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1978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社2023《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标准课程代码:CJo377B课程类型:B类课课程属性: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适用专业:会计信息管理适用年级:2023级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2023年7月一、制订依据本标准依据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会计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职业资格)、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及专业技能竞赛的标准而制订,用于指导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的建设和课程教学。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及作用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课程是会计信息管理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课中的必修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2、一。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税务职业能力为核心,不仅使学生掌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各项税费的计算和智能申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还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1会计基础会计核算原理知识,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经济业务的能力2财经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职业贲任感3财务会计有关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对经济业务进行归类核算序号后续课程名称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1审计基础与实务对审计基础与实务课

3、程中涉税业务处理起铺垫作用2财务数据分析对企业会计报表阅读和综合财务分析起铺垫作用3业财一体综合实训对实训中涉税业务处理起铺垫作用三、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税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各税种税收相关法律法规2.熟悉税务登记的流程和办理手续,熟悉账证管理和发票管理基本知识3.熟悉各税种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减免税优惠政策、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时间的规定4,熟悉各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和智能申报流程5.了解税收风险的含义,熟悉企业税收风险的类型、成因及应对措施能力目标1.能对各项涉税业务进行准确的职业判断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能准确、熟练填写纳税申报表和其他各种办税业务表

4、格3.能熟练完成企业税务登记、各税种网上智能申报等各项工作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敬业爱岗精神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品质4.培养学生与税务、财政、银行等涉税业务机构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5.培养学生依法纳税和依法节税意识6.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勇于挑战和与时俱进的职业精神四、课程教学单元(项目)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项目)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纳税工作流程认知6422增值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4IO43消费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0824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2

5、845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0826其他税费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0827税收风险识别22合计644816五、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计算应纳税额、办理税费智能申报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念,以企业纳税工作任务为引领,力求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在课程设计上坚持“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在案例中学”、“在实训中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采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课程设置以企业主要税种的涉税业务为核心,根据企业纳税

6、税种分解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包括熟悉我国现行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内容、熟悉企业纳税流程、账证管理和发票管理、办理税务登记手续、计算企业各税种应纳税额、进行税费智能申报处理、进行税收风险识别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税务岗位能力需求,充分对接会计初级资格考试、+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智能财税技能竞赛内容,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各主要税种围绕教学内容,运用科云、网中网和金税平台进行多维度全仿真智能申报操作训练,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把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中注重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爱国

7、情怀、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品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勇于挑战和与时俱进的职业精神,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二)单元(项目)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纳税工作流程认知(6学时)1、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的概念、作用、特征,税法的分类,税收法律关系,掌握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和地点、纳税时间、减税免税、法律责任等税制构成要素,了解五证合一环境下税务登记的种类、账证管理、发票管理基本知识。教学重点:1、税收的特征2、中国税制的构成要素3、税法的分类教学难点:1、中国税制的构成要素

8、2、账证管理、发票管理基本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第二单元增值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4学时)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增值税的概念、特点,类型,掌握增值税征税范围、纳税人的划分、税率,熟悉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熟悉增值税征收管理政策,能进行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增值税的智能申报。教学重点:1、增值税征税范围的确认、增值税纳税人的认定2、增值税税率的具体内容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智能申报教学难点:1、增值税征收率的具体内容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智能申报3、营改增的具体内容4、增值税

9、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第三单元消费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0学时)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消费税的概念、特点,掌握消费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和税率,熟悉消费税的征收管理政策,能进行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能进行消费税的智能申报。教学重点:1、消费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和税率2、直接对外销售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征三种情况,下同)3、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4、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5、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6、消费税的智能申报教学难点:已纳税消费品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10、消费税的扣税处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第四单元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2学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征税对象、税率,熟悉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熟悉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政策,能进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能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智能申报。教学重点: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2、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5、企业所得税智能申报教学难点:1、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资产的税务处理3、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教学方法:讲授

11、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第五单元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0学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应税项目、税率,熟悉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政策,能进行不同情形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能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智能申报。教学重点: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应税项目和税率2、个人所得税不同税目中“次”的认定3、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4、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的计算5、个人所得税非综合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6、个人所得税智能申报教学难点:1、个人所得税不同税目中“次”的认定2、

12、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的计算3、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第六单元其他税费的计算与智能申报GO学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其他各项税费的概念、纳税人的判定、征税范围、税率;熟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运用;熟悉各项税费的征收管理政策;能进行各项税费应纳税额的计算;能进行各项税费的智能申报。教学重点:1、其他各项税费纳税人的判定、征税范围、税率2、其他各项税费应纳税额的计算3、其他各项税费税收优惠政策的运

13、用4、其他各项税费的智能申报教学难点:1、其他各项税费应纳税额的计算2、其他各项税费的优惠政策和征收管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第七单元税收风险识别(2学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税收风险的含义,熟悉税收风险的类型、成因及应对措施,掌握税收风险识别的方法。教学重点:1、税收风险的应对措施2、税收风险识别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应对税收风险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却工兴或亚技VK学好0cngouVOCAnotiM.&TECHMCMCOUECEofHDUSTRv(二)教学方案设计序号教学单元(项目)学

14、时教学内容及要求学时分配授课要点教学实施说明1纳税工作流程认知6教学内容:税收的概念、作用、特征,税法的分类;税收法律关系,税制构成要素,税务登记的种类、账证管理、发票管理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理解税收的概念、作用、特征,税法的分类,税收法律关系2 .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3 .了解五证合一环境下税务登记的种类、账证管理和发票管理的基本知识1.税收基础理论(1课时)2.中国税制的构成要素(3课时)3.税务登记、账证管理和发票管理(2课时)1税收基础理论知识2 .中国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3 .税务登记、账证管理和发票管理1采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2 .课程内容充分对接职业岗位、会计初级资格考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智能财税技能竞赛内容,实现“岗课赛证”融通3 .课程教学中注重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品质2增值税的计算与智能申报14教学内容:增值税的特点、类型、征税范围、纳税人的划分、税率;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教学要求:1掌握增值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特点、纳税人的划分、税率2.熟悉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运用3.熟悉增值税的征收管理政策1 .增值税基础理论知识(4课时)2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6课时)3.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和征收管理、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