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0737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3.14明朝的统治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主要讲述了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加强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明朝的经济发展持续繁荣,但不少措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土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二、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明朝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朝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土;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康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人物猜谜游戏。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草根皇帝,他出生在安徽省凤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然而在他1

3、7岁那年,一场百年未遇的旱灾,使他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因为在这场旱灾中,他的父亲、母亲、大哥、侄子相继死去,只留下他和二哥相依为命。走投无路的他进了皇觉寺,当了和尚,在淮西一带靠乞讨化缘维生。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举为领袖。在起义过程中,他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之后,建立起大明王朝。他即位后颁布了一系列巩固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自主预习】(一)明朝的建立1、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定都(南京)。2、朱元璋强化皇权(1)

4、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还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开h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负责;(3)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五官任命的权利统归,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明成祖时设立了,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制度。(二)科举考试的变化1、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五经”。2、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3、明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和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格式作答,4、危害: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5、,又脱离实际,禁锢,应试的人为了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O(H)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2、手工业:棉纺织从南方推向北方,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畅销海内外。3、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O【讲授新课】(一)明朝的建立多媒体展示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的相关内容,指出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以及明朝建立的概况。提示:(1)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概况: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6、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 .教师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2 .教师提问: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提示:巩固统治。3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68页的相关内容,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地方组: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

7、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教师总结:这些措施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朱元璋意识到,对于政权的控制只是形式,最根本的还是要控制人们的思想。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统一读书人的思想,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而要想控制天下读书之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科举制度。借助这条时间轴,我们一起来回顾隋唐宋历代科举制的发展过程。隋朝时创立科举制,唐朝时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制度,科举制逐渐完善,宋朝时期大幅增加进士名额,提高土人地位。那明朝科举制又有什么变化呢?

8、同学们阅读课本找一找明朝科举制的命题范围和答题标准?这位女生你来说。明朝严格规定了考试的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而答题时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非常好,请坐。明朝甚至对于考试答卷的文体形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同学们阅读八股文资料卡片,可以得知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0你如何评价八股文呢?同学们可以用三分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同学们讨论声音小了下来,有哪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讨论成果呢?三组,三组同学认为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不利于选贤任能,选出的只是皇帝的顺从者,请坐。还有要补

9、充的吗?五组,五组同学认为明朝八股取土使得科举制僵化,但也的确有利于加强皇权,稳定政局,请坐。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明朝科举制的僵化,虽然加强了皇权,但是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从长远来看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四)经济的发展经过全面改革官制、设立厂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明朝建立起了周详制度,加强了皇权,在这稳定的政局下,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板书三、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观察图片,明朝从南美洲引进了什么作物?对,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新物种。地图中可以看到棉纺织业丛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

10、现了一批棉纺织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来看这张青花瓷图片,是不是色彩艳丽,花纹优美,在当时畅销海内外。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出现了北京、南京这种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甚至出现商帮,大家快速浏览资料卡片,了解商帮含义。比如说有晋商、徽商等等。接下来同学们试着用表格归纳明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的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明朝经济发展的特点。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好,看来已经很好掌握了本节课知识。三、课堂小结明朝前期,在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

11、卫”等特务机构,对官民进行监视。思想文化方面:实行“八股取土”o明朝采取非常手段加强君权,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其统治,从而只得依靠极端手段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说明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明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前期有利于政局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但到后期则逐渐僵化,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明朝又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合作探究、图片、材料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强化的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机构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使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但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还是较弱,应多注意这方面的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