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读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读后感近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党和人民对你们寄予厚望。大家一定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广大年轻干部作为新时代的“振兴先锋”、新征程的“中坚力量”,当牢记领袖嘱托,深刻领会领袖期盼,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鼓足担当勇气、涵养吃苦精神,执“青春”之笔,谱“时代”华
2、章,努力创造出一番扎扎实实的人生业绩。执“遵从马列无不胜”的青春信仰之笔,谱“矢志不渝、忠贞不贰”的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共产党人而言,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安身立命之本。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航行世界的巍魄巨轮,一百多年来,我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攻克一道道难关、取得一系列成就,靠的就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坚毅信念。广大年轻干部要牢记只有胸怀信念、坚定信仰,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要坚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从党的思想著作和党史知识中汲取养分、以“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的态度
3、,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去寻信念之源,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去寻信念之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执“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青春担当之笔,谱“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年轻干部当明白,牢记初心使命,不是敲锣打鼓、空喊口号,而是从风雨历练中体会使命职责、从坎坷泥泞中感悟价值方向;践行初心使命,不是按部就班、明哲保身,而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懈奋斗、在民生疾苦处春风化雨。在
4、急难险重关头,要勇于亮出自己的党员证,在大事难事面前,要敢于露出自己的干部牌,坚决不做躲事干部、怕事干部。要牢记只有靶准初心使命、勇于挺膺担当,才能保持预定航线,才能向着党中央擘画的复兴宏伟蓝图不断前进。执“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青春吃苦之笔,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正是靠着吃草根、啃树皮的吃苦精神和“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勇气,我党才能从风雨飘摇中走出、从钢枪大炮中取胜。如今,广大年轻干部有幸于和平年代追逐理想、在广阔天地施展拳脚,亦当铭记昨日建党立业的苦难辉煌,不负当下振兴乡村的使命担
5、当。要涵养吃苦精神、砥砺吃苦毅力,用好斗争法宝、锤炼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群众需要之时敢于出列,不断与困难斗争,磨炼“逢山开路”的干事创业能力,敢于吃常人所不能吃之苦,践行为民初心。要牢记只有保持无畏之姿、胸怀斗争之志,扛住千辛万苦,才能守得云开、看见月明。供参考根据要求,今天由我围绕如何做一名实干担当的合格干部,讲一堂专题党课,既是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加强作风建设的规定动作,也是想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近几年来,自己的一些思考。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党风党纪、作风建设问题,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常抓不懈。理解这一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党的事
6、业每前进一步,党的作风建设就推进一步。比如三大法宝、三大作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主席当年提出为人民服务时,有人说字数太少了,我们党根本的宗旨怎么用五个字概括呢?毛主席说超过10个字普通群众就记不住了,五个字少了,那我再加四个字,就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对党的宗旨的凝练,应该说是非常独到的。十几年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针对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全体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凝练;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等,则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为准则的高度凝练,可以说是对党的优良作风的忠实传承。另一方面,要从从宏观发展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成就举世公认,但面临的问题也很严峻。习总书记在任职后的中
7、外记者见面会上就说到: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思想作风的根源,就是严和实不够,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虚。应该说,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四风得到遏制、作风持续好转,但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保持长效、常抓不懈。这里有一组数据:2019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5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61.9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
8、.7万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2.1万人。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8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万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4900余人。这表明不正之风并没有销声匿迹,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这就是为什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作风建设良好的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使好的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这也印证了习总书记强调的那句话: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严字当头、实字打底,绝不能在作风建设上有任何抵触
9、情绪,有任何侥幸心理,第四句是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做一个有大敬畏的领导干部。人生天地间,必须常怀一颗敬畏之心。何为敬畏?敬畏是为人处世应有的一种清醒和自觉,也是安身立命必备的一种警戒线和安全阀。一个人如果失去敬畏之心,就会目无法纪而胡作非为,什么都不在乎,什么底线都没有。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懂得敬畏,而且要有大敬畏。因为领导干部需要敬畏的东西太多了,要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敬畏圣贤、敬畏生命、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舆论、敬畏群众。当年曾子曾借用诗经里的两句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明人生应当小心谨慎,必须心中有戒,心怀敬畏,后世许多为官从政的人都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
