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14360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思考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全面部署,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着眼赋予科技人员更为广泛的资源调度权、技术路线决定权与经费支配权等要求,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释放创造潜能的战略举措。本文梳理相关研究工作,探讨推进新时代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紧迫需求和实践要求,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建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

2、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特别是报告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为科研环境建设提供了具体遵循。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贯通式、一体化战略部署,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更好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对更好营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生态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依靠,科技人才的成长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更加有效的制度政策厚植创新生态。近期,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充分印证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列举的我国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中国创新指数排

3、名由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3年的第11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也指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源头供给不丰是主要短板,“四链”融合不畅是关键瓶颈,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不足是重要因素,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激励不足是薄弱环节,战略科技力量功能定位不清、衔接协同不力是长期痛点,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不优是隐性制约。应当认识到,我国广大科技人才蕴藏着自主创新的巨大潜能,在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释放创新潜能方面还存在很大空间,这也是党中央不断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与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考量。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

4、大报告中所指出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是与创新生态不优紧密相关的。比如,在审批科研经费过程中的预算冗繁、申报项目审批手续冗长、经费拨付慢、经费报销困难等问题,科研人员为发票发愁、为经费担忧、为“帽子”焦虑等现象还广泛存在,耗费了本应投入创新创造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科研工作者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发挥。因此,“放管服”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让党领导下的科技制度创新更好发挥系统集成和可持续的生态效应,大力营造保障自由探索、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环境。1、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研究一般而言,对放管服进行改革,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市场机制、构建法治环境、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是重塑政府与市场

5、关系、推进服务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深刻变革。一直以来,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国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以此为借鉴,寓意要像重视营商环境一样,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在科技创新领域,放管服简而言之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管服主要分为三个维度:放即需要科技主管部门放权到位,扩大基层科研单位管理权限,例如人事自主权等,简化项目审批备案程序,打通科研管理的堵点痛点。改进评估方式,避免多方评估、过度监督。管即加强统筹协调和战略规划,加强全流程监管,严肃查处违法乱纪问题、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问题。服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等建设,优化激励机制等,真正激发创新活力,让科技

6、人员心无旁鹫地从事科学研究与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是改革的首要目标,因此坚持人才为本成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与立足点,要强化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改革需要尊重规律,其中包括创新发展、人才成长、科技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规律,统筹推进。简政放权是起点,放管结合是手段,优化服务是目的,要使放管服改革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研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放管服改革的研究在学术界也一度成为焦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科研院所政府采购问题的研究郑英捷认为,完善政府

7、采购工作应在简化政策流程、放权采购方式、完善配套措施、引进第三方监督等方面发力。杨艳琦围绕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析,提出完善校内采购机制、分散采购责任、建立校内采购一体化平台和推广电子化招标采购的措施,助力管理信息化建设。张云对于高校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防控问题进行研究,认为高校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须健全采购规则制定和组织架构,完善高校信息化采购平台,加强监管问责力度,形成多元化监管渠道等。二是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田华围绕放管服背景下对于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开展研究,指出对于科研机构而言,应注重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科研经费监督机制的进一步

8、改善,此外,财务报销效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以及绩效评价等诸多方面尚有待提高。季晓燕提出应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增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优化科研经费报销流程,规范结题验收,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和财务联络人制度。崔灿基于放管服背景下科研单位内部审计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涉及问题主要分布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所办企业监管、基建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其他问题等7个方面,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高俊红着重对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控进行研究,对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点进行剖析。三是以案例为中心,对放管服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张清华在对A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研究过程中,认为存

9、在预算编制与调剂不合理且过于频繁、科研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资产鉴定存在矛盾等方面问题。陈媛媛以X高校为例,对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财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余丽慧以某三甲医院为例,对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管理进行探究。四是放管服改革视角下的管理创新研究刘开强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视角下,对项目科学基金落实改革现状提出若干建议,为项目科学基金在未来发展中明确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保持自身特色,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自身独特贡献提供借鉴和参考。傅扬以R&D经费投入总量的数据为背景,对我国近五年的科研机制改革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同时对科研经费放管服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深入研讨,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进

10、一步提出了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政策的对策与建议。2、我国推进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的主要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之强、决心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从预算调配权的扩大到材料申报的简化,再到费用比例的提高,科研工作者的自主权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要着力改革与创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有力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2011年,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建立了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增强了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调剂权限。为赋予

11、科研人员科研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自2013年起国务院提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破解缺乏透明科学的管理机制、科研项目的安排过于分散、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典型问题,实现科技事业长足发展,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在完善项目预算和拨付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结转结余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改革新举措。2015年,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放管服的治理理念13。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实行预算部门批复

12、前项目资金预拨制度。2017年,放管服正式向高教领域迈进,激发教学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完善和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管理,提升高校内部治理,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机制。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管理运行机制。2019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确立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自主权,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标志着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进入了新阶段14o2023年,国办发布关于

13、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从七个维度提出25条措施,为创新减压,赋予科研人员更为宽松的经费管理权利空间。2023年,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实施,科研技术人员项目申报、材料报送、经费报销等方面的负担进一步减轻。3、某些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效不显的原因分析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是发挥人类智力的创造性劳动,迫切需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创新的基础,是让科研人员在创新中能够自由地发挥。从这个角度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鼓励自由探索富有深意。自由探索是进一步深入基础研究、实现原创性突破的主要途径。真正解决从0到1的科学问题,需要依靠

14、科技工作者自由发挥创造力。因此需要我们依靠科技工作者,尊重其对前沿的敏锐性,支持他们进行自由探索与追求。基于科学史角度,正是科学家勇于攻坚的无畏精神,催生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在四个面向己成为战略导向的今天,应当相信科学家会自觉结合国之大者选题,毫无保留地尊重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无论是选题还是命题,抑或是揭榜挂帅的出题,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皆须依靠和保障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科研人员放权,但在一些领域,仍旧存在诸如科研人员自主权不足等问题。某些领域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效果不理想,观念上存在误区是主要原因。一是急功近利。在量化

15、评估机制的引导下,管理者往往具有过度监管之心,官本位等官僚思维严重,违背人才成长与科学研究规律,对待科研人员简单使用行政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方式,急于以创新突破赢得政绩、显绩。这也致使人才评价体系不尽合理,四唯现象依旧存在,帽子封号仍被追逐,简以领域内头衔、称号等区别实施待遇薪酬、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尚在,滋长了浮躁浮夸等不良学术风气。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1.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急功近利学风浮躁问题较为严重,52.0%认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47.6%认为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相对而言处于薄弱状态。其中,论文(40.0%)工作业绩(34.1%)和科研项目(34.2%)是影响职称评审或职级晋升的主要因素。二是缺乏信任。对科研人员使用经费有疑心、不放心、不放手。对于科研人员难以做到信任人才、包容人才,项目资金管理存在过细过死,不放心将相关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等真正移交到科研人员手中,使人才的创新活力难以充分释放。调查显示,近些年,从事过研发活动且申报过财政项目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在申报和承担财政项目时曾遇到过预算编制过细过严(64.4%)、经费报销程序冗繁(62.8%)、经费审计繁琐(55.4%)、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太低(50.9%)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问题15。有的被调查对象反映,政府部门和科技管理者要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