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文化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昌县文化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遂昌县文化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紧建设文化名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导今后五年文化发展,根据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丽水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和省、市文化(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遂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编制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十一五”时期文化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县加大投入,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文化建设不断加强。2006年出台了中共遂昌县委关于加快文化名县建设的决定和加快文化名县建设
2、实施方案,积极实施“文化建设七大工程”;2008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把文化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努力,城市文化品位大幅提升,文化活动日益频繁,基层文化建设上了新台阶,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各项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文体设施进一步改善。遂昌县体育馆、羽毛球馆建成使用,游泳健身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汤显祖纪念馆的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新建12个符合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157个村文化活动室,创建了5个省体育强乡镇和230个省级体育小康村,配送了文体活动器材,建设了篮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所。启动了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完成了联网
3、行政村的有线调频广播信号覆盖任务;乡镇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100%,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96%以上,行政村广播通响率达到95%以上。一一文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开展了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吸收业余文艺骨干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村和社区设志愿服务的文化管理员,有民间文体队伍200余支、文体骨干人数5349人;新发展剪纸和赏石根艺两个协会,累计有文艺家协会13个,会员500多人。持续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文化干部、文化志愿者1200余人次。文艺创作取得良好成果,50多个作品在国家和省、市重大文艺创作评比中取得佳绩。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积极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计划,认真组织开展送文化
4、下乡活动。累计送戏下乡600余场,送电影下乡5000余场,送书下乡35870册。实施农村文化繁荣工程,开展“种文化”活动。乡乡一台戏,村村都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举办了“红色记忆”大型广场歌咏晚会、遂昌解放60周年纪念晚会和承办省体育大会体育舞蹈等重大群众文体赛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文化示范工程。创建省“东海明珠”乡镇3个、市“山花工程”乡镇1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6个、市级文化示范村8个,培育省级文化示范户42户。公共图书馆建设不断加强。藏书10万余册、古籍3600余册,地方重要文献50余种;努力拓展馆外服务渠道,在乡镇、村(社区)
5、、学校、部队、企业建立图书流通点20余个,举办多种形式的服务读者活动;深入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图书采编、流通、检索等自动化管理,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遂昌支中心,开设了网上图书馆,设立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书目检索、资料查询和视频点播等服务。大力实施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形成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要求和满足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需求的对农节目新体系。“汤显祖文化”品牌初步打响。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三大世界文化品牌,制定了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和遂昌县昆曲艺术保护规划,积极打造汤显祖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汤显祖纪念馆宣传阵地作
6、用,接待观众12万多人次,开展了汤显祖遂昌诗文中国书法名家作品征集展览。成功举办了三届汤显祖文化节,通过大型文艺晚会、班春劝农、昆曲十番、昆曲茶艺表演和婺剧版牡丹亭公演等汤显祖文化遗产展示,名流媒体聚焦报道、拍摄专题宣传片、举办农耕文化摄影展、开设汤显祖文化旅游专线,以及成立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举办高端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出版汤显祖研究通讯等一系列举措,初步打响汤显祖文化品牌,提升了我县知名度、美誉度和文化品位,汤显祖文化节被列入省文化厅首批十八个重点文化节庆之一。按照“节庆文化常态化、群众文化职业化和传统文化产业化”的理念,开展了金竹山茶油开榨节、蔡源大柯摄影节和北界红提节等“一乡一
7、品”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丰富了我县文化品牌的内涵。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遂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文物点107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8大类2030项,新路湾焦村的“潘家大屋”入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遗址、古墓葬和乡土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有省级文保单位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处、县(市)级文保单位77处;昆曲十番、班春劝农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20项、县级59项,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1项、培育项
8、目1项,2008年我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大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修缮力度,编制了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镇一一王村口红色古镇保护规划、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独山保护规划和好川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对遂昌王村口革命纪念建筑群、长濂村古建筑群、黄塔桥,独山村部分古民居等进行了全面维修;结合“旧村改造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出台了遂昌县古建筑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三位一体的保护举措,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成立遂昌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中心、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遂昌汤显祖文化、昆曲十番等5所传承学校、6处传承基地;全县共有
9、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市级21人、县级23人,有省级民间艺术家1人、省级民间艺术优秀人才1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县级民间艺人8人。文化宣传交流日益频繁。每年6月举办、“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从非遗普查成果中挖掘出茶灯戏、车龙、台阁、刺绣、竹编画、根艺、织字带等一批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进行展演展览;昆曲十番多次参加省内外旅游推介会文化活动,昆曲茶艺先后参加世界茶叶大会、“2008北京人文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台湾“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颁奖大会”和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等文化交流活动,遂昌茶灯参加2009“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一全国传统舞蹈大赛”比赛并获得银奖,遂昌台阁先后参加了
10、“宋城杯”南北民间绝艺王擂台赛、杭州西博会和2009上海“迎世博闹元宵”扎灯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2010年,我县组织了文化考察团赴英国斯特拉夫德市访问,开展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交流。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到了省内外专家、观众的高度评价,提升了我县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有文化经营单位112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文化与经济特别是旅游产业相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成立了“遂昌昆曲十番古乐坊”有限公司,组建了半专业的文化演出队
11、伍,开展经营性旅游文化演出;王村口镇统筹整合红色旅游和古镇文化资源,积极创建省级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竹炭休闲观光园区建成了竹炭博物馆,提升了竹炭产品的文化内涵;自然景观旅游项目开发中,充分融合进文化元素,增强产品的文化魅力。着手开展三墩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长濂晚明文化园等项目前期工作,三墩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被列入浙江省三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文化旅游业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优势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虽然我县“十一五”期间文化得到了持续较快发展,但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化产品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质量和结构上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文化供给依然
12、不足。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滞后。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剧院、博物馆没有,图书馆和青少年宫偏小,电影院设施落后,体育场亟待改造,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内部设施不足。文体队伍人才缺乏。文化队伍年龄、学历、知识、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干部后继乏人,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性人才更是紧缺,难以适应现阶段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公共文化产品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受设施和人才两方面的制约,开展大中型文化活动的场地选择和舞台搭建,以及城乡居民文体活动地点、形式、内容的选择等问题日益突出。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文化内涵和文化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有机体现,文化特色在经济社会统筹发
13、展、城乡规划建设、旅游景区建设及旅游活动中的作用表现不突出;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发展层次较低,大多数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以服务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经济效益欠佳,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竞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起点不高,日常娱乐活动尚处于粗放、低层次阶段。这些问题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二)“十二五”时期文化体育发展的机遇未来五年,我县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文化体育发展将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型升级的宏观发展环境。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与部署。党
14、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我省出台了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2023年),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抓转型、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重民生”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加快内需一方面将直接扩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指向民生的各种措施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释放被压抑的文化消费潜力。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文化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丰富的资源和具竞争潜力的比较优势。
15、文化具有逆经济形势上行的特性,金融危机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济危机将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虽然我县经济欠发达,但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我县极具竞争潜力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文化产业龙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县域加快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至“十一五”末,我县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进入国际公认的黄金发展期、经济起飞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将迅速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全社会重视、参与文
16、化建设的热情高涨,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又将促进文化产业投入的不断增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文化发展成为推进遂昌经济转型升级、担纲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是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进一步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文化建设,以更加扎实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文化名县建设,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市委“三市并举”战略,继续全面实施县委“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弘扬生态文化为主线,以改革与创新为动力,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谋发展和惠民生并重,牢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