10、为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生动写照。这里我打一个比方。当官的人就像一张三条腿的桌子,一条腿是法律,一条腿是组织,一条腿是群众,如果三条腿都落实,就能保持平衡;如果一条腿落空了,顷刻之间,就会形势突变,局面颠覆。心怀敬畏,必须要敬畏法纪。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按照党纪国法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且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守住底线,防微杜渐,严于律己,抗拒诱惑。惟有如此,才能永葆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在座的每位领导干部都应时刻铭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切不可不知法、不畏法,把法纪当儿戏,把制度当面团。滥用权力,胡作非为。我们要相信,无论是谁,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违反法律都将受到严厉制裁。心怀敬畏,
11、必须要敬畏组织。党组织对于干部,犹如阳光对于草木。现在有的同志到了新岗位,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想着动一动;有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没有收拾好,却成天怨叹组织上给他的平台不够高、舞台不够大、待遇不够好,自我感觉好得很;有的看到别人提拔了,首先想到的是走了谁谁的门路,而不去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更毋论主动反省自己有什么不足。这样的人,即使组织上给你一定的岗位,你能做好吗?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没有了组织,就算有天大本事也毫无用武之地;背离了组织,多大的荣耀也会化为乌有。敬畏组织,就是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以优秀的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组织认可与信任。心怀敬畏,必须要敬畏群众。
12、领导干部需要敬畏的东西太多,但从根本上说最重要的是敬畏人民群众。天下恬静在于民乐,天下可畏在于民怨。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民二把人民群众当做衣食父母一样来敬畏。千万不要认为群众都是愚昧无知、软弱无力的。其实,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改变历史的根本动力。任何领导干部,如果失去民心,触犯众怒,必然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第五句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做一名有大境界的领导干部。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哲理名言,是中国人推崇的一种修养境界。一个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水身上领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一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水无定形、水无定势,有寒则止,有导则流。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也需要具备这种高度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当前,经济
13、社会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发展、转型、改革任务多重叠加,困难、矛盾、风险相互交织,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常态,谋划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努力在严以用权中,做到既干成事,又不出事。二是水滴石穿的韧劲。我们有些部门、有些干部缺少实干奋进的作风,抓工作慢慢悠悠、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没有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奋斗下去。说到底,还是缺乏创业要实的韧性。我们要学愚公移山里的愚公,万万不能学叶公好龙里的叶公,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做到水滴石穿、久久为功。三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水所以能够形成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在于它那种伟大的包容精神。同样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心中有民,具备博大的济世情怀,才
14、能担任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四是低调行事的精神。水正因为甘居低下,才能吸纳百川、汇成江海;正因为避高趋下,所以才不可逆转;正因为所处尽人之所恶,所以无人与之争。我们的领导干部也要向水那样,柔静中蕴藏刚强,谦卑中包含伟大,处事低调,为人谦和,少出风头,实在做人,这样才能拥有大境界。第六句是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做一个有大胸怀的领导干部。我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宽厚包容的人格魅力。人民群众一旦被领导干部的这种魅力所感染、所征服,就会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由衷的敬佩,从而追随。一位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宽厚包容的胸怀,才是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宽厚包容体现在求同存异上。领
15、导干部决策的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是择善而从的过程,更是求同存异的过程。一个领导干部善于求同存异,既是一种宽容胸襟的体现,更是谋事求实、创业求实的体现。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宽容淡定地对待人和事,不能听到批评就烦躁不安,听到表扬就忘乎所以,必须善于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鼓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终形成对事业有益、对发展有利的工作合力。宽厚包容体现在与民为善上。当前社会处于快节奏的转型期,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群众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个别人心中有苦闷、有委屈、有怨言,领导干部要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心中有民。对错终有公道,是非自在人心。领导干部不能为了所谓的尊严,一味地与群众计
16、较是非得失,更不能因为被群众批评和指责而暴跳如雷、睚眦必报,而要以宽广的胸怀面对群众,以包容的心态看待群众、以和善的态度友好对待群众、以平和的言行坦诚接纳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最终取信于民。宽厚包容体现在老实厚道上。曾几何时,说某某人老实厚道总带点贬义,老实厚道人吃亏的事好像随处可见,因此没人愿做老实人其实老实厚道不是庸庸碌碌,也不是无能无为,而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将心比心,以情换情。老实厚道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做人要实,一个好官,必定是一个老实人、厚道人。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一颗老老实实的心,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的干部,怎么会吃得不香、睡得不安?同志们,组织给了我们舞台,就要有所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照习总书记关于干部自身建设的系列要求,倍加珍惜党的恩情,倍加珍惜组织的信任,倍加珍惜群众的重托,倍加珍惜自己艰苦奋斗赢得的荣誉、职位,以严格的自我要求,务实的工作态度,成就一番事业,书写无悔人生,为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