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285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张文江】尚书说命析义栏目:学术研究发布时间:2015-05-31 12:44:52标签:尚书说命析义作者:张文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古典书院教师)来源:上海文化2011.3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十四日丁未耶稣2015年5月31日大约在四、五年前,我和周克希先生讨论文学翻译。蒙周克希先生垂询,读些什么古书可以提高文字水平,当时我尝试推荐的是尚书和史记。史记的文章雄深雅健(新唐书柳宗元传引韩愈语),其气魄可以相配普鲁斯特。然而真正增加这支笔的力量,我以为还必须上出于尚书。尚书的文辞佶屈鳌牙(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鳌牙”),读起来很艰涩,然而其中每个字都有分量。读这样的书,好

2、比在腿上绑着沙袋练奔跑,一旦解下沙袋,就可以健步如飞了。史记引用尚书,往往会改得平易一些,这也就是经与史的不同。当然比起文字而言,更重要的是内容。尚书始于上古,编定于东晋末,对中华学术起过大影响。清代的考证于功力可取,结论还可以再深入、再斟酌。再深入指对今古文的真伪,还可以结合出土材料,作出进一步考证。再斟酌指即使清代的考证完全成立,伪古文尚书还是可以看作东晋时有渊源的辑佚书。清代的考证结论,是伪古文由抄撮先秦诸书而成,但是这恰好说明它的来源不全伪。把清代的考证倒过来看,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如果真有人能伪作古文尚书,作伪者可以看成大才子。今文尚书一般认为是真的,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当初伏生献书时

3、就有残缺,派晁错去传抄时,据说由于方言隔阂,又听错了不少(汉书儒林传注引卫宏定古文尚书序)。尚书有些部分确实比较难,王国维就说自己有很多地方没有读懂(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然而,所谓读书但观大体,如果大体得到了,没有读懂的字句,阙疑即可。伪古文尚书的伪不伪,和它的内容好不好是两回事。伪古文尚书在东晋时出现,有对抗佛教传入的意味。而今天重温包括伪古文在内的尚书,对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理解我们的生存根基,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以为,今天读尚书的关键,在于找出作书者的当下,孔子删书的当下,以及搜拾今文以及编纂伪古文的当下,最后达到

4、现在的当下。世界上最古也最新的是人生和人心,理解此内容必须贯通古今,而尚书可以作为部分的印证。历史上经学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保存了古代的文献。海德格尔关于历史有两个概念,一是Historie, 一是Geschichte。前者是被记录下来的历史,是“显”出的历史,而非本真的历史。本真的、真实发生的历史是亦显亦隐的,和命运相关的(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34页,注一)。从Histohe而言,尚书早已过去而且已经死亡。从Geschichte而言,尚书至今还活着。就是这本难懂的书,可以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柏拉图第七封信:“只有哲

5、学家成为王,或者王成为哲学家,否则世界的灾祸难以避免。”(亦见理想国499b-c,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251页)高宗武丁和傅说,历史中的圣君贤相,治理殷商中兴,古人深信不疑。本篇所述内容是否属实,虽然不能最后确定,至少可以看成思想性的文献,讨论哲人和王的关系。“高宗梦得说”,高宗为何而梦?原因在于王思哲学家。正因为心心念念地想,所以会出现此梦。百工就是百官,工的字形在于接通天地,官的作用在于接通最高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百工不知道治国的总纲,没有经过梳理,完不成居间的传导关系。求诸野和得诸傅岩,说明此人不在朝。傅岩,地名。此节是书序,揭示整篇的大纲。说命说命为本篇题目。全文共

6、三篇,上篇高宗对傅说,中篇傅说对高宗,下篇傅说论学。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在先秦文献中,此节有多处记载,论语宪问亦有所论及。“王宅忧”,高宗居父亲之丧。“亮阴三祀”,把政事委托给冢宰,默而不言三年。尔雅释天:“夏日祀,周日年。”“既免丧,其惟弗言。”弗言有三层意思,一、不说话。二、不主动说话。三、不发布政令。于字形“君”从尹下之口,亦即掌握话语权(或解释权)之人。古罗马独裁官狄克推多(Dictator),其字根die就是说话或者发布政令,“狄克推多”就是命令他人的人。又字形“尹”为手持权杖,可比较象征独裁官权力的“棒斧”。居丧三年应该不言,但是居丧结束了还是不言,为什么呢?这就构

7、成了悬念。以人际交往而论,言就是彼此间的互相交流,而交流也就是供养。说文解字:“直言日言,论难日语。”段玉裁注引郑注大司乐日:“发端日言,答述日语。”家庭中夫妻之间有矛盾,最怕的是长期冷战,互相消除了声气的交换,也就是互相消除了供养。社会上的人如果有矛盾,直接的反应方式,往往就是不理睬他。很奇怪的是,汉字“睬明明只是不接口,却用上了目字旁,那就是包括不看他。鲁迅说:“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且介亭杂文附集半夏小集)也包括了声音和目光两方面。所谓的理睬不理睬,理就是受理或整理,睬就是反馈或不反馈目光。小孩子今天你睬我了,明天我不睬你了,看似只是玩游戏,其中有极深的人生意义。群

