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适——告别嫉妒》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调适——告别嫉妒》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理调适告别嫉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分析嫉妒别人的不良现象及其成因,鼓励学生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学生与别人交往、合作能力。2、让学生联系故事知道嫉妒的危害,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出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来谈论一个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健康呢?(生答)师小结:其实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只要平时多注意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就容易达到;但是心理健康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心理不健康,同样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小结:是的,看到别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优秀,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心里不舒服、不甘心,最后发展到愤怒、怨恨甚至产生破坏
2、性的心理,我们把这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称为“嫉妒”。二、故事理解,认识危害(一)真实的故事(放录音:因嫉妒同学而撕毁作品的事)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影响,(生自由答)师:因为嫉妒,不但自己痛苦,而且还影响到他人,失去了友谊,真是太不应该了。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丽,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小红,你又会怎样做呢,(二)出示照片老师这里有一张珍贵的照片(幻灯),谁愿意评价一下这个女孩,(生自由谈)请同学们再看一张照片一(幻灯),这张照片还是那个女孩。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与眼神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一定想了解这个女孩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对吗,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
3、故事。照片上的女孩错别字叫张静,是河南省信阳市高中的一句学生。张静原本是一名性格开朗、漂亮大方的女孩。她在班中学习优异,各方面表现突出,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但是她却遭到了同班同学小娟的嫉妒。小娟先偷偷地拿走张静的书,后来又在班中散播谣言,最后见张静依然优秀,居然买来硫酸泼向熟睡中的张静。当老师和同学们到医院探望张静时,看到的已不是昔日那张清纯美丽的面庞,而是被硫酸肆虐而变形的脸。致使张静重度烧伤致残。小娟本人也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请同学分析:小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她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出示幻灯分析讨论)请同学分小组来谈一谈(分组讨论)(三)再来看一例子,谁愿意读一
4、读。(幻灯:爱荷华大学事件)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何感想,从这三个故事中,你能发现什么,(相同点:都是因为嫉妒引起的;不同点:后果不同)设想:卢刚的行为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吗,怎样形成的?师小结:从最初的羡慕、埋怨一步步转化为怨恨、甚至伤害对方,最终不但触及法律,而且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任量的损失。嫉妒象肿瘤一样不断扩散,最后形成扭曲、变态的心理,导致道德沦丧,人格不健全。(四)怎样做一个心理健康向上的合格公民呢,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协政协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幻灯出示)希望同学们以“八荣八耻”做为道德准则,做一个健全的人。(五)照镜
5、子(出示镜子)同学们,这是什么,生活中它的作用是什么,现在我们结合“八荣八耻”的内容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生活中,你有没有嫉妒过别人呢,点拔:嫉妒人对你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嫉妒人的感觉怎么样,舒服吗,怎么不舒服了,哪儿不舒服了,师小结:正象巴尔扎克所说,嫉妒者每天都被胸中无名的妒火煎熬着、折磨着,严重时还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劳神伤身,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影响。那么,怎么克服嫉妒心呢,用什么方法避免嫉妒心理最有效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把你们的点子记录下来。三、联系实际,指导行动(一)生汇报。师板演总结方法:1、正确认识法,扬长避短。当嫉妒心理萌发时,冷静地分
6、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2、正确比较法,取长补短。善于发现和学习对方的长处,纠正和克服自己的短处,取长补短,这样心理就平衡多了,嫉妒心也就不那么强烈了。3、胸怀大度,宽厚待人。妒嫉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别人取得的成绩看作自己最大的威胁,如果能胸怀宽容之心,就一定能驱散嫉妒的阴云。4、树立自信,发奋图强。嫉妒者往往把别人看得很高,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应痛下决心,刻苦努力,增长才干,把对别人的羡慕变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走向成功。(二)推荐实用的方法1、倾诉法2、转移法你愿意采用哪种方法,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自由谈)四、课堂总结
7、,编写格言俗话说:“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刚才同学们都懂得了不能有妒嫉心理,应该团结互助,那就把你最大的收获用一句话写在书签上吧!1、读书签2、赠书签:现在同学们把你的话赠给别人,大家共勉,让我们一同克服嫉妒心理,告别嫉妒,共同进步吧!总结: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真诚地对待身边的第一个人,相信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们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阔,我们这个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五、板书设计告别嫉妒正确认识法,扬长避短。正确比较法,取长补短。心胸开阔,宽厚待人。树立自信,发奋图强。在调节焦虑和紧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寻找快乐。研究资料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不仅使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无穷的快乐,而且还能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