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象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祥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象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张祥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象数栏目:思想探索发布时间:2015-06-06 22:17:38标签:张祥龙作者简介:张祥龙,男,西历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82年在北j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999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12年起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文社科一:2017年起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葆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七乐人生与哲理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d(吹剑编撰于西历二。一八年)周敦
2、颐的太极图说与易象数作者:张祥龙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当代大陆新儒家文丛之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时间: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四月二十日癸丑耶稣2015年6月6日周敦颐(西元1017 1073年)字茂叔,是宋明理学的思想发起者乃至开创者。这一看法早已为史家所倡,宋元学案卷十一中所载黄百家语及宋史道学传所云,2及朱熹、张械的赞语,都常被引来举证,而当代著述中持此看法的也占大多数。偶有不同意见,也只是认为他并未“创立”理学(主张理学由二程正式创立),但也不否认他的“开山之祖”的地位。3而众所周知,宋明理学是十一世纪之后中国产生的最有新意
3、和影响最大的学术思想和世界观。就此而言,可以说,深入理解周敦颐的学说是厘清这段思想史、文化史的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而且,如下面将会显示的,这个开端恐怕还包含了后继者们未能达到的某种更本原的东西。像许多创始人一样,周敦颐留下来的个人著作不多,而其思想作品只有简短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学界的共同看法是前者是后者的纲领,后者是对前者的解说。4所以,本章讨论的主要对象是太极图说,但势必大量涉及通书。此外,太极图说、通书与周易的关系实在是太明显、太深入了,以至其名称曾被分别称之为太极图易说和易通。5然而,自宋代以来,对于这层关系的讨论似乎主要集中在太极图说(及易通)与易传的联系,以及周氏太极图的道教易学来源
4、等问题上,于周子学说与易象数的关系,虽依周敦颐的原文所及而偶有涉猎,但几乎没有过直接的深入揭示。7所以以下拟就此主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甲.太极图说与易象数的关系概论关于太极图说中的太极图继承道家(如陈拎)和佛家(如阿黎耶识图)的事实,前人多有论述。自宋代的朱震开始,明清的黄宗炎、胡渭、朱彝尊,现代的侯外庐、张立文等,都记述或论证周敦颐的太极图传自道佛二氏,特别是道家。此说证据较多,影响较大。持相反观点、即太极图为周敦颐自作的看法者亦不少,如宋代潘兴嗣(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度正(太极通书发明论),今人李申、任俊华等,8但有关的阐述或证据不足,或出自门派的考虑,或推论方法有问题,9在持第一
5、种观点的学者中,侯外庐走得最远,居然断言“太极图易说即太极图说,其道教色彩远比儒家色彩为鲜明,其内容所反映的是道教学说。”10至于二程兄弟,虽受学于周敦颐,其弟子却怀疑“周茂叔是穷禅客”(程颐弟子游定夫语),以至于“程颐著易传,时称予闻胡翼之先生,却从无一语及敦颐。”11而朱熹则似乎摇摆不定,有时讲周敦颐不由师傅,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领要”,12但在其他的一些地方又似乎首肯周敦颐之图源自道士陈按(希夷)的说法。13钱穆则说:“道学家理学先生的首出大师周敦颐,却颇无道学气。.而后人误解此意,援据他和方外交游的许多传说和故事,来证明宋学渊源于方外,这是不善读书论世,因此妄诬了古人,混淆了学脉。
6、”14总之,在此问题上可谓是聚讼纷纭。这里有一点应该辩明,说周敦颐的太极图“源于方外”,比如传自陈技,并不等于说周的学说性质本身是方外的或道家的。实际上,太极图的来源之一是方外或道家是很难推翻的事实,但极少有研究者(除了上面提到的侯外庐等一组学者)不认为周敦颐开创的是儒家的道学或理学。周子完全可以改造其所学所得的非儒家学说,而开创出自己的新儒学。这正是一个大思想运动发端时常会经历的“穷变则通”的事情,无足怪矣。“孔子问礼于老子”,并不说明孔子学说是道家,也毫无损于孔子思想本身的独特与尊严。至今,当儒道释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压迫下都面临绝大危机时,这一类门派之见大可暂停几十年了。而且,如果我们注意到
