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围绕“如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助推产业扶贫”主题开展调研,我们实地参观了灵乡镇康之堂农业发展公司和山桐子繁育基地,详细了解基地近年运营情况和扶贫带动有关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农业局、扶贫办、文化旅游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局、经信局、财政局和龙凤集团、丰达生态农业公司、灵祥花菇合作社、德佳种植合作社等部门单位有关情况汇报,了解我市有关部门近年产业扶贫工作情况,听取我市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产业扶贫的工作经验、存在问题有关建议。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市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2400余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
2、社1757家、家庭农场590家。2018年通过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土地流转、代产代销、人社(人股)分红、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等方式对贫困户有万元元专项资金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实现用于支持我市以营主体发展产业的各级政策项目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二是大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依托我市产业扶贫专家团、农业智助脱贫人才、产业指早员为核心的基层扶贫产业人才队伍,组织技术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光导服务,帮助经营主体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2018年开展科技展务1000余次,开办指导培训3期次,培训贫困户80余户。2、严格落实扶持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出台*市农业产业扶贫奖补办法和“*市三产整合发
3、展资金奖补意见”,2018年起每年从三产融合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3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对自主发展扶贫产业、增加经济收人脱贫致富的贫困村(户)和通过安置就业、人社(人股)分红、代产代销等方式帮助贫困村(户)脱贫增收的经营主体,以及市级农业产业扶贫术范点给于奖补。2018年成功创办9个农业产业扶贫点(基地),支持建设产业扶贫项目66个,引导19户贫困户自主发展营主体通过与于有产品销售需求的贫困户签订长期农产品购销合同,按市场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如2018年灵祥花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黑土猪”产业,与灵乡镇67户贫困户签订了订单协议带动增收。三是建立股份联结。贫困户将小
4、额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企业进行资金人股分红,稳定得到分红收人。如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生猪健康养殖、有机蔬菜生产及农业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通过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人股分红,带动大箕铺镇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600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户不愿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常、要”依赖思想严重。(二)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比较弱。全市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生产条件良好、发股能力强的规上企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数量较少。仅占全市经营主体总数的12.25%。示范
5、带动作用明显不足。一些经营主体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大量投人产业基础建设,短时间无法产生明显效(四)扶贫资金整合力度不够。由于各部门项目资金大都是“专款专用“,地方政府在资金的调配整合上有一定难度。同时。受各类项日资金考核要求限制,出于考核压力,各部门资金整合积极性不强。此外,由于涉农资金来源渠道和涉及的部门多。资金整合投向是否违规难以界定,各级监督检查问责压力较大。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各目为成难以形成资金合力,整合成效受能响。(五)利益联结机制较为单一。贫困户多为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劳动能力、资金资源等自有发展条件差,在从事劳动过程中自我保护能较弱,因此部分经营主体存在思想顾虑,带动贫困户脱贫
6、方式较为单主要以土地流转为主,占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总数的55.38%;而以各工就业、小额信贷分红、代产代销、多种复合形式等其它方式带动分别仅占总数的19.40%、15.59%、5. 06%. 4. 56%,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全面。三、意见建议(一)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帮扶措施一定要精准到户,处理好政策帮扶与自主脱贫的关系。要注重精神帮扶。除了在培育致富产业上下功夫外,更要在“扶志”和“扶智”上发力,不能让部分贫困户尝到了政策帮扶的实惠后,主动脱贫的意识逐渐淡化,助长“等靠要”的不良习气。要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村村响”、村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7、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勤劳致富的理念。要加强沟通交流,让贫困户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自力更生,自主脱贫。(二)加大扶贫政策激励与整合力度。建议建立财政资金整合机制,改变财政资金“碎片化”使用现状,将各级、各部门涉农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提升帮扶能力。同时,在整合各部门产业发展可用资金的基础上,市级列支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产业扶贫专项奖励办法,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或补助,提高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事业的积极性。将带动关系紧密程度、带动效果的大小作为安排项目、资金数量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
8、件,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扶贫事业。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方式宣传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主体和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三)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将发展扶贫产业的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纳人优先享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围绕我市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化、系统化培训,通过精心培育、长效管理、大力扶持,让经营主体真正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扶贫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重点打造颜餐电商”等本土电商品牌,利用“电商+市场主体+贫困户”的发
9、展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深人推动消费扶贫。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指导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四)优化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因户施策选择联结扭带,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村(户)集中力量办大事,鼓励贫困村(户)将土地林权等资源经营权、集体土地房屋、自有设施设备、财政扶贫到户资金、产业扶贫奖补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以及折股量化到户的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等人股经营主体,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让全体贫困村(户)都能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开展订单联结,对有产品销售需求的贫困户,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0、与其签订长期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降低贫困户产品销售风险。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创新,以贫困村为单位对农户土地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资金、土地等人股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生产,提高竞争力和稳定性,并加大和周边非贫困村镇、经营主体的协同合作,打造产业链集群,实现同步发展、同步富裕。(五)加强风险防范力度。农业产业前期投人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双重影响程度深,加之农产电子商务、物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保护措施不配套,农业生产成本高、风险大。建议完善政策性保险、信用担保、财政补贴等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稳定扶贫产业的收益。从而保证贫困户的预期产业收人。(作者系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