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22949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版_3.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马哲(2023年最新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这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故选项A、B、D说法均错误。2、单选题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A:人既具有自然性

2、又具有社会性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D:人既有社会性乂有阶级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B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3、单选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_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o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

3、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A、C是唯心主义的说法,B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故排除。4、单选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解析】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感知活动要受到意识活动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买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类意识反映怎样的内容,由人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这充分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性。故本题选Bo5、单选题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性的哲学是A:唯

4、心主义B:形而上学C:不可知论D:二元论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查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是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C选项。6、单选题亚洲有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

5、这种现象反映了0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A【解析】“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可知毛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其根长达几千米,钻出地面后又迅速成长”,说明毛竹又是运动的。而同样一种毛竹,无论最初5年看不到它时,还是第6年看到它时,它都处在生长状态,这说明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故应选A0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B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C、D两选项与题意不符。本题应选选项。7、单选题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_A:意识产生物质B:

6、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这只能说明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并不能得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8、单选题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A:中国古代发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因素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

7、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活跃、最根本的动力。9、单选题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的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句子中的“断言”实

8、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因此本题应选CoA、D两个选项实际上是错误观点,尚未探测到的事物,有可能客观存在着,也有可能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无论其存在与否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性推测是否可靠最终要接受实践检验,而不是仅看这一推测是否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B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故本题选Co10、单选题“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样,每登高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o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C:它否

9、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发展过程。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它的把握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限的,永远不会表现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最终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Ik单选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10、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本题应选Co1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不包括A:德国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英法现实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来源如下表:主要内容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黑格尔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o13、多选题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

11、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A:社会的阶级结构B:社会的经济结构C:社会的政治结构D:社会的文化结构参考答案:BCD本题解释:BCD解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结构,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构成社会结构。从总体上看,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规则制度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各种观念形态的连接方式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结构是整个的社会结构赖于存在的基础,政治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中介,而文化结构

12、处在社会结构的上层,这些子结构本身还包括许多更小的结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014、多选题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A:以实践为基础B: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C:忽视主体能动性的作用D: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参考答案:ABD本题解释:ABD解析马克思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活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是因为:(1)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2)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论,指出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C项显然

13、错误,本题选ABDo15、多选题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A:创立唯物史观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解析】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他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故选ACo1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屈于联系所具有的特点的电A:客观性B:普遍性C:一致性D:多样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故应选Co17、判断题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解析:Ir1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

14、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1)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2)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3)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18、多选题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B

15、: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C:规律是事物的稔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D:规律是事物的应然联系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ABC解析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据此可知,本题应选ABCo19、多选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性的问题参考答案:CD本题解释:【答案】CD。解析:考生只要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就可以首先判定只有两项才是可选项,即C、D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0、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有一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种子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