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悲幸:家书的三重情感交流二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悲幸:家书的三重情感交流二公开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爱”“悲”“幸”S家书的三重情感交流与妻书教学内容选择浙江省江山中学张忠森摘要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被誉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书”,情感的交流是理解这封书信的关键所在。根据教材的要求,注重书信交流及抒写自由的特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书信文体本身出发,抓住书信情感,从“爱”“悲”“幸”三重情感进行梳理,从而更清晰理出书信的脉络以及书信的价值。关键词与妻书;书信;情感交流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按照这一单元编写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这篇课文应被当成i篇实用性文本来学习,正如教材的“单元导语”所说:“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
2、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这是一封书信一一家书,具有实用性价值,但因其为家书,所以又寄予了作者的情感。妻子是他的写作特定对象,同时,写这封信又有着特殊的背景,那就是说这封信有着其特定的征对性。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既关注到大单元的教学任务,又注重这篇课文的本身特征,从书信本身出发,明确书信的情感交流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作者是如何达到与妻子的情感交流的?又向妻子表达了哪些情感交流?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林觉民写这封信的目的。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更深入去理解他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那么,林觉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呢?认真读了这封书信,结合这封书信的写作背
3、景,大致可以推断,他写这封信,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参加革命的行为能得到妻子的理解,一方面是对妻子未来提出自己的期望。“悲”的显与隐,传递家国之情怀在爱妻与爱天下人之间,作者需要抉择。有抉择的时候,就会有痛苦。作者之所以最后选择爱天下人,是责任所至,是无奈的选择,不得不这样做。而当进行深层次思考,探究作者“悲”的根源时,我们会读到,作者内心的悲有显处与隐处。(一)显处的“悲。动乱的社会根源从信中,我们读到,作者悲愤于这个时代的动乱纷争,百姓的水深火热。在第二段开头,作者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爱给了自己坚强的力量,敢于投身革命,也是因为自己与妻之间的爱,从而想到天下所有有情
4、人都应该能成眷属。但令人悲痛的是,当今中国的国势,不容许有情人成眷属,信中有多处表达: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毂?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这些表达都直接说明了当时中国的形式,只要是有志之士,都是不能忍视这样的中国存在的。正如作者所说:“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无法忍受,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加以改变,而革命就要有人流血牺牲。这是作者作出这样选择而感到“悲”的社会根源,是不情
5、愿而又不得不这样做的。(二)隐处的“悲”,内心的情感矛盾如果上国家形势造成的悲是显处的,是人人都得以望见与感受到的,那么,作者在做出选择时内心的情感矛盾、以及面对妻子不知如何表达的“悲”,则是隐处的,不用心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在信的开头,作者说: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未写泪先流,内心悲痛已流露,提笔又不知怎么表达,怎么向妻子表达才能让妻子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理解,怎么表达才能更大程度减轻给妻子带来的痛苦。在这期间,内心的悲痛是难以言说的,也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着。一方面,作者很希望自己能和妻子终成眷属,白
6、头偕老,这当然是人之常情。所以,作者也说:“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学那先修养极高的人那般,忘了人之通常情感,我不是那样的人,这是表达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是无法舍弃对妻子对子女的爱的。另一方面,作者内心又有“仁者”之精神要求,在看到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不愿离而离的时候,不能忍受,所以最终决定“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这种矛盾纠葛,他又无法从中找到更好的平衡,二者只能选其一,蕴藏着深层之悲。但作者将这隐处的悲,难以表达的悲,一一诉说给妻子听,当然不是为了向妻子诉苦,而是为了得到妻子的理解。这实际上是情与理的纠葛,是小爱与大爱、小家与大家的选择。最终,作
