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起回转窑托轮瓦高温事故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起回转窑托轮瓦高温事故案例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事情经过2008年6月4日2:44,XX水泥2#窑因8#托轮油温达75。C跳停(油温最高达79),经现场检查发现8#托轮轴表面有少量铜屑粘附,遂安排对轴瓦表面进行研磨并调整托轮受力情况。期间经联系兄弟公司及装备部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察瞧交流、指导,在采取对托轮轴研磨、更换冷油等处理措施后于6月5日8:50进行投料运行,但在随后的运行过程中因8#托轮瓦温仍不稳定,决定于6月5日16:30时止料停机进行处理,6月8日15:54投料运行。二、原因分析1、从曲线上可以瞧出,自6月2日下午2:00左右开始,托轮瓦温及油温均有明显上升且越过了前期高点,此后瓦温虽然在43C左右徘徊,但油温一直超过55报警值
2、,直到6月3日10:00到4日2:44油温从60C度直线上升到75。C跳停。通过检查现场交接班记录与点检记录,均未对油温高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检查,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油温。因此,现场监控不到位就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2#窑8#托轮自07年元月份首次发生“拉瓦现象后,托轮轴表面沿轴线方向有明显的波浪起伏,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托轮瓦温一直较高且波动较大。07年10月份系统检修过程中安排对8#托轮瓦进行了抽检瓦,检查发现该托轮瓦瓦面磨损严重,铜瓦变形较大,与托轮轴接触角达150度左右,与施工单位研讨后,对托轮轴及轴瓦进行了打磨、刮研处理,并采取与前期相同的方式维持运行。托轮轴表面沿轴线方向有明
3、显的波浪起伏,直线度差,当因窑皮不均导致筒体有较大不规则变形时,该托轮所承受的轴向力会发生改变,一旦出现窜轴,就会改变瓦与轴的接触面的大小,出现高温。因此,托轮轴表面沿轴线方向不平整,抗波动能力差,就是本次托轮高温且处理时间过长的技术原因。三、防范措施1、机动处负责牵头修订完善前期制定的托轮监控办法,要求无论就是油温度还就是瓦温超过50。C时,必须分析高温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稳定运行时,油温不得超过55。G瓦温不得超过52。G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相关人员必须按一定程序向相关技术领导汇报;2、由于8#托轮处托轮轴沿轴线方向不平整,致使托轮抗窑况波动能力差,为防止托轮窜轴造成高温,只能采取增
4、大推力面受力的办法来维持运行,但给其它托轮、窑轮带受力等带来不利影响,为此,经专业研讨,对托轮进行总成更换。换下的托轮送至厂家进行加工,去除波浪,使轴圆柱度符合要求后作为备件继续使用。3、机动处牵头尽快组织窑托轮调整、托轮高温处理、托轮刮研安装、轮带间隙等相关培训工作,提高相关技术及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一、事情经过:4月13日凌晨3:08时中控显示B线窑3-3托轮瓦温度偏高达45.26C,3:11时该托轮瓦温逐渐上升至50.28oC,中控操作员立即通知环润工段值班人员,并在电话中说明了托轮瓦温变化的具体情况,同时将此情况汇报了分厂值班长、工艺主管、设备分管领导。此时瓦的温度
5、继续迅速上升,3:13时温度上升至56.4,中控当班操作员按窑托轮高温应急预案在3:13时对窑喂料进行了减产运行,窑产从365th减至345t/h、窑速由3.9rpm减至3.0rpmz托轮温度继续快速上升3:14时上升至58.27C,同时窑减产至310th,窑速减至2.5rpm,3:15时温度上升至59.8,窑减产至200thx窑速由2.5rpm减至2.0rpm,3:16时托轮瓦温升至60.9oC,环润工到达现场开始淋油,当打开托轮观察盖时就发现内部冒出白烟,随后就出现了3-3托轮不转的现象。环润工立即将此情况反馈与中控操作员,中控操作员于3:18时对窑进行了止料处理。分厂立即将此情况汇报于公
6、司领导与设备处领导,经过现场查瞧后及时组织研讨具体方案并进行抽瓦处理,于4月16日凌晨2:00投料运行正常。二、原因分析:1、抽瓦后发现该瓦中间部位从油囊进油侧区域开始向下有一处带状烧损痕迹长约400毫米、宽约100毫米,且有三道长约60毫米的横向裂纹。从抽瓦后对瓦的拉伤情况分析,初步判断造成该托轮瓦迅速出现高温的原因就是内部可能进入不明异物或就是托轮轴中部润滑不良所致。该原因就是导致此次拉瓦造成停窑的主要原因;2、目前受煤料接口较差的客观原因影响,时常出现窑工况不稳,如辅窑皮过厚、窑内接圈、窑尾倒料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初步推断3-3托轮轴与瓦出现局部机械应力变化过大或就是抖动、振动造成瓦
