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161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海春--仁政六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周海春】仁政六义栏目:思想探索发布时间:2015-08-09 13:10:00标签:周海春儒家翎作者简介:周海春(1970-),男,内蒙古扎兰屯市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湖北大,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仁政六义作者:周海春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首发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廿五日丁巳耶稣2015年8月9日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体生活的哲人不断地思考着“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这一问题。中国古代的哲人更是如此。司马谈就曾把先秦各家看成是“务为治者也”。梁启超、萧公权等也都有类似的表述。儒家的政治追求可以用“仁政来概括,可以把儒家贬斥的政治称呼为“苛政”、“暴政”。“苛政

2、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上)为什么苛政会比老虎还可怕呢?苛政,和霸道内涵相近似,泛指一切伤害人的政治。老虎可以伤害人,疾病可以让人死亡,饥饿可以让人死亡,争斗可以让人死亡,贫穷可以让人死亡,精神空虚可以让人死亡。好的政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害人的因素。而坏的政治会让这些害人的因素流行起来。用刀子可以杀人,政治杀人其实比用刀子杀人更厉害。“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孟子梁惠王上)可以把政治理解成一把更为锋利的刀。政治杀人更隐蔽,涉及到的人更多,更不容易被人发现。苛政的种类很多,恐怖政治、杀戮政治、愚民政治、媚欺政治、帮派政治等等都属于苛政的范围。武则天虽然重用像拉车的牛一样的狄仁杰,不过也重用李

3、义府这样的吹鼓手,更重用“咬人的狗”,如索元礼、周兴和来俊臣。李义府这样的吹鼓手,玩弄的是媚欺政治,而索元礼、周兴和来俊臣这般酷吏玩弄的是恐怖政治。这般酷吏发明了悬石法、喘不得等酷刑,用疲劳轰炸,用亲情诱惑等方式迫使人招供,并把恐怖政治引向全国。这样的政治行为显然不是仁政。可以把中国古人的“仁政”思想概括为六个方面。一、仁魂:生民之道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生活中有组织者,就有政治。可以说“政治”无处不在。有一种“好官”,有一种“好政治”,却不一定是仁政。比如过度开发自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带来了“政绩”,看似好政治,好官员,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很多人死亡,或因

4、此而受苦。这种政治有利益人的一面,但也会对人构成严重的伤害,还谈不上仁民爱物。仁政是一种理想的政治,仁政的追求没有止境。总的原则是要对所有的人好。比如强调效益,对富人和穷人都好,但两极分化严重就不好,因为穷人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难。仁政的总原则是对所有人的好,但什么叫做“好”,也要有所限定。仁政所谓的对所有的人好,包括身体的健康,不过仁政更看重的是心灵的健康,更看重人性向善。如果政治风气不好,导致人心变坏,人格扭曲,人性丧失,就伤害了人向善的潜能,这样的政治还不够资格叫仁政。子产是一个好官,很能干,也爱护百姓,当发大水的时候,他把自己家的船和车子拿出来帮老百姓。孔子却认为他还没有做到仁政。为什么

5、呢?就是因为,如果子产行仁政的话,首先应该事先就修好桥、修好路才对,这样人们天天走在大路上,没有感觉到仁政,但实际上享受了仁政带来的好处。仁政实现的时候,民众不一定会对某个官员感恩戴德。因为官员只是默默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像子产那样,把修桥的职责忘在了脑海的后头,等问题出现了去救济。当然,能救济百姓的的官比趁火打劫百姓的官还是要好很多。还有一个“好官”子路,但离仁政还有一点距离。子路把自己家的粮食拿来帮助百姓,自以为贯彻了老师的仁政思想,不想却没有得到孔子的肯定。为什么呢?因为帮助老百姓要依靠行政系统,要在春天帮助老百姓种好地,在秋天收好粮食,在冬天存储好粮食,并保持粮价稳定,保证供给和流通

6、。子路脱离行政系统想靠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这体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仁心,但作为官员要有官员的“仁心”。官员的“仁心”的一个体现就是用行政系统帮助该帮助的人。如何区分仁政和苛政呢?标准是政治行为是害人还是在帮助人,是让人变得善良健康,还是让人人性扭曲,是让人身心健康,还是让人身心有病。仁政的精髓就是不杀人,就是生人。利用好政治来帮助人的肉体和精神健康成长,就是仁政。仁政的对立面是苛政,行仁政就要反苛政。苛政的典型特征是伤害人,与苛政相反,仁政的基本原则是不伤害人。行仁政就要坚持不伤害原则。“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不伤害原则从政治上说主要是不伤害人。“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

7、望之矣。”(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把不杀人简单地理解成具体的杀死一个人的杀人,而是泛指杀人。不用贤能的人,等于是对贤能的人造成了伤害,恶人为政,会伤害百姓,这是间接的杀人。设立各种各样的关卡,吃拿卡要会伤害到人。贫富严重不均是杀人。不能把人为的责任导致的对人的伤害说成是自然力导致的。人因为社会管理不善被饿死了,却说这不是管理者的责任,是收成不好造成的,这是推卸责任。“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网民之术很多。不教育,直接就关起来是网民。另外,即便有法律法规,有规定,但是老百姓不知道,等着你违反规定,再惩罚,是不公正的,也是网民之术。把规矩定得很高,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实行,等于

8、是通过规矩把人放在了罪人的地位上,但是因为人数多,不可能惩罚所有人,然后利用规矩专门惩罚少数人。规矩成了工具,想用它害谁就害谁,就看谁嘴大,谁霸道,是网民之术。政策变化太快,不透明,人民没有可靠的预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将来会怎么样,自己花了很长的时间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忽然不被承认了,是罔民。单纯靠评价奖惩机制来管理往往也会导致网民的结果。奖赏只能给少数人,对多数人来说就是悬起来一个根本不能得到的馅饼,但是看起来好像你可以拿到,实际上是拿不到的。对于这多数人来说,就是白白的浪费生命。故意浪费人的时间和精力是网民。政治制度不好,人活在其中感到累,生活得艰难,感觉不到希望,不愉快,也是网民。让人没有