7、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与易的象数传统的关系,就会知道周氏这一援道入儒而又洗旧翻新的做法是大势所趋。自汉末、特别是王弼扫象派易学盛行以来,儒家的象数易学衰败。而道家除了在历史上就影响过儒家的象数易学(如易传的写作)之外,从东汉的周易参同契开始,以及魏晋道教取周易为自己经典以来,更是自觉地继承和发挥象数易学的传统,孕育出一套新的(也可能有古代渊源)象数学说,如“先天图”系列图示、河图与洛书等。它们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安排得有内在合理性,还可以相互沟通和印证,所以对周敦颐这样的持开放心态而不以拒斥“二氏”为己任的人来说,就有极大的思想吸引力。更何况,周敦颐的另一个公认的思想来源是易传,而易传实际上是象数
8、与义理密切结合的深邃之作。总而言之,无论从哪方面讲,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真正源头都是超出儒道分裂、且为儒道所共尊的周易经。特别是此经的象数维度,由于其来源最古,远在儒道分离之先,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可推演性,更是易传与道家象数易学的关注中心。所以,要深入领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乃至后来的宋明理学的内在依据与发展脉络,必须溯源到易象数不可。乙.“太极”与“二对生”之象数太极图说自然以解说“太极”为第一要务,所以它一开篇就讲:“无极而太极”,对应此图最上边的空圆圈(见图)。这句话响彻了儿百年的宋明理学,至今也是中国哲理思想研究中的名句。但关于其确切含义甚至表达本身,历来有争论。无疑问的只是:这里讲到了“无
9、极”和“太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就先从“太极”一词的来源和含义说起。一般认为“太极”二字出自周易系辞的一段著名的话: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系辞上章11)周敦颐之太极图(朱熹定本)另外,现存比较早就说到“太极者还有庄子大宗师:“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15再后就有淮南子览冥、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等。而太极”的字面义,应该是大(“太”之本义)到无以复加之最原本者,或现代文中的“终极”。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引三国虞翻的话:“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周易正义(唐代孔颖达编)则进一步解释
10、:“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沌即分,即有天地,故日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虞翻视太极为太一,汉书律历志和孔颖达则视之为元气,都认为它是“天地未分之前”无区别的混蒙状态。这种说法,自汉代以降,很有影响,今人解释周子太极时,也大都循之而行。16但朱熹认为“太极只是理”,“太极自是涵动静之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如果这么看,那么宋明理学之“理”,已被周敦颐之太极所涵育,以至朱熹在周子通书后记中对这个“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的思想推崇备至。可见,关于周氏“太极”之义,有元气说与理说之别,今人据之而争其为唯
11、物唯心,固属无味,但此区别本身对于理解太极含义确是重要的。它首先涉及到无极与太极的关系。持元气说者多倾向于将这两者视为“宇宙论”中的两个阶段,甚至视为“从无到有”的发生阶段。17由此而断定周敦颐的学说类似于老子的“有生于无”(40章)。18而陆象山也因此而与朱熹争论,说“无极”两字属道家,不会出于周敦颐之手。另一方面,持“太极即理说的朱熹反对两阶段说,力言“无极而太极,只是一句。如冲漠无朕,毕竟是上面无形象,然却实有此理。.只言无极之真,真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在注释周子“无极而太极”这一句时,特别强调:“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日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
12、有无极也。”19所以无极之“无”,意味着“无朕”、“无声无臭,或不可在任何意义上对象化”,而非标示着一个特别的与太极不同的无极状态、无极阶段。这样,与持前一种立场的人的解图方式不同,朱熹不认为此太极图中第一个空圆圈只意味无极,或只意味着太极,而是意味着“无极而太极”。(按照前一种看法,“无极而太极”20一句该对应在“阴静阳动图”或“坎离图”之上的两个空圆圈才对。)因此朱熹认为国史周敦颐传中所载的“自无极而为太极”一句应据图改为“无极而太极”。由此看来,对于太极图说第一句的理解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一两阶段说与一阶段说。朱熹的一阶段说后来成了正宗,主宰数百年的解释传统和文本。但现代多有翻案者,
13、再据西方传统哲学的宇宙论21思