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成人继续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科技大学成人继续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测试题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岛科技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大补考试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卷面满分:100分考核方式:闭卷命题人:任国忠(考生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2、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03、()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4、列宁的物质定义强调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5、()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6、()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7、()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8
2、、()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9、()的联系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10、()是前进上升的,但是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二、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D.出现时间的先后2、“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A.形而上学的方法B.相对主义的方法C.抓中心带动全盘的方法D.庸俗进化论的方法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B.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有否发展数量的增减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4、循环论观点的错误在于A.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没看到事
3、物发展的前进性B.否定了事物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C.片面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D.只承认螺旋式上升否定了波浪式前进5、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0.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6、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现为A.显著变化状态B.绝对静止状态C.相对静止状态D.飞跃状态7、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A.肯定和否定B.量变和质变C运动和静止D.同一和斗争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B.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C.事物内部的矛盾性0.事物的客观实在性9、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它是指B.事
4、物发展的连续性D.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继承B.质量互变规律D.普遍联系的规律A.新的全盘抛弃旧的C.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矛盾2、人民群众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4、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内容2、简述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五、论述题(1小题,共20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青岛科技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大补考试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卷面
5、满分:100分考核方式:闭卷命题人:任国忠一、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一空,每空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2、最鲜明的立场3、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4、客观实在性5、生产关系6、静止7、顺序性8、意识9、物质世界10、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二、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BBCC6-10.CBCCA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它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性质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5分)简而言之,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5分)2、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质上说
6、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2.5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5分)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2.5分):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决定力量。(2.5分)4、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2.5分)揭示了人类认识不
7、断深化的客观规律即: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2.5分)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内容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事物的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5分)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性的突变,是对原有事物的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所以二者是不同的、有区别的对立的。(5分)2、简述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2.5分)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
8、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2.5分)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2.5分)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出间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2.5分)五、论述题(1小题,共20分)。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世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世界的具体物质(或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和存在方式以及运动方式等等千差万别、各不相同。(4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世界,世界上的各种物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无限的整体的物质系统:世界上除了物质之外,没有其他。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物质世界。(4分)它是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要求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具体不同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真理,以便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造福人类。(4分)它否定、排除了神灵世界的存在和神创世界的错误观点;肯定并证明了构成宇宙的具体物质多样性存在的客观事实;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4分)它在理论上为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基础。联系、发展、矛盾及其运动等等思想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