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1讲 物质的变化酸碱性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第1讲 物质的变化酸碱性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1讲物质的变化、酸碱性【衔接导入】指示剂波义耳1627年生于爱尔兰的利兹莫尔堡,1691年死于伦敦。他的父亲是伯爵考克一世。开始波义耳在伊顿求学,其后游学欧洲大陆,1644年回国,父亲死去后,他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1654年移居牛津,在高街与大学学院相邻的住宅里,同助手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抽气机及燃烧等实验工作。1668年,他移居伦敦。他是最早的皇家学会会员之一。1680年波义耳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但他谢绝了这个职务。波义耳是一位出色的实验家,很善于观察事物的一些细微变化。在16世纪或者更早一点,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某些植物的汁液具有着色剂的功效,在那个时候,法国人就已经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来染丝织
2、品。也有一些人观察到许多植物汁液在某种物质的作用下可改变它们的颜色,例如有人观察到酸能使某些汁液转变成红色,而碱则能够把它们变成绿色和蓝色。但是,因为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任何人对酸和碱的概念下过确切的定义,所以这些酸和碱能够改变汁液的颜色的化学现象并未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科学家才真正开始阐述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把化合物划分成为酸、碱、盐三大类别,最早和最明确的有关酸的定义便是波义耳作出的。他所描绘的酸的各种特性中,有一条就是酸能够改变某些植物的汁液的颜色,这也就是人类对指示剂这种物质的最原始的认识。波义耳在他的“颜色的试验”一书中曾描写了怎样用植物的汁液来做指示剂。他曾
3、经使用过的植物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紫罗兰、玉米花、玫瑰花、雪米、苏木(即巴西木)、樱草、洋红和石蕊。在书中还介绍了用指示剂制作试纸的方法,以及怎样使用这些试纸:“采用上好的紫罗兰的浆汁(即由这种花里浸渍出来的染料),把这种浆汁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再在汁液上滴上23滴酒精,以后,当酷或者几乎所有的其他的带酸性溶液(当时已经制出的酸并不多)滴在这种浸有植物的浆汁和酒精的混合物的纸上时,你就会发现没有植物浆汁的纸立即由蓝色转变成红色。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进行实验时出的是,这种发明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长久,我们的实验室还仍然在经常性的使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在波义耳之后,很多化学家都陆续发表了不少报告,报告
4、都是描述如何把植物的浆汁作为指示剂。【知识新授】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间隔可能改变宏观: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外观特征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距离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等镁条燃烧、硫酸铜晶体脱水等区分依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J员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体现在颜色、状态、光泽
5、、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等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a.白色硫酸铜粉末(CUSO4)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0(物质中有水的检验)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就分解成无水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J=CuSO4+5H2Ob.无色透明的硝酸铅(Pb(NO3)2)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PbI2c.黄色氯化铁溶液(RCb)
6、与硫氟化钾(KSCN)溶液反应生血红色硫氟化铁(R(SCN)3检验三价铁离子)二、物质的酸碱性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NaOH=Na+OH,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3、酸: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籁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是H2SO4的酸根。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醋酸。4、碱: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烧碱(NaoH)熟石灰(Ca(OH”)氢氧化钾、氨水。三、酸碱指示剂
7、1、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酸试液。2、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3、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酚软试液(无色)无色红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的意义: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PH的范围:014。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pH12345678910111213141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pH=7,溶液呈中性;PHV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试纸的使用方法
8、: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o四、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1)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筱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2)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例如: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例题分析】例1.央视315晚会曝光辣条食品问题后,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加工食品的做法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小苏打制作
9、馒头B.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C.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苹果表面给苹果“保鲜”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解答】解:A、用小苏打制作馒头,小苏打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苹果表面给苹果“保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o例2.2006年12月21日凌晨零时许,杭千高速杭州往千岛湖方向离建德乾潭不到2公里处,一辆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上
10、掉落三大袋粉末状的化学物品.消防队员在处理该物品时,突然爆炸,两人脸部90%被炸伤.经多名专家鉴定,粉末是一种名叫氨基钠(NaNH2)的危险化学品,相对密度1.40、熔点210、沸点400C,白色结晶性粉末易燃、易爆、有腐蚀性,与水接触后,会产生激烈的反应,生成氨和氢氧化钠.看到报道后,有人提出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NaNH2与水接触后,能生成氨和氢氧化钠是它的化学性质B. NaNH2相对密度140、熔点210、沸点400C是它的物理性质C. NaNH2在包装及贮运过程中,要求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与空气、水、火接触D.氨基钠有腐蚀性是因为其强碱性,其粉末易燃、易爆是因为其具有强的
11、氧化性【解答】解:A、NaNH2与水接触后,能生成氨和氢氧化钠,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说法正确。B、NaNH2相对密度1.40,熔点210,沸点400C,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说法正确。C、NaNH2易燃、易爆、有腐蚀性,与水接触后,会产生激烈的反应,因此NaNH2在包装及贮运过程中,要求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与空气水火接触,故说法正确。D、氨基钠有腐蚀性是因为其强碱性,其粉末易燃、易爆是因为其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故说法不正确。故选:Do例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硫酸铜晶体溶解在水里B.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吸水潮解C.水通电分
12、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水沸腾由液态变气态【解答】解:A、硫酸铜晶体溶解在水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吸水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水沸腾由液态变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o例4.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o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13、S+H2SO3-3SI+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解答】解:酸性溶液PH小于7,口酸性越强PH越小。随着反应2H2S+H2SO33SI+3H2的发生,溶液的酸性变弱,PH会不断变大,图象会是一条上升的曲线;至恰好反应时PH等于7,继续滴加氢硫酸溶液会再次显酸性,但由于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故溶液最后的pH会比开始时大。故选:Bo例5.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溶液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
14、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往氢氧化镁中滴加蝴蝶兰花的溶液呈黄色【解答】解: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故此选项说法错误。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变黄色的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故此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的溶液呈中性不会使指示剂变色,故溶液应为紫色,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往氢氧化镁中滴加蝴蝶兰花的溶液呈紫色,故此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例6.铁熔化成铁水:糯米酿成酒;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灯泡中的铝丝通电后发热发光;食物腐烂;木柴燃烧;胆帆是蓝色固体。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
15、化的是一.【解答】解.:对于同种类型性质和性质、变化和变化间的区别好判断,但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木柴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木柴能燃烧”表述的是木柴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故答案为:(1);(2);。例7.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镯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PH1234567891011121314颜色粉红粉红粉红浅紫浅紫紫紫蓝蓝深蓝深蓝灰绿黄黄棕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物质稀盐酸牛奶蒸储水炉具清洁剂颜色粉红紫紫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