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23.docx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2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总则52术语63基本要求81.1 1编制原则81.2 规划统筹91.3 规划期限114规划技术路线125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175.1规划编制层级及内容175.2规划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185.3 规划目标和规模195.4 规划布局195.5 管线入廊分析215.6 断面选型245.7 三维控制线划定265.8 重要节点控制285.9 监控中心及附属构筑物30510附属设315.11安全防灾325.12绿色智慧345.13建设时序345. 14投资估算356. 15保障措施366编制成果387. 1文本386.2 图纸396.3 附件41附录本导则引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421.
2、0.1【编制目的】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水平,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逐步形成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综合管廊与缆线管沟、直埋管线相结合的城市市政管网建设体系,增强综合管廊建设的经济性、安全性、科学性,特制定本导则。1.0.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相关工作。1.0.3【标准依据】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GB5502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0.1综合管廊uti1itytunne1o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
3、城市工程管线并满足人员运行管理和维护需求,由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组成的地下空间体。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1干线综合管廊trunkuti1itytunne1o主要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的综合管廊,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市政场站输送服务,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附属设施完备。包括两种子类型,一种只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的主要干线综合管廊,不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另一种同时容纳主干和配给工程管线的干支混合综合管廊,可兼顾向用户提供服务。2支线综合管廊branchuti1itytunne1。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综合管廊。包括两种子类型,一种主要容纳城市配给工程干管线的主要支线综合
4、管廊,满足人员正常通行,附属设施完备;另一种主要容纳城市配给工程支管线或者为末端用户提供供给服务的小型支线综合管廊,满足人员通行,附属设施简单配置。2.0.2缆线管沟cab1etrencho主要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用于容纳电力和通信等线缆的非通行管沟,其内部空间不考虑人员正常通行要求。2.0.3三维控制线the3Dcontro11ine。综合管廊建设规划中确定并应规划控制综合管廊平面及竖向位置的三维空6间界线。2.0.4综合管廊定测线Iiti1itytunne1positioiiing1ineo为便于综合管廊平面定位设置的主要结构定位基准线。2. 0.5附属设施accessoria1work
5、s。为保障综合管廊本体、内部环境、管线运行和人员安全,配套建设的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给排水和标识等设施。3基本要求3.1编制原则3. 1.1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城市发展需求和建设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综合管廊集约布局管线和提高管线运行安全可靠性作用,在实现城市市政管网系统整体布局最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方案。3. 1.2经济实用、集约高效。注重综合管廊建设效能,处理好城市安全与发展、管线敷设和运行维护、市政管线建设更新改造需求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之间的关系,建设经济实用的综合管廊。3 .1.3安全韧性、智能绿色。基于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需求,按
6、照源头防范、系统治理的原则,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抵御风险的能力。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优化规划方案,促进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行绿色低碳节能降耗。4 .1.4统筹衔接、远近结合。从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角度,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以综合管廊布局引导地下管线优化布局,统筹市政管线更新改造与综合管廊建设需求、建设时序,充分考虑远期发展需求,适当预留远景发展空间。3. 2规划统筹3.2.11新老城区统筹】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统筹兼顾老城区和新城区。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应结合实际需求同步规划建设综合管廊。老城区应结合城市老旧管网改造、道路交通改造、轨道交通
7、建设、地下空间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风貌改善、架空线入地等城市更新建设需求,针对基础设施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推进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市政管网建设质量和城市整体安全韧性。3.2.2【地下空间统筹】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与地下空间利用相关规划统筹,做到与地下管线、地下道路、轨道交通、人民防空、地下综合体等地下空间及设施现状或规划统筹衔接,实施地下空间分层管控以及多功能协同规划,明确重要节点控制要求,实现综合管廊与各类地下设施的平面与竖向协调,科学引导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共建实施。无法同步建设的,应预留建设和发展空间。3.2.31地下管线统筹】应结合实际需求、建设条件及综合效益分析,与各类管线规划和地下管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地下 综合 建设 规划 技术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