8、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日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弗言,破坏了气场的平衡,于是群臣不安,纷纷进言。王以退为进,发动了一场造势。“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前句知,后句行。作则,成为榜样或法则。明哲二字,明就是知道自己懂什么,哲就是知道自己不懂什么。说文解字口部:“哲,知也。哲或从心。”此相当于明。心部:“抵,敬也。”此相当于哲。参考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以古希腊而言,智慧可当“认识你自(knowthyselvs),而明哲可当“过犹不及”或“无过度”(notingtoomuch) o两者相辅相成,后者尤其重要

9、,此即实践智慧,所谓“审慎”(sophrosyne)。“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中国和希腊不同在于有天子,君王作命犹如乐队的指挥,百官承式犹如配合的乐手。“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不下命令,臣下执行什么呢?揭示了其中的尖锐矛盾。王庸作书以诰曰:庸,于是。诰亦即告,同时也是文体形式。虽然引发了臣下的不安和拥戴,王还是没有满足。他作了一篇正规的文告给臣下,却仍然不和他们直接对话。此即所谓“陌生化”,因为一接口气就散了。王为改革作舆论铺垫,把造势再上推一步。“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赍予良弼,其代予言。”“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台读若怡,也就是我。德是古代社会

10、获得政治合法性的条件,也是言的底气和出发点。哲人王的理想,是人尽可能不犯错误,然而人又怎么可能不犯错误。类,善也;又类,称也,似也。“恭默思道”,再做修身工夫,校验、调整道与德之关系。“梦帝贲予良弼,其代予言。”奏音圆,赏赐。王思考的是政治哲学问题,却试图用政治神学的方式来解决。良弼,好的辅佐。在哲人王的组合中,已经有了王的一边,再配上哲人一边。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把选拔过程予以奇里斯玛(charisma)化。旁求,广求,也是走当时的程序,可以减少一些阻扰。否则来了一个直升飞机式干部,原来的老干部怎么摆得平。“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予以最

11、大的重用,把他当作左右手。参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刘备初得诸葛亮,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刘备召关羽张飞二人,张飞日:“哥哥何不使,水,去?”命之日:进入正文,沟通哲人与王之间的联系。然而此命由王来发布,还是标示了权力的来源。“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师的地位有其特殊作用。“朝夕纳诲,以辅台德。”王迫使哲学家来帮助自己,也是古代社会限制权力的机制。又“若金”至“用伤”,亦见国语楚语上。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启乃心,沃朕心。”开心,开窍,此直接教人,不是教文本。启

12、沃者,得定水滋润,以免乾慧之失。“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又见孟子滕文公上,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话有其杀伤力,一般不能直接说,所以往往需要加上一层糖衣。如果想听到真话,就得准备接受令人头晕目眩的过程。易师:“以此毒天下。”周礼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又毒者,治也。“跣弗视地,厥足用伤。”参考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希望僚属同心同德辅佐王,虽然可以存此理想,其实很难做到。而且乃僚的不同心,往往由上主动造成,此亦不可不知。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沿着先王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使广大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康,参见拙稿

13、“尚书无逸析义。安居乐业,和谐社会,民本思想。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钦予时命”,命令你来命令我(参考理想国347b-c) o时,是也。“其惟有终”,善始善终。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对统治者的劝学,“从谏”就是“以匡”。参考荀子劝学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后为司之反(说文解字后部),也就是王。“臣不命其承,你没下令我已配合,是积极的响应态度。“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敬承命,那么我就勉为其难了。畴,谁。祗,敬。休

14、,美好。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傅说整合、清理百官队伍,疏通其中的环节。“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明王,犹今云英明领袖。“奉若天道,建邦设都”,乃天地之象。而明王依据于此而树立后王君公、大夫师长、民,理顺社会的政治结构,也就是人。此中国的“天下”特色,与希腊城邦不同。树后王君公,即君王诸侯,此即所谓封建。“不惟逸豫,惟以乱民。”官长为民众服务,不是来追求享受的。舌L,治也。论语泰伯:“予有乱臣十人。”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在社会结构中,其成员各尽其职,此即中国传统的正义观。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一思想内容是哲学的,而其形式是神学的。圣相应明王,也就是哲人王的双重身份,而后王君公等,亦由此沾染神性。宪,指效法,也就是法。钦,敬。乂,治理。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惟口起羞。”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大戴礼记武王践昨引机铭:“皇皇惟敬,口生垢(hou) , 口戕口。”“惟甲胄起戎。”孙子兵法计篇开篇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两句互文见义,相当于惟衣裳在笥(省厥躬),惟干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