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2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总则52术语63基本要求81.1 1编制原则81.2 规划统筹91.3 规划期限114规划技术路线125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175.1规划编制层级及内容175.2规划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185.3 规划目标和规模195.4 规划布局195.5 管线入廊分析215.6 断面选型245.7 三维控制线划定265.8 重要节点控制285.9 监控中心及附属构筑物30510附属设315.11安全防灾325.12绿色智慧345.13建设时序345. 14投资估算356. 15保障措施366编制成果387. 1文本386.2 图纸396.3 附件41附录本导则引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421.
2、0.1【编制目的】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水平,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逐步形成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综合管廊与缆线管沟、直埋管线相结合的城市市政管网建设体系,增强综合管廊建设的经济性、安全性、科学性,特制定本导则。1.0.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相关工作。1.0.3【标准依据】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GB5502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0.1综合管廊uti1itytunne1o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
3、城市工程管线并满足人员运行管理和维护需求,由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组成的地下空间体。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1干线综合管廊trunkuti1itytunne1o主要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的综合管廊,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市政场站输送服务,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附属设施完备。包括两种子类型,一种只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的主要干线综合管廊,不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另一种同时容纳主干和配给工程管线的干支混合综合管廊,可兼顾向用户提供服务。2支线综合管廊branchuti1itytunne1。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综合管廊。包括两种子类型,一种主要容纳城市配给工程干管线的主要支线综合
4、管廊,满足人员正常通行,附属设施完备;另一种主要容纳城市配给工程支管线或者为末端用户提供供给服务的小型支线综合管廊,满足人员通行,附属设施简单配置。2.0.2缆线管沟cab1etrencho主要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用于容纳电力和通信等线缆的非通行管沟,其内部空间不考虑人员正常通行要求。2.0.3三维控制线the3Dcontro11ine。综合管廊建设规划中确定并应规划控制综合管廊平面及竖向位置的三维空6间界线。2.0.4综合管廊定测线Iiti1itytunne1positioiiing1ineo为便于综合管廊平面定位设置的主要结构定位基准线。2. 0.5附属设施accessoria1work
5、s。为保障综合管廊本体、内部环境、管线运行和人员安全,配套建设的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给排水和标识等设施。3基本要求3.1编制原则3. 1.1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城市发展需求和建设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综合管廊集约布局管线和提高管线运行安全可靠性作用,在实现城市市政管网系统整体布局最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方案。3. 1.2经济实用、集约高效。注重综合管廊建设效能,处理好城市安全与发展、管线敷设和运行维护、市政管线建设更新改造需求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之间的关系,建设经济实用的综合管廊。3 .1.3安全韧性、智能绿色。基于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需求,按
6、照源头防范、系统治理的原则,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抵御风险的能力。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优化规划方案,促进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行绿色低碳节能降耗。4 .1.4统筹衔接、远近结合。从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角度,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以综合管廊布局引导地下管线优化布局,统筹市政管线更新改造与综合管廊建设需求、建设时序,充分考虑远期发展需求,适当预留远景发展空间。3. 2规划统筹3.2.11新老城区统筹】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统筹兼顾老城区和新城区。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应结合实际需求同步规划建设综合管廊。老城区应结合城市老旧管网改造、道路交通改造、轨道交通
7、建设、地下空间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风貌改善、架空线入地等城市更新建设需求,针对基础设施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推进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市政管网建设质量和城市整体安全韧性。3.2.2【地下空间统筹】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与地下空间利用相关规划统筹,做到与地下管线、地下道路、轨道交通、人民防空、地下综合体等地下空间及设施现状或规划统筹衔接,实施地下空间分层管控以及多功能协同规划,明确重要节点控制要求,实现综合管廊与各类地下设施的平面与竖向协调,科学引导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共建实施。无法同步建设的,应预留建设和发展空间。3.2.31地下管线统筹】应结合实际需求、建设条件及综合效益分析,与各类管线规划和地下管线
8、综合规划衔接。综合管廊规划布局应结合给水厂、污水厂、再生水厂、发电厂、变电站、燃气场站、热源厂、通信机楼、真空垃圾转运站等重要市政场站以及重要市政廊道的布局和需求合理确定。发挥综合管廊统筹集约布局管线的作用,通过综合管廊引导和优化区域管线系统布局,因地制宜促进综合管廊建设财政、城市管理、交通、水务、电力、通信等相关部门调研,了解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实际需求、基础条件,以及综合管廊建设的经济、技术支撑能力。二是对管线权属单位、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管理单位调研,了解各类管线建设现状及规划情况、入廊需求、建设运营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设想。三是对道路、轨道交通、人民防空、地下空间等相关工程建设管理主管部门调研
