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26783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针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等问题,2019年第五次财经工作会议提出明确目标,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调动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使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力争3年至5年得到初步缓解,10年以内得到明显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一、产业基础发展持续向好

2、产业基础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我国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产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是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夯实产业基础,对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具有重大意义。重要产业技术基础主要是指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工业基础软件等。这是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不断取得新成就自一五以及2014年启动工业强基专项以来,我国产业基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基础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认识到机

3、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等三基问题已经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将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提出重点解决我国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2014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并启动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提升四基发展水平,促进工业转型升级。2016年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3年)o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财办第五次会上强调,发挥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

4、产业链水平。此次会议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2023年4月2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提出,工信部、中国工程院支持并同意设立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作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专业化、战略性决策参谋机构。工信部围绕工业四基,开展了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持续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开展了产业技术能力提升专项工程,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被遴选出来,一批创新平台建立起来。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开始发布产业技术能力发展报告,其中包括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明确把工业强基作为五大工程之一。近几年,在中国工程院和工信部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十一五的三基(基础材料、基

5、础核心零部件和基础工艺),到后来的四基,增加了产业技术基础。2019年以后,在梳理了26个卡脖子问题之后,又把工业软件扩充到四基当中,形成现在的五基。产业基础对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应该说,产业基础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保障已经显著增强,有106项重点专项有技术突破,具备本土化替代的能力,部分产品可实现规模化生产,逐步解决了高端装备和重大工程发展瓶颈。高档型数控系统技术水平和市场销量提升:主要功能部件和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已累计销售2000台(套),标准型数控系统已累计销售超过1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显著:国产电池成组效率及能量密度普遍高于同期国际其他产品;

6、驱动电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电机控制器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至IJ80%以上。农业装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国产转向驱动桥、电液悬挂系统等支撑高效智能拖拉机自主化发展,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农业机械专用传感器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导航终端实现产业化,年销量超过2万台。链式推进有效解决了中高端基础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信部自2017年以来组织的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形成了上中下游互融、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链式推进措施。一是碳纤维在交通领域的轻量化应用,如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制造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满足汽车工业大批量、短周期、低成本的生产需求;新一代

7、碳纤维地铁车辆的司机室、车体、设备舱初步形成轨道交通领域一站式轻量化解决方案,转向架减重40%。二是智能电网用IGBT器件、轨道交通用高压大容量IGBT、新能源汽车用IGBT的共性和特性需求。制备出的AMB基板样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进口产品;4英寸SiC外延片完成全套技术突破实现量产;1200VIGBT芯片版图设计及仿真、模块封装设计和工艺设计实现突破;4500V/3600A压接型IGBT器件取得批量订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有力支撑2023年选出的25家先进制造业优胜者中,有7个产业集群属于产业基础领域,如广东省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上海市集成电路集

8、群、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江苏省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浙江省宁波市磁性材料集群、江苏省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四川省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等。我国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约90%主要集中在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制造装备、基础工业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产业基础领域。若干领域基本具备了全产业链基础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化配套能力如轨道交通领域,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实现自主化制造与应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90%以上,包括车轮、轮轴、制动设备及系统、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列车牵引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软件系统;焊接、组装等基础工艺;头型材料、车身材料、

9、玻璃等关键材料。动车组基础通用标准等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o再如光伏领域。光伏产业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完全本土化。专利申请量累计占全球29%,主导国际标准6项。成立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为打赢产业基础攻坚战提供战略指引2023年4月,由国家制造战略强国制造委员会提出,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支持和同意设立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作为我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专业化、战略性决策参谋机构。其下设立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专项工作组、基础材料专项工作组、工业基础软件专项工作组、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专项工作组、产业技术基础专项工作组、政

10、策专项工作组等六个专项工作组。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发挥工程科技优势,为产业基础高级化贡献力量。2012至2023年,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70余位院士、700余家行业协会/学会、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约IoOo余位专家,持续开展系列的产业基础战略研究,为决策部门建言献策。二是编制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3年版),完善产业基础顶层设计,为产业基础再造的实施再添抓手。为凝聚合力,明确产业基础发展靶向,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组织院士专家开展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3年版)编制工作,系统梳理出1047项产业基础发展的五基重点产品和技术清单,编制成产

11、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3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考虑到产业发展和产品技术迭代,目录中的重点产品和技术每3年滚动修订一次,为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指引。目录以我国制造业产业基础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遵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立足我国现实国情、科学选择产品和技术的编制原则,发挥决策支持、引导和指南三个方面的作用,达到营造全社会重视产业基础氛围、引导企业从事产业基础领域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基础领域发展的目标。三是编制产业基础年度发展报告(2023年),总结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的进展,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出路径与建议。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系统总结了我国产业基

12、础高级化的进展,编制了产业基础年度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旨在供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工业领域的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提供参考。四是开展地方产业基础高级化动态评估,总结推进经验。比如,对于宁波去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份进行产业基础高级化研究情况的评估。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产业门类齐全、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效益、综合竞争力保持国内城市前列。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298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7位。报告对宁波产业基础高级化方面的工作进展,基础领域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重点基础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产业链上中下游

13、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分析;确立了下一阶段宁波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方向和路径,为我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总结出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二、产业基础关键环节仍面临挑战我国产业基础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工艺软件不能自主可控。部分核心零部件进口比例高达80%以上,如工业机器人的RV齿轮减速器;石化产业阀门以及密封件。另外,工业软件对外依存度比较高,高端工业软件更是完全依赖进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卡脖子问题。二是关键基础工艺研究不足,性能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寿命可靠性需全面提高。这就是我国工业基础存在的短板。如发动机齿轮系列产品和模具,我国的使用

14、寿命是国外的1/3,甚至是1/10。食品器械与纺织器械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就世界范围而言,所有和规模相关的制造业我国都排在前面,但与质量效益相关的都排在后面。既有质量又有规模的,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排在第四位。仅看质量,我国和巴西、印度不相上下。三是质量效益指数低,缺乏知名品牌,中国制造长期徘徊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从2023年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来看,发达国家以中高端为主,我国以中低端为主,产品的质量和寿命都有差距,同时缺少知名品牌,长期徘徊在全球的中低端。原因是我国很少提出原创性的重大成果,技术上的原创性成果不多,重整机,轻辅机。原因分析一是科技创新长期以

15、来处于跟踪与模仿,自强自立不够。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很少提出原创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在技术创新领域,原创性重大技术成果和变革性成果不多,领跑不超过10%,并跑约30%,其余落后国际平均水平。某些领域缺芯少魂,如高端芯片、传感器都有卡脖子现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学研融合机制还没真正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虽解决了有无问题,但寿命可靠性不高,短板现象严重。二是缺少顶层设计,工业基础研究重视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整机、系统、成套设备与工业基础发展相脱节。工业化前期阶段,选择依靠整机组装、生产为主的发展路径,导致政府和市场重显轻潜重主机、轻配套。进入WTo之后,关税降低、政府对进口关键零部件补贴,国外企业迅速占领市场,本土企业产品缺乏市场应用机会。三是工业基础研究前期积累不够、后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制造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工业化进程较晚,前期技术积累较少。后期快速推进重大装备发展进程中,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十分有限,产业基础得不到有效提升与发展。四是院所转制造成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够、科技与经济融合不足。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遵循三个阶段。一旦中间阶段被弱化,就会出现死亡之谷,基础研究成果会胎死腹中,出现科技经济两张皮。新中国成立后,避免死亡之谷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分工协作,以政府为主导。改革开放后,苏联模式被破除,借鉴了美日大企业自行研发模式,以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