7、、轴间进油囊中的油污被搅动带起造成该托轮轴中部油膜形成不好,托轮瓦温逐渐升高导致托轮中部轴瓦拉伤;由于本次拉瓦的部位在托轮轴中部,且距离测温元件较远,加之油温传导较慢,以致中控发现再发出指令时,现场应急处理已为时晚矣。经设备处与分厂共同分析认为该原因就是导致此次拉瓦造成停窑的客观原因;3、本次拉瓦从DCS所提供的窑电流、喂料量、窑速、油温等曲线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中控操作员对3-3窑托轮轴瓦油温异常升高的反应不灵敏、处理措施不果断;分厂管理人员面对突发故障时组织、应变、判断能力较差、应急机制不健全,就是导致本次拉瓦事故扩大化的管理原因。三、防范措施:1、由公司设备处牵头组织两个制造分厂会同生
8、产处对窑托轮高温应急预案进行重新研讨力争做到细化、优化,以便更好的在窑托轮轴瓦出现高温时能快速准确的指导中控操作员、分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好的为生产保驾护航,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避免设备故障的扩大;2、中控操作员应随时对托轮温度变化情况做好跟踪记录,发现有温度上升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另根据其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窑工况,必要时对窑进行减产处理;3、两个制造分厂要及时组织中控操作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工段班组骨干认真学习公司重新修订下发的“窑托轮高温应急预案,并利用检修或停窑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各专业、各工段员工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一、事情经过
9、:2014年8月31日窑3-2托轮温度偏高,中控操作员通知现场保驾人员邓XX处理,邓XX采取托轮壳体淋水的方式进行降温。9月1日5:00左右,该托轮温度降至45度,并趋于稳定。6:03分开始该托轮温度急剧上升,6:15分达到65度,窑联锁跳停。当班操作员误认为主电机故障造成了停窑,便通知电气人员检查,确认主电机控制柜正常。6:21分,3-2托轮温度降至60度,窑主电机备妥,操作员开主传投料生产,于6:45分3-2托轮温度达65度,窑再次跳停。当班操作员通知窑保驾人员进行检查处理,发现3-2托轮内部进水,润滑不良造成托轮高温,托轮轴轻度拉伤。公司组织对托轮轴拉伤部位进行研磨,换油清洗后于12:1
10、9投料生产。二、原因分析:1、托轮出现高温后,处理方法不得当,直接在托轮外壳上面淋水导致托轮内部进水,造成托轮瓦润滑不良;2、现场巡检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托轮内部有进水现象;3、当班中控操作员操作技能差,责任心不强,对主机设备关键参数不敏感,未及时发现窑托轮温度异常上升现象;窑跳停后,故障原因判断失误,未及时汇报保驾专业组进行检查确认,在未查清楚故障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开机造成托轮轴拉伤加剧;4、分厂对窑系统保驾方案学习宣贯不到位,中控操作员与现场岗位人员对保驾工作意识模糊,设备运行出现异常后,信息汇报流程不畅;5、专业管理人员对窑保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针对性地对夜班保驾人员进
11、行培训与技术交底,对保驾期间窑托轮运行情况检查不到位。三、防范措施:1、保全处下发窑托轮高温应急预案与大型主机设备轴承温度管理规定,并组织学习。2、保全处结合现场岗位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重点培训设备巡检要领与岗位应知应会,并督促及时有效开展。3、保全处牵头,结合目前润滑人员情况与设备润滑卡片,对设备润滑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明确责任人。一、事情经过:2014年9月3日下午19:46,2#窑2-3瓦温527C,中控操作员通知窑保驾班人员现场处理,现场工人淋油处理后瓦温降到47.6oC21:42瓦温从46.8C开始逐步上升,22:51瓦温上升到55,中控操作员立即通知现
12、场检查,并汇报制造副厂长及公司领导,同时开始减产降窑速。22:55瓦温上升至60,回转窑跳停。经检查发现2-3托轮瓦拉伤,轴面中部出现轴向IOomm左右拉伤痕迹。经现场用油石打磨处理后于9月4日13:58点火投料。下午16:19由于窑主电机现场急停按钮误动作,窑主电机无应答跳停。经现场检查2-3托轮轴表面温度高达85,中控油瓦温分别为55。C与51。(:。停窑前窑速2.5rmin,且油瓦温有继续上涨趋势。经相关专业人员研讨,决定打开托轮上盖进行彻底检查处理。于9月5日16:28分点火。二、原因分析:1、2#窑2-3托轮瓦8月28日有过拉伤情况,由于窑况变化,托轮窜动,托轮瓦与托轮轴相对位移,延
13、上次拉伤部位轴向扩大拉伤。2、现场检查发现托轮冷却水有堵塞现象,冷却水水量较小,就是导致此次托轮瓦拉伤的又一重要原因。3、中控操作员对油温上涨反应不敏感,未及时通知现场窑保驾班人员,导致现场有效处理时间短。三、防范措施:1、制定2-3托轮瓦运行隐患监控方案,托轮保驾班组加强托轮瓦设备点巡检频次,高度重视日常监控,制造分厂装备专业管理人员落实有效的监控措施与处理方案。2加强中控操作员制度执行力度,对油瓦温达到报警值时立即通知现场保驾班进行处理,油温50C或瓦温48C时及时通知装备人员到场处理。3、制造分厂制定并跟踪冷却循环水专项检查记录,对主机设备及各主要阀门每周进行仔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