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地区口服NA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停药原因及临床分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姚地区口服NA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停药原因及临床分析1.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余姚地区口服NA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停药原因及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余姚地区口服核甘酸类药物(NA)抗病毒治疗慢乙肝患者的停药原因,并对其进行临床的分析。方法:在余姚地区某院门诊部或者住院部随机抽取IOO例口服NA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出主要的停药原因。当患者再次进行治疗时,对患者血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BV-DNA)乙肝E抗原(HBeAg阴转)、谷丙转氨酶(A1T)凝血功能、胆红素进行检查并且记录。结果:因为口服NA抗病毒治疗具有疗效快的作用,大部分患者在症状得到好转后就进行了停药,这就是慢乙肝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当患者再次进行治疗时,患
2、者体内的乙肝表面抗原、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谷丙转氨酶、胆红素都比停药时高、且乙肝E抗原血清、乙肝E抗原阴转比停药时低。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也要比停药时差。结论:当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后,自行停药是停药的主要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停药,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控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难度。所以需要对余姚地区医院进行健康宣教,医护人员也需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防止患者盲目停药,加重患者的病情。关键词:余姚地区;NA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停药原因;临床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更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慢性乙肝的发病率也在每年递增,并且慢
3、性乙肝的传染性非常强,传播途径也比较多样,人们需要进行防范。据不完全统计,乙肝患者达到了7000万例,慢性乙肝患者达到了3000万例左右。目前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主要药物就是口服NA药物,以此来达到抗病毒的目的。虽然不能完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但是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减少肝硬化的发生率。除了口服NA类药物之外,还有一种治疗方式,就是通过注射干扰素。干扰素的效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肯定,但是在治疗期间,注射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并且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大部分的患者都选择了口服NA类药物进行病毒的压制。因为HBV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NA类药物可以压制HBv的传染,可是NA类药物具有一个缺点,就是在停药之后的
4、复发率比较高。所以如何安全停药又成为了新一轮的问题,在没找到解决方式之前,必须要长期使用NA类药物。大多数的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就盲目的进行停药,认为药物在很大情况下降低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了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就导致了自身慢性乙肝复发。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感到乏力;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出现肝硬化、肝癌等致死疾病。所以本文就在余姚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初步调查,对IOO名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主要停药原因,并进行了临床分析。具体的报告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口服NA类抗病毒治疗药物的100名慢性乙肝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100名患
5、者当中,男性病例有55例,女性病例有45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8.286.86)岁,病程在110年不等,平均病程(4.341.17)年。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精神状态较好;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表示资源参加到本次研究中。排出标准:孕妇;有精神病史;肝部已经产生质变的患者。1.2 方法对100名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出患者的停药原因,当患者再次进行治疗时,对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BV-DNA)、乙肝E抗原(HBeAg阴转)、谷丙转氨酶(A1T)、凝血功能、胆红素进行检查并且记
6、录。检查时应该要让患者保持空腹的状态离心后提取上层血清,应用化学发光法对谷丙转氨酶(A1T)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日本三联株式会社生产的HKD20型生化仪,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低拷贝HBV-DNA检测应用的仪器为科巴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nIonS3全自动核酸扩增仪,检测试剂为RocheHBV-DNA定量试剂,乙型肝炎病毒的最低检出量为16.4IUm1o普通实时荧光定量HBV-DNA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诺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考范围低于1000IUm1o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5m1,放入离心机内以3000rmin速度离心IOmin,分离血浆,4h内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7、(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纤维蛋白原(FBG)进行检测。1. 3判定指标主要的判定指标为患者的停药原因;其次就是将患者停药后再次进行治疗的HBsAg,HBV-DNA,HBeAg,A1T,胆红素作为考量指标;最后是患者停药时再次治疗的凝血功能。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3.O进行数据分析,剂量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表示方法为嚏5。若PVO.05,则表示本次统计学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停药原因分析在本次所研究的100名患者当中,停药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感受到自身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好转,不需要药物的维持,所以就停药了。其他的停药原因还
8、有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不喜欢吃药、医生建议停药等等。具体原因如表1所示。表I-主要停药原因分析人数/停药原因因病情好转停药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不爱吃药医生建议停药其他原因n=10061178527所占百分比61%17%8%5%2%7%2. 2身体各项指标结果分析将HBsAg,HBV-DNA,HBeAg,A1T,胆红素的平均值作为考量因素,将停药时的平均指标与再次进行治疗时的平均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停药后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具体如表2所示。表2-再次治疗时与停药时身体指标对比HBsAgHBV-DNAHBeAgA1T胆红素停药时0.045ngm191.8ium1呈阴性41.8u116.8mo1/1再次治
9、疗时0.088ngm1115.9ium1呈阳性77.2u122.8mo1/1P值0.050.050.050.052. 3凝血功能结果分析IOO例患者的凝血功能具体如表3所示。表3-凝血功能比较PT(凝血酶原时间)TT(血浆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停药时12.9s16.2s3.79g144.3s在次治疗时15.6s22.Is4.20g155.IsP值0.050.050.053. 讨论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乙肝患者的病因。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传染性非常的强。一般来说,在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必须要采取隔离治疗的
10、方式,防止对他人进行传授。停药的时间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有学者说过:“如果想要实现安全停药,必须要等到抗原血清学得到了转换,在这个时候进行停药复发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就目前来说,能够进行表面抗原血清学转环的患者还非常少。除此之外,就不能进行停药,否则复发的概率非常高,甚至有些患者复发之后的病情比之前还要严重。患者必须要严格听从医生的嘱咐,从而便于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制定。大部分的慢性乙肝都是因为HBV所感染造成的,在感染HBV病毒早期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表现为急性乙肝。可是身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了之后,HBV病毒就可以突变,加重患者的病情,最后形成慢性乙肝。通过口服核甘酸类药物(NA药物)可以
11、抑制HBV的活性,控制住患者的病情。常见的核甘酸类药物有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等。慢性乙肝可以损害患者的肝脏、并且具有非常强的全然信,如果不及时抑制HBv的蔓延,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除了自身的全身传染之外,还有对外传染的途径,主要的传染途径为血液传播、遗传传播、性传播等等。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肝部疼痛、失眠、低烧、面色晦暗、腹水等等,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口服核甘酸类药物(NA药物)与注射干扰素。引起慢性乙肝的病因是因为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感染初期,大多数患者都是急性乙肝,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不够彻底,所以就造成了病情的加重,给了病毒潜伏的机会,造成了慢性乙肝病症。高发人群为吸毒史、献血不规
12、范等等生活习惯不好的人群。如果感到乙肝病毒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要得过且过不在意,不及时治疗的话很有可能会形成肝癌细胞。目前在治疗上就是采取抑制乙肝病毒的蔓延,降低肝脏癌变的概率,还没有能够完全根治的方法,只能对病症进行抑制。治疗方式主要为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炎保肝等等。对于慢性乙肝的患者很能进行根治,所以在停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意见,不能盲目的进行停药。因此,慢性乙肝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配合医院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便于医院对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慢性乙肝的患者杜绝有刺激性的食物,饮食规律,以清淡为主。可以适量食用高蛋白的食物
13、,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停药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行停药,认为自己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已经不需要药物的支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表面抗原血清学还没有得到转换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停药的。一旦停药,会很有很高的复发概率,病情较于之前可能还会更严重。如果患者想要停药必须要问过医生,如果医生不让停就不能盲目的进行停药。在临床分析上,当患者再次开展治疗时,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受到了影响,在HBSAg,HBV-DNA,HBeAg,A1T,胆红素上都比停药时的要高,而且在凝血功能上也进行了反弹,在停药的时候凝血功能得到了稳定,但是一旦停药过后,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各项指标都趋于
14、异常,除了凝血功能中的纤维蛋白原以外,其他的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o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不能盲目的停药,如果自身表面抗原血清学得到了转换还需要询问医生的意见,如果医生建议停药在科学、合理的停药,否则复发的可能性非常高。在临床分析方面,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较于停药时都越来越差,这也足以表明停药具有很大的风险,一定要谨慎停药。所以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乙肝病毒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根本上拒绝乙肝病毒,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纥参考文献:1余希,莫金英,肖蒲军,詹雨林,瞿志军.血清I1-21水平与长期核甘类药物治疗CHB患者停药后临床复发的相关性J1热带医
15、学杂志,2023,21(09):1167-1171.2韩宗儒,闵晓春,沈启刚,尹有宽,王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甘(酸)类药物的依从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肝脏,2023,25(11):1148-1152.3吴启文,赖小丽,赖思敏.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中后期使用替诺福韦在不同停药时间对肝炎发作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3,28(07):55-57.4刘贵章,冯霞,许静,李声方,夏琴.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复发再次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科学,2023,10(08):50-52+59.5李春姬.核苜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肝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03):393-394-395.6吴妍,张霄,李宁,曹雷,池洪治,常艳芳,夏亚静.长期服用核甘酸类药物的慢性乙肝患者尿KIM-I.Netrin-I监测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23):70-72.7钟春秀.广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与疲劳及核甘(酸)类药物治疗的关系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