7、者说:卒不忍独善其身。言外之意,作者本可以选择独善其身,躲进小楼,与妻终老。但作者说,不忍这样,不忍独善其身,这就很好地向妻子诠释了自己的志向与选择。但在这一选择中,他深知,不仅在自己这里,在妻子那里,更是一种痛苦的接受。他感叹: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一恸”,即大恸,是最为悲恸之事,内心还有千万难以说清,只希望妻子能理解自己。从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反复陈述爱妻子,而在爱妻子时,又选择了爱天下人,爱妻子是人之常情,而爱天下人则是社会之大理,在情与理的两难处,藏着隐性之悲。语言的反复,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复
8、杂。三、“幸”的近与远,寄寓欣慰与期望在爱与悲的交杂内心深处,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内心还有另i种感受,那就是感受到生活中还有存在一种幸运的,即使生活有很多的不幸。这种幸运的表达,是对他妻子说的,也是希望妻子能感受到生活的幸运,即使丈夫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在表达“幸”的时候,作者既表达了对当下或过去生活带给自己的幸,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念,那是一种幸。而这种表达,一方面是对妻子的宽慰与安慰,另一方面也是对妻子的期望。(一)近处的“幸”,安慰妻子的心妻子读信后,能理解丈夫的选择,但不一定能接受这一现实。这一点,林觉民心里应该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离去会给妻子造成多大的伤害,万一自己牺牲了,对妻子来讲,
9、那一定是巨大的悲痛,但自己又没办法,必须这样做。所以,他只能在信中,安慰妻子,帮助妻子找到活下去的希望与勇气。为了能直接性的安慰妻子,让妻子从悲痛的现实当中获得生下去的力量与勇气,他从他们生活中最近处的所拥有的地方出发,点明了近处眼下的生活还是给了他们生活下去的“幸”。首先,作者说,他们相较其他人来讲,“今日吾与汝幸双健”,依然健康地活着,这是一种幸运。要知道,在当时中国,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天下很多人不当死而死,不愿离而离的,是数也数不清的。而我们现在依然能活在这个世间,这是多么艰难但又多么幸运的事。其次,我们能幸运结为夫妻,那也是上天对我们的一种眷顾。作者说,“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
10、成眷属”,也就是说,妻子让他更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爱情在,而有情的人本就应该结合在一起。可现实是,如今许许多多的有情人都没办法结在一起,死的死,离散的离散。而感到幸运的是,我们却能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这么恩爱。信中这样说: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你嫁给我,我娶了你,这对我们俩来讲,都是一种幸运,我们算得上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点,相信是能得到妻子的共情的。但是,因为生在这样动乱的中国,对我们来讲,又是一种生命的不幸,在这幸与不幸之间,交杂着悲痛,但更多的是对妻子的一种期望与希望,期望妻子能坚强活下去,希望妻子能理解自己的选择。今日中国的不幸,需要我们去
11、改变,所以,作者最终选择投身革命,不忍独善其身。(二)远处的“幸”,期望妻子之生而期望妻子活下去,仅有近处的“幸”,是不足以支撑下去的。于是,作者向妻子言明了妻子必需坚强活下去的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也可以说是未来的远处的“幸”,那就是他们的子女抚养。这是从母性天性来讲的,母亲为了抚养自己儿女,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也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信中,作者这样说道: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这段话表达了几层意思,第一层,安慰妻子,即使自己就此
12、牺牲,也不用太难过了,因为儿子依新已经五岁,长大成人后,你看着他,就像看到丈夫一样,这在心理上是一种慰藉。第二层,对妻子提出期望,期望妻子好好把儿子抚养长大,好好把腹中之物健康生下来,无论是男是女,对我们来讲,都是幸运的,都是值得珍惜的。写到这,作者不由自主地反复说“幸甚,幸甚”,在当时来讲,我们能有后代子女,这的确是一种幸运。与此同时,也希望妻子能坚强活下去,能清静过日子,即使过得贫穷,也要静静活着。第三层,向妻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欣慰,就是自己的志向后继有人,希望妻子能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们继承父亲的遗志。而最动情的,还应该是“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对妻子来讲,如果丈夫死后,妻子一定会日日思念
13、,日日悲痛,但想到子女就是丈夫的第二次生命,那对妻子来讲,也算是一种幸运。可惜的是,妻子并没有活得太久,在悲伤中死去,也许真的是活得太苦。在期望妻子之生活下去,在安慰妻子时,作者又说,他现在相信人死后有鬼魂。即使自己死后,自己的魂灵会“依依旁汝也”,安慰妻子不必太过悲伤。这又是种远处的“幸综上,这是一封不同寻常的家书,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封情书,也是一封写给妻子的遗书。情书表达对妻子的情,而遗书表达的是对妻的期望,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道理的陈述。学习这封书信,从书信本身的作用出发,让学生明白,家书主要目的还是情感的交流。因此,着重理解这封书信的情感,应该学习的主要任务。“爱”“悲”“幸”是这封书信陈述的三重情感,也是书信交流的目的。在分析这三重情感时,又关联到了信中所陈之理,明白这封书信的真正价值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文体,从文体特征出发,沉入到语言当中,真正理解文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