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一、轴线偏移这种现象约占焊接缺陷的一半以上1、现象: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中规定: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超过此标准为轴线偏移缺陷。2、产生原因夹具不合格。上、下钳口的同心度未调好。钢筋端部不直。钢筋安放不正。挤压力过大。3、防止措施:选择上、下钳口夹距长、直角槽、加工精度高的夹具。经常维修夹具。上下钢筋纵肋要对齐,钢筋端部一定要J1殖,否则要校直或切除。辅助工安装好夹具,待焊工检查后再放焊剂。压力要适当。二、接头弯折1、现象: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规定: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否则为弯折缺陷。2、产生原因:钢筋端部不直
2、。钢筋安放不正。夹具过早拆除或扶钢筋过早放手。3、防止措施:钢筋端头一定要J1殖,否则要校直工切除。选择上、下钳口夹距长、直角槽、加工精度高的夹具。辅助工安装好夹具,待焊工检查后再放焊剂。焊后至少等3min再拆夹具,扶钢筋至少要等2min后再放手。三、焊包薄而大1现象:焊包是焊接时挤出的熔化金属,它反映了钢筋熔化量大小。一般认为焊包直径为钢筋直径的16倍为好。但实际上焊包并不能算作钢筋的受力断面,不能认为焊包越大越好。焊包过大反映钢筋熔化量过大,有时反而强度降低。2、产生原因挤压过猛。焊接电流通过时间过长。焊接电流过大。3、防止措施掌握好挤压速度。减少焊接时间。减少焊接电流。四、焊包不均1现象
3、:焊包的中心和钢筋的轴心不重合,偏差较大,如果焊包突出钢筋部分小于4mm则为不合格品。2、产生原因:钢筋端面不平,两端面的间隙一边大,一边小,间隙小的一边电阻小,熔化多包就大;反之,包就小。焊剂密度不一致,熔化后温度就不一致,造成钢筋熔化量不均匀,熔化多的一边包就大。焊剂中混进过多的泥土,泥土多的一侧包就大。弧球放偏。钢筋倾斜。3、防止措施:钢筋端面应平整,不应有斜坡。应从焊剂罐的四周倒焊剂。严禁只从一侧倒。过粗、细两次筛,除掉焊剂中的土等杂物。引弧球应成球形,并放在钢筋端面中心。钢筋要垂直于地面焊接。五、焊包下流1现象:焊包向下流淌2、产生原因:焊剂罐石棉垫未垫好,使焊剂流淌。过边早拆掉焊剂
4、罐。3、防止措施:焊剂罐下部石棉垫或石棉带必须垫好或绕紧。焊完后至少等5min才能拆焊剂罐。六、气孔1、现象:焊包的表面或试件后断面上有气孔。2、产生原因:焊剂受潮。钢筋锈蚀严重。钢筋在焊剂中埋入深度不够。挤压不到位。3、防止措施:焊前焊剂应烘干或晒干。对锈蚀严重的钢筋要除锈。钢筋埋入焊剂的深度在4cm以上。有足够的挤压过程。七、未焊合1现象:钢筋端面一部分未熔化。2、产生原因:焊接电流小,钢筋未熔化。焊接时间短,钢筋未熔化。上钳口向下移动受阻使上钢筋无法进入溶池。3、防止措施:增大焊接电流。延长焊接时间。经常检修夹具,使上钢筋下送自如。八、咬边1现象:在上钢筋和焊包的连接处可见凹痕,甚至环绕钢筋一周。一般凹痕深度大于0.5mm为不合格。2、产生原因:焊接时间过长或电流过大。3、防止措施:缩短焊接时间或减小焊接电流,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九、烧伤钢筋1现象:钢筋被上、下钳口夹过的地方出现麻坑,2、产生原因:钳口未夹紧,焊接时产生火花。钢筋锈蚀严重,电阻增大,焊接时发生火花。3、防止措施:钳口要夹紧。钢筋要除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