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思考 优秀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思考 优秀专业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一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思考内容摘要:大学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我国也十分重视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但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迷茫,本科教育的目标与定位不清,本科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本科教育理念的转变无疑将带来本科教育的变革,对本科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新探索,并阐述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应选择何种教育理念,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本科教育理念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理念专业教育通才教育本科教育是我国
2、大学教育的主体,其教育理念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国本科教育理念的选择是在认识实践的不断磨和的过程中发展的,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一章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一、专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的确立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国家建设需要的指向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学习苏联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 “专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就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展开教学过程。与这种“专业教育”理念相伴随的
3、是计划经济下的统一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管理体制。宏观上,国家统一确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统一确定学科、专业,统一招生、统一培养直至统一分配,统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微观上,统一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方式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由于过分狭隘于专业,专业教育极为专门,成为一种专科化的本科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确立是从对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开始的,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以后,在院系调整的同时,专业教育模式很快地确立起来,专业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要建立新的适应新中国建设的专业教育模式,首先要解决思
4、想问题,因而就要对过去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当时人们认为,新旧教育的区别在于旧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与国家建设脱节(学非所用),是理论与实际分离,是大学之门工农莫入。人民日报1950年4月转载了斯大林1928年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意在对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现在我们不能只限于培养什么都会一点儿的一般的共产主义干部、一般的布尔什维克干部。一知半解和自以为是,现在对于我们是枷锁了。我们现在需要五金业、纺织业、燃料业、化学业、农业、运输业、商业、会计以及其他等等的布尔什维克专家。我们现在需要整批的成百上千的能在各种各样知识部门里精通一项的布尔什维
5、克专家对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尤其在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以后。当时把通才教育贴上政治标签,看作资产阶级思想。而到了 “反右”运动中,主张大学不分专业培养“通才”的人更是被称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专业教育的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得以逐步确立,由此也建立了适应大学专业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体制。二、专业教育的批判与通才教育的回归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本科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本科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急需的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对过去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设置过窄的情况进行了调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本科的教育理
6、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专业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性和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对专业教育理念的批判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通才教育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大学本科教育,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弊端已经充分地被人们认识到,本科教育的专业口径进一步拓宽,国家专业目录种数大幅度减少,本科教育强调基础宽厚,更加注重做事与做人教育的统一。许多高等学校也根据社会需要,对过去的专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1 .培养目标从狭窄到宽广人们对本科教育的认识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而深化,本科教育的理念在不断地发生着变
7、化。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总的变化趋势是从狭窄走向宽广,降低了部分科类过高的要求,加强了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拓宽基础、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1999年6月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
8、、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上也逐步深化,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偏高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1980年代末就修改了 “高级专门人才”的提法,调整了本科教育的定位,1990年代末再次明确了本科教育的定位。1998年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提出了新的国家关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并据此“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9、2 .大学本科教育思想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兴起的各种高等教育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批判专才教育,主张加强通才教育。在通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各高等学校针对培养培养目标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企业家型”人才等等,共同的要求是,培养即具有广泛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通专结合的人才。但是,通才教育的思想从开始提出就没有停止过争论。有人总结了“通才教育”者与“专才教育”者的分歧:在博与专的关系方面,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不博未必能专,即使专,也是低层次的专;而强调专才教育者认为,只博不专,好像“万金油”。
10、在理解教育价值方面,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在于培养其能力,为未来打好基础;强调专才教育者则认为,教育主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专业训练,以服务社会。在对适应社会的理解方面,强调通才教育者认为,适应社会是一个过程,不在今天,而在未来;强调专才教育者则认为,适应社会就是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以此为目标实施教育。第二章大学本科毕业的新探索我国本科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高等学校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不同的探索,以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这些新探索,都不同程度地打破了原来本科教育的模式,为我们思考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11、一、本科教育定位: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999年以来,北京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认为社会形势和教育内部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过去的本科教育理念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总结前20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北京大学认为北大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但这个任务需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共同完成,仅靠本科教育是不够的。本科教育的任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通识性人才,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源,从
12、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给研究生教育打基础。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也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认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应当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确立本科的基础教育地位,北京大学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北京大学在2003年全面推行院系大学科类招生,除医学部与外语专业以外,全校不再以专业为单位招生。按院招生及培养计划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针。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意义是深远的。在过去的本科教育改革中一直未能明确肯定本科的基础教
13、育性质,从教育观念到组织的架构,本科教育的中心和独立地位依旧,专业色彩也依旧,造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脱节。在高等教育充分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生产的只是初级产品,高级产品要由研究生教育来生产。我们不能再孤立地看本科教育,或者说孤立地办本科,而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十年制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重新设计;应当把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到一起去考虑,要看看培养的本科生在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学习中的表现。二、本科高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更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主张我国应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他们主张,虽
14、然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高等专科层次为主,但本科教育阶段也应该存在职业教育,也应该承担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主张在本科教育也可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立论基础是高职教育是教育类型,本科、专科是教育层次,这样,高职教育就未必必须限定在专科教育层次。有人甚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本科教育中,有些就可以看作高等职业教育。如从学科内容看,有的科类偏重技术或偏重应用;从培养目标看,有些科类明显地也同时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科类其中相当部分的培养目标应该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一致。而在实践上,许多本科大学进行了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索与
15、实验。自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有250多所本科院校举办了高职教育。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大学都办了本科高耿,很多人认为大学办高层次的高职是今后大学办高职的一个趋势。第三章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选择一、“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将是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考虑到将来延长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问题和国际经验,中学(高中)教育不宜进行大的变革,另外,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的教育,同时也是做人的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个任务也是中学无法承担的。另一方面,从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它并没有大学预科的性质与功能,所以,如果像欧洲那样,大学本科阶段就专业化很强是不科学的。在高等教育中,在本科教育中,先进行一些基础的、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的教育,然后再进行较为专门的专业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做法。没有一定的坚实的文化与科学基础,一进大学就严格地分专业进行教育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所以,联系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定位来确定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