9、恒产,进而没有恒心,最终导致犯罪,受到刑罚的处罚,这也是政治杀人的一种方式。显然,政治杀人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杀人方式。“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离娄章句下:子产和子路行的是小仁政。小仁政当然也比较好,总比见到百姓受苦,而自己无动于衷好,更比那些在老百姓遇到灾难的时候落井下石更好。不过仁政的精髓不是行小恩小惠。仁政是要让民众自己想办法获得解救自己的能力,力求让每个人都喜欢,是作秀”。政治是大恩惠,不是小恩惠: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帮助大多数人,让大多数人生活有出路,而不只是照顾某个或者某些具体的人。如果不能把握根本就会出现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况。二、仁心:仁政的动力孟子很看重区分

10、一个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去做事情的。梁惠王以羊易牛,在梁惠王自己看来,这不过是一种功利的心,因为羊小牛大,杀牛不如杀羊去祭祀更划算一些。孟子却看出了这里面隐藏着“恻隐之心、如果把这个“恻隐之心”挖掘出来,让这个“恻隐之心”成为人生的指南,那么仁政就有了精神的动力。心灵的慈爱构成了一种勇气,嫉恶如仇,对善执着恪守,仁政的实现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仁政”是仁心的应用和推广。大仁政,需要的以大仁心为动力。居官镜说:“居官办事,全凭公心。”正义是政治的元德之一。刚毅是晚清的一位高官。同治、光绪年间,他从刑部郎中迅速擢升至封疆大吏,后

11、进京任职。刚毅编纂了居官镜,这是一部专讲政治道德的书。不过,据说刚毅也是一位贪官,这就很有讽刺意义了。不过不要紧,他虽然言行可能不一致,不过,这个思想是好的,不能因人废言。为政出于公心很重要,虽然出于公心也会弄错,但总比出于私心出台政策更好一些。仁政需要两个基本的心灵动力,一个是仁爱,一个是公正。要想维护公理,还非得有爱心作为精神的动因不可。如果没有注入同情的动机,规则很难被遵守,被执行。爱心、同情心同样有助于规则的维护。有爱心的人,在破坏规则的时候,会想到破坏规则会对他人,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和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会产生一种同情,这个同情提供了一种动力,勇敢地选择维护规则。如果一个人只是想

12、到了利己,那么破坏规则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了,自然正义就失去了精神和情感的保障。为什么同情可以在源头上,在动机上保证公正的规则得到维护呢?就是因为同情想到了别人,而利己的动机只是想到自己,自然很容易和另外一个人发生冲突,很难做到公正。三、仁者:仁政的主体“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仁政的实现靠有道德的官员的示范作用,当然也靠制度和政策的推行。不过,好官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居官之要,首要律身。”(牧书令)“正人”有不同的“正”法。通过正身来正人是一种方法,通过惩罚的方法来正人也是一种正法。通过正身来正人,要用积极的心态,采用积极的方法。什么叫做积极的心态呢?那就是

13、相信别人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进步的,相信每个人原则上都是向善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性本善”。通过正身来正人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有独立判断的人,没有外在环境的恶的影响,每个人都会自然地选择成为一个好人。官僚机构本身会要求其中的人员服从等级规章,让个人服从特定的任务,在组织的高层才有基础主义的理性,在下层则推行工具主义理性,组织会把其中的公务员看成是执行命令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组织和领导本身偏离了伦理要求,就会导致体制的整体伦理偏差。个人为什么会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呢?除了人性中恶的因素以外,其中包含了“代理转换”,也就是从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行动转换到为了代理人的愿望而行动,从自治功能向有组织功

14、能的转换。这个时候,一个人就会感觉应该对权威负责,而不是对权威所规定的内容负责,对政治行为的道德考虑变为对权威的服从。个人会因为完成上级的要求而获得荣誉,甚至能够升迁,这加强了个人完成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动力,而对于组织对人的损害无动于衷。阿道夫艾克曼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计划的设计师。艾克曼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官僚机构的工具,已被剥夺了任何的内心道德感,只能有效率地执行别人的意志。他自己内心没有任何动力,只有听从纳粹的最高指示。艾克曼的话证明了他已被整个地融入了官僚制角色之中。除了繁缗的“公文体”式的语言,艾克曼似乎没有能力说出任何东西来。他的表达中充满了陈词滥调和陈腐的语言,这些陈腐的语言遮蔽了死

15、亡集中营和使用焚化炉的赤裸裸的罪行。在审讯过程中艾克曼和他的律师一再强调他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本人没有对犹太人的私人怨恨。如何理解执行命令而导致犯罪或者违背道德准则这种情况呢?关键就在于领导者借助组织对个人价值观和行为的控制。这种控制妨碍了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如何才能避免艾克曼式的悲剧发生呢?其一,当官的要有修身意识,在官僚体系中时刻保持观念的警醒。这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会约束自己助纣为虐。其二,要区分官员身份和普通人的身份,保护官员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并尊重官员作为普通人的伦理自主性,这样官员在进行伦理判断的时候才能无后顾之忧,并有良好的法制或者道德环境的土壤。一般人们批评儒家仁政,往往把仁政强调正身理解成是人治。其实不然,制度是人制定的,也要靠人来执行。人的品质、气质对政治有很大的影响。现代的“德治”则不排斥法治和“权治”,是“法治”和“权治”合理的结合,结合的基础是伦理道德。现代“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