9、,了解相关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规划情况,综合管廊与相关设施统筹建设的需求和可行性,以及对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意见建议等。3实地踏勘。主要包括:一是调查现状给水厂、污水厂、发电厂、变电站、燃气场站、轨道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核实军用、输油输气、给水、排水、再生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对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管线设施,避免线位冲突。调查城市各类架空管线情况,分析入廊管线需求。二是了解现状道路建设使用情况及改扩建计划,调查周边交通状况,分析道路交通对综合管廊建设的影响,以及综合管廊建设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三是调查现状综合管廊建设平面位置、断面、埋深、入廊管线种类及规模、监控中心及附属设施等情况,
10、梳理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的需求及问题。四是分析规划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要求等,查明不良地质条件,尤其是地震断裂带位置、当地历年洪水位和地下水位资料。五是通过实地踏勘和地形图或现场测量图统计分析,调研拟规划建设综合管廊路段沿线及路段地下现状建(构)筑物的情况和地下空间资源情况,调研周边各类管线建设、征地拆迁情况,调研临近地下文物和名木古树等情况。1 .0.31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开展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分析综合管廊建设实际需求及经济技术等可行性。4 .0.4【确定管廊布局及入廊管线】1根据现状建设条件分析、管线入廊需求分析、相关规划衔接分析等,拟定综合管廊布局初步方
11、案。2对相关道路、城市开放空间、地下空间的可利用条件进行分析,协调各类管线专项规划,论证综合管廊布局初步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确定综合管廊规划布局,提出与相关规划衔接建议。3在征求管线权属单位意见基础上,确定近期建设管廊的入廊管线及入廊时序。4.0.5【断面选型】制定综合管廊断面形式及控制尺寸的建议方案。4.0.61三维控制线划定】明确综合管廊的规划平面位置和竖向控制要求,划定综合管廊三维控制线。4.0.7【重要节点控制】明确综合管廊与道路、轨道交通、地下通道、人民防空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间距控制要求或统筹实施建议,示意节点规划设计方案。4.0.8【监控中心及附属构筑物】确定监控中心以及吊装口、通
12、风口、人员出入口等各类附属构筑物配置原则和要求,明确监控中心的位置及用地面积。4.0.9【附属设施及安全防灾】明确不同类型综合管廊对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排水、标识等相关附属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明确综合管廊抗震、防火、防洪、防恐等安全及防灾的标准和基本措施。4.0.101安排建设时序】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综合管廊建设的近远期时序。4.0.11【投资估算】估算规划期内的综合管廊建设资金规模。4.0.12【制定近期建设方案】根据城市近期发展需求,如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道路新改扩建、地下管线新改扩建、架空线入地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确定综合管廊近期建设方案。应
13、进一步深化确定入廊管线种类及规模、断面设计,明确综合管廊及未入廊管线的衔接关系,以及与其他重要设施的空间关系,确定重要节点的控制要求、附属设施配置标准、工程建设时序。4.O.13【实施保障】提出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0.14【意见征询】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排水、再生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人民防空、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行业专家、社会公众的意见,并结合反馈意见完善规划成果。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图1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5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5.1规划编制层级及内容5.1.11规划编制层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宜根据城市规模及规划区
14、域的不同,分类型、分层级确定规划内容及深度。大城市及以上规模等级城市,可分为市、区两级编制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大城市及以下规模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是否分市区两级编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仅编制市级规划的,其市级规划应满足区级规划的内容深度要求。5.1.2【市级规划编制内容】市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在分析市级重大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设施、重要人民防空设施、重点地下空间开发等现状、规划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全市综合管廊系统总体布局方案、入廊管线、综合管廊断面,形成综合管廊与缆线管沟、直埋管线有机衔接的市政管网建设体系,并对各行政分区、城市重点地区或特殊要求地区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指引,保
15、障全市综合管廊建设的系统性。应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相关专题研究。5.1.3【区级规划编制内容】区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是市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在本区内的细化和落实,应结合区域内实际情况对市级综合管廊规划确定的规划布局方案进行深化、细化,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与缆线管沟、直埋管线布局的衔接研究,细化明确各路段综合管廊的入廊管线,以此细化综合管廊断面选型、三维控制线划定、重要节点控制、附属设施建设、安全防灾、建设时序、投资估算、保障措施等规划内容。5.14【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内容】城市新区、重要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区等城市重点片区,根据需要可依据市级和所在区的区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按照区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的内容深度要求,编制本片区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或方案。5.2规划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5.2.11必要性分析】从城市发展战略、安全保障、建设质量提升、管线统筹建设及管理、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老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应重点针对现状管线等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满足民生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分析综合管廊建设实际需求。5.2.21可行性分析】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用地保障、道路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各类管线建设及规划、地区建设现状及近期建设计划、水文地质、气象等情况,科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