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问题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对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问题探讨教育工作者因任务繁重、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等各种原因产生焦虑和倦怠心理。因此,分析研究教工压力、焦虑、倦怠的现状、表现和根源,探讨解决对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排解调适,对提高教工的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概念工作压力是指个体对某一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工作情景的情绪与生理紧张反响,是客观事物对人们制约的一种力量,是个人因自身适应环境能力不平衡而产生的生理、心理、行为、精神反响,表现为情绪上焦虑、紧张或不愉快。工作焦虑是指人们对工作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所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
2、不安兼而有之的情绪反响。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比男性要高。工作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工作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对工作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原因1分配原因在收入分配上,目前多是按职称、行政职务来分配,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分配不公平现象。例如:许多学校在奖金分配、工资级别、福利待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不平衡与不和谐,很容易让教育工作者产生不公平心理,从而有受到冷落的感觉,导致对所从事工作的前途感到失望,教育工作者体验不到事业的成功感,自然也激发不起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
3、兴趣。2 .晋升原因在晋升时机上,目前行政职位顺应组织扁平化的趋势,规模稍大些的学校,中层管理人员职数也倾向于减少和裁减,低层教育工作者自然也减少了晋升时机;规模小些的学校,由于管理层人数有限,教育工作者的晋升道路单一,晋升阶梯太少,根本没有向上开展的空间。教育工作者们一旦感到上升空间狭小,不满程度便会增大,这些也容易使教师产生倦怠等心理问题。3 .科技原因首先,科技变化速度之快使得教育工作者疲于追赶。根据调查,新软件的引入、硬件的升级、系统的扩展,同时却缺少足够且有效的培训,使得努力跟上科技的进步成为教育工作者压力的主要来源。其次,科技引入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节奏。之前,教育工作者已经形成了一套
4、工作惯例及工作步调,但伴随着科技的引入,原有的工作节奏被打乱,教育工作者或是加快或是减慢自己的工作节奏以适应系统的要求,两种情况都可能使得教育工作者不能以各自最正确的、最适合的节奏完成工作,从而影响了工作绩效,产生焦虑。4 .职业原因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开展道路根本上是从初级职位(职称)一直向较高级职位(职称)开展这样一种直线运动。能否使行政中的职务、技术职称沿阶梯向上提升,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普遍标准,呈现前期开展较快,后期开展停滞的特点。加上有些学校竞争和鼓励机制不健全,考评制度也很笼统,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使教育工作者感觉不到工作的压力,体验不到事业的成功感,对所从事工作的前途感到迷茫,
5、从而失去进一步开展的动力。5 .性别原因40岁以下的女教育工作者,她们的困惑、心理冲突更加频繁,学历的提高,职称与职位的竞争,使她们与男教育工作者同样承当着事业上的压力,还要担负起操持家务、照顾丈夫、教育孩子的重任。为此,在时间上、精力上她们付出了成倍的努力与艰辛,甚至要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和以减少娱乐为代价。对策1改良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环境工作中过度的压力会使教育工作者个人和单位都蒙受巨大的损失。据美国一些研究者调查,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因此,重视教育工作者工作压力,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6 .接受现实存在,
6、不断学习当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再有挑战性,自己的能力、绩效对组织的奉献不再重要或得不到成认时,首先应接受现实存在,并克服由此带来的挫折感和愤怒感。接着应认识到:一方面,人一生的开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总有停顿或间歇;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职业的终止,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间歇,是新的飞跃的起点,只要端正好心态,不断更新、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就能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当前,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教育工作者应将这种技术压力转化为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提高的推动力,认真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保持旺盛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把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变为自身的自觉行
7、动。7 .正视各种难点,变危机为机遇工作焦虑与人们对危机的恐惧心理有关。当个体发觉到自己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减弱,便会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感,这种恐惧心理不断加深,人们逐渐认为危机来临是件迟早的事。另外,工作焦虑与工作绩效之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工作焦虑会阻碍人们取得高绩效,而绩效的降低又会加深人们的焦虑。正确的态度是化工作焦虑为动力,变危机为机遇,积极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教育工作者要保持乐观、开放的心态,要学会大度达观、保持心理平衡。同时,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调适工作焦虑、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8 .学会及时沟通,有效疏导释放压力和焦虑沟通是释放工作压力、焦虑的良好渠道
8、,团队中的沟通,可以起到教育工作者知识共享、信息互补的作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对于缓解工作压力、焦虑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交流与沟通、对话与合作,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心理状态良好、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热情主动,无形之中会起到优化工作环境的作用。要及时消除人际关系紧张的焦虑源,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业绩;要发挥整合的效能,互相补充、共同开展,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要锻炼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力,世界已经进入了合作的时代,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智慧、在内心,学会找人帮助、与人合作,共同赢得胜利。在社会交往中,让自己坦然、真诚、自信、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你的人格魅力,就会赢得成功。
9、9 .科学确立目标,作好职业规划教育工作者工作压力、焦虑、倦怠的产生,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映,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响过程。因而,部门领导应该为每位教育工作者营造一个充分发挥其所长的工作环境,以人为本,用人所长,为不同的人确立不同的目标。科学确立目标可以激发人的正常期望心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另外,在职业规划中,教育工作者也要改良思维方式,抛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太高的目标,建立现实客观的、适合自己的、可衡量的、切合实际的开展目标。尤其需要加快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使自身技能复合程度得到提高。可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方面通过职业咨询和规划,
10、确立高一级的目标;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工作中寻找亮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晋升时机日益减少的今天,追求原有工作的充实和人生的丰富,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10 了解工作绩效,建立反响机制不确定性是压力产生的一个重要源泉。因此,使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其工作绩效以及上级对其工作的评价,有利于缓解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知名企业所采用的“360度绩效反响方案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这个方案,使组织中的成员从与自己发生关系的所有主体那里获得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反响信息,进而缓解其责任压力。11 排除精神压力,预防心理失调在生理上,教育工作者如果长期陷于焦虑、困扰的情绪之中,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血压升高、声音沙
11、哑等病症。因而,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调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行为,分析主客观条件,认清不利因素,合理降低期望值,防止由于失望而引发的消极情绪,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疏导消极情绪,排除精神压力,预防心理失调。12 培养多种兴趣,保持旺盛精力广泛的兴趣可以增加活力和情绪,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为此,要经常举办各种娱乐活动,让教育工作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开展兴趣,如举办交谊舞培训班、音乐欣赏会、集邮、绘画、打太极拳等,这不仅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加强教育工作者间的沟通,增强友情。对于个人,活得积极自主,潇洒自在,为自己寻求快乐,要学会心平气和、乐观、勇敢、自信,这是克服焦虑的精神良药。13
12、健全心理养生,提高自身修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才能化解压力,战胜困难。在每天的工作中,要善于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在每天的工作中留出一定的“喘气和休息时间,尽量让精神有松弛的时机,遇有烦恼要善于“宣泄和转移,多与朋友交流,走出封闭的工作环境和自我的小圈子。此外,在工作中与同事或学生发生矛盾时,要心胸开阔、坦荡,换位思考,不要斤斤计较,多体谅、多看别人的优点,只有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才能使工作效率在融洽的人际气氛中得到提高。14 .参加体育活动,张弛有度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锻炼。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
13、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见缝插针地进行有意识的锻炼,稍微做一些简单的健身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肌肉、恢复体力,如可以做几个瑜伽动作、转动头颈、活动手腕、踢踢腿、按揉腰部、深呼吸、原地跑步等。总之,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尝试远离喧嚣的都市去郊外散心;每月看一次喜剧;欣赏优美的音乐和舞蹈,这些都可以起到调节精神、舒缓情绪、消除疲劳、重新进入良好工作状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工作环境较为典型,任务繁重,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心理不平衡,自我期望值高,最易导致教育工作者因不能顺利应付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而产生焦虑和倦怠心理。因此,分析研究教育工作者压力、焦虑、倦怠的现状、表现和根源,探讨解决对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及时排解调适,对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