可得该生平均学分绩点。实行选课制D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课。2)学生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不得低于12学分(毕业班除外),不得超过30学分。3)学生

7、所选课程一经选定,必须参加学习和考核,学生选课应尽量避免时间冲突,对于需多学期开设才能完成的课程(如高职英语等),应连续选课学习。4)根据选课类型选课人数少于15-20人的课程不开设。选课人数多于开课容量时,优先保证主选年级和重修学生选课,然后其他学生按平均学分绩点高者优先的原则选课。实行免修免考制D学生已取得某门课程学分或已获得与某门课程相关的证书,可向其所在学院提出相应课程免修免考申请。2)学习成绩优良且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要求参加某些课程课堂学习时,可申请免修,但不能免考,必须完成规定的作业,参加实验、测试、考试。3)重修课程不得申请免修。对教学有特定要求的课程,例如体育(身

8、体原因除外)及实践教学环节等,不得申请免修和免考。实行补考重修制D课程首次考试成绩不及格需参加补考,首次补考不收取费用;2)补考课程成绩合格后记为60分或D(及格),绩点统一设为1,重修课程以实际考核成绩记载,绩点统一设为1,重修按所修课程规定的学分收费标准收取学分学费。实行学分互认制凡就读于我校的全日制学生,根据其在校(籍)期间开展的各类活动和取得的各类成果,或者在其他高等院校修读相关课程并取得学分,可申请我校学分认定。学生在获得学分认定的前提下,可申请免修课程或置换不及格课程学分。详见学分认定与替换管理办法。(3)实施学业导师制学院应根据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或建立学业指导小组,

9、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主要负责: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学生选择修读专业方向及专业学习相关的安排 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训练 辅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4)建立适应学分制要求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1)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改革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学分制下“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党团组织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2)创新学生激励和帮扶机制。修订学风建设、学生评优评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等规章制度,构建适应学分制要求的表彰激励和帮扶机制。(5)建设与学分制配套的师资队伍D完善教师岗位评价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

10、聘和人事分配制度,构建有利于深化学分制改革的教师管理机制和人事分配机制。鼓励高水平教师尤其是教授多开课程,对选课人数多、教学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2)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有计划地聘请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有较高实践水平的校外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6)引进、建设适应学分制管理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学校智慧校园项目的整体建设下,加快引进使用以招生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籍成绩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排课选课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评价、毕业审核、信息检索查询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学分制管理体制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

11、。(7)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丰富配套教学资源1)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促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增加选修课开设数量,建成满足教师辅助教学需要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供全方位教学和学习支持与服务的网络教学平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2)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不断改善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网络设施等相关教学条件,确保满足教学需要并正常运转,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四、预期建设成效1 .试点二级学院 成立改革领导机构,研究制定试点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梳理校、院权力清单,明确学校与二级学院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制定和修改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落实试点二级学院人才引

12、进、师资培训培养、绩效考核评价、学历提升计划制定、职称评审初审的权力。 修改相关财务制度,落实试点二级学院资金使用自主权和审批权。制定试点二级学院超工作量课酬分配办法,落实试点二级学院超工作量课酬发放包干管理权。 制定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二级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制度,强化二级学院自我约束。 研究制订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强化宏观管理。 成立试点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分会),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2 .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学校岗位分类管理、团队激励的制度文件,并有效实施运行。3 .学分制改革 在2个高水平专业内初步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毕业、按绩点评价的学籍管理机制,研究并制定学分制管理下的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以选课制、导师制、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在内的教学管理模式。 建立学分制下配套的教学、人事、后勤和学生管理制度,营造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互动共赢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一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及教学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及完备的教学信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