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孔雀东南飞并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孔雀东南飞并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教版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乐府诗等相关文学常识;2 .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一儒学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及其罪恶。4 .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手法。【德育渗透】感悟爱情悲剧的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重点难点】1 .把握故事情节,剖析人物形象;2 .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
2、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二、题目解说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北“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
3、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三写作背景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边,表现出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
4、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四、初读全文,理清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托物起兴,引起下文。第二部分(第2飞段),故事的开端。揭示婆媳间的尖锐矛盾,兰芝离开焦家已成定局。第三部分(第712段),故事的发展。写兰芝被遣
5、回家,仲卿与兰芝依依惜别,发誓再接兰芝回来。第四部分(第1321段),故事的发展。写兰芝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兰芝被迫答应了太守家的婚事,太守隆重地做迎娶的准备。第五部分(第2231段),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兰芝成亲前的一天仲卿赶来,兰芝、仲卿诀别,两人相约以死抗争。成亲那天夜里,兰芝投水而死,仲卿随后上吊自杀。第六部分(第32段),故事的尾声。写焦、刘两家将仲卿、兰芝合葬在一起,两人化为鸳鸯。课堂小练习:按情节变化复述故事情节。被遣一一誓别逼婚一一殉情一一化鸟第二课时一、文本研读走进诗歌,分析形象(一)兰芝的形象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开头对兰芝
6、的交代,有什么作用?突出人物聪慧、能干、多才多艺、有教养的形象。2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表现了什么?兰芝的勤劳、能干。3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表现了什么?一一头脑清醒、刚强倔强、自尊自爱、勇于反抗4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一段对刘兰芝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一段运用铺陈、夸张等手法,描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时着意打扮的情形和她精妙无双的仪容。这样写的作用:一是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特意梳妆打扮,表现了刘兰芝的自尊、镇定和刚强;二是通过描写刘兰芝的外貌美来展现她的心灵美,为下文她回娘家
7、后媒客盈门做铺垫。5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I,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明明是焦母驱遣,为何要礼别?谦逊敬老,知书达礼,有修养,识大体,善良6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这段场景表现什么?离别嘱咐,重情重义,心地善良7 .联系前后诗歌内容,分析第十二段处夫妻话别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个情节在结构上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再次强调了焦、刘的互相理解,互相眷恋,他们的分别非己所愿,而是被逼迫的,这就为后面他们俩的殉情做了
8、铺垫。其次,在分别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盟誓等情节埋下了伏笔。8 .第十七段“遣丞为媒人”的说婚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从侧面表现刘兰芝受到他人尊重,许多人愿意为她做媒,而且求亲者社会地位比焦仲卿高,这为表现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起到了支撑作用,也表现了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9 .“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县令之子迎娶的热闹场面有何作用?正衬其美貌多才;不慕富贵,反衬其忠贞不渝10 .第二十五段夫妻重逢,焦仲卿的一番激愤之词对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明确:“贺卿
9、得高迁”表达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和怨恨,但实际上这句反语正反映了他对刘兰芝的深情。焦仲卿又急又恨,再用“磐石”“蒲苇”来责问刘兰芝,亦见其焦灼的心情。同时,这几句话对后文两人定下生死之约起到了一定的激发作用,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故事曲折起伏。I1结尾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松柏”“梧桐”象征两人的爱情天长地久,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鸳鸯对鸣”的结尾与“孔雀徘徊”的起兴呼应,这一结尾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焦、刘矢志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家长制的抗议。12.读了这篇课文,相信很多同学为刘兰芝鸣不平,请大家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课文中找一找,刘兰芝有哪
10、些优秀的品质?明确:第二段:表现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勤劳能干及果敢坚强的品格。第九段:表现刘兰芝的美丽镇静、坚强的性格。第十段:表现刘兰芝的善良友爱的品格。第十二段:表现齐兰芝对爱情的坚贞的品格。第三十段:表现刘兰芝忠于爱情,性情刚烈的品格。(二)焦仲卿焦母及刘兄的形象(学生仿照兰芝的形象分析,自主赏析。)二、归纳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歌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争取婚姻自主,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三、写作特点托物起兴。文章开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什么作用?明确:托物起兴,引起下文
11、。一则以孔雀徘徊眷恋引出故事;二则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营造出哀怨缠绵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悲伤的基调。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与其构成照应关系。所以,这两句有统摄全篇、暗示下文的作用。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对鸣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古代民歌里常用的。多处运用铺陈于法。诗歌开头兰芝自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一种纵向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
12、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炮赫的财势,也从侧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善用比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席话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负”、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一席话出自兰芝之口,表示两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在事情急转直下的时候,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
13、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浪漫主义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象这样的结尾,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同学们可讨论一下,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结构上有何作用?最后这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
14、发展,闪现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四、深入探究1)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她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大概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原因在于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2 .认为原因在于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3 .认为原因在于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4 ,认为
15、原因在于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驱逐兰芝而后快。2)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汉朝统治者为巩固新生的封建制度,通过独尊儒术,将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学改造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礼法制度。董仲舒制定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权力一级级集中于君王的手中,而女性却成为社会的最底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为婚姻生活的至上权威。焦仲卿和刘兰芝看似受到的是焦母和刘兄的逼迫,但实际上他们对抗的是背后的整个封建礼法制度,所以俩人双双殉情的结局,无疑是对封建社会扼杀人性的血泪控诉。布置作业1有人认为焦仲卿性格软弱,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 .归类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3 .完成同步训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