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96003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6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5 .教研室(基层教学实验)6 .年级组(重点)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由来:孟子尽心上教育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作用)、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活动中介)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1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1 .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 .历史性3 .相对独立性a.继承性

2、b.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按作用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按呈现方式分:显性功能(计划性)隐性功能(非预期的)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嘀错公众粤,翦教资试题库教育的发展:1 .原始社会a.具有一定的目的性b.没有阶级性,教育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c.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没有文字和书本d.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e.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贫乏f.教育直接

3、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没有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2 .古代教育奴隶社会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微信公从节教饴教负原就库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中国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文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

4、说知”道家道法自然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一定义一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昆体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况为“模仿一一理论一一练习”三阶段创立阶段培根一一实验科学家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归纳法”特点: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一一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劫t刀至h必才旦而生卢梭一一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儿童本位教育观康德一一最终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人是唯

5、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裴斯泰洛齐一一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施的教育家洛克一一教育漫话白板说赫尔巴特一一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性教育原则(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杜威一一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陶行知一一人民教育家中国教育改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凯洛夫一一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一一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法者改造中国杨贤

6、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著作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赞可夫一一教育与发展“以最好的效果使学生达到最高的发展水平”发展性教育理论五条教学原则a.高难度B.高速度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D理解学习过程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一一美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瓦根舍因一一德创立范例教学理论皮亚杰一一瑞士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苏霍姆林斯基一一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C.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

7、的促进作用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舒尔茨人力资源理论)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决定着受教育权C.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b.教育促进民主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a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b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c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a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b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c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8、2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3 .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教育目的理论:宗教本位论侬迎!回悯MUj1社会本位论(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个人本位论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需要(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目

9、的层次: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教学目标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zst刀冰忧骊虫1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我国的教育目的特点2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3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和谐发展4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5 .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德育一一灵魂和核心作用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智育一一前提和支持体育一一基础美育一一动力劳

10、动技术教育一一综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宗旨两重点)素质教育基本内涵1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4 .素质教育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御注八仆巨fr土刀fr么;才Sfi1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要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6 .素质教育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个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前制度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制单轨

11、制分支型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英国科学家斯宾塞课程的作用资试题库微=4介且frWfr1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2 .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关系的纽带3 .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4 .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工作的依据课程类型: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

12、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必修课程(发展共性)选修课程(发展个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课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兵塞布鲁纳)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克伯屈)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金帝斯布厄迪)课程内容:课程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包括:课程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作用: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关于某门学科机器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结构:1.前言2.课程目标(核心)3.课程内容4.实施建议作用: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作用:学习的

13、主要材料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资源:按来源:校内校外按性质:自然社会按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按存在方式:显性隐性按功能:素材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场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可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鉴别校外资源5.建立资源数据库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1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编制课程开发的模式1.目标模式(拉尔夫泰勒)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3.情景模式(劳顿“文化分析”

14、理论)课程评价: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2.目的游离模式(斯克里文)3.CIPP(背景输入过程成果)4.CES(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微信公从节教教负试越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基本理念1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综合课程观(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3 .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已有经验相联系)4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 .发展评价观(重视过程的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6 .校本发展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隹密城得JF-IIBIt-rCTi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 .提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设置综合课程)3 .密切课程与生活时代的联系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码苣Zqsm渤t力拓学带躺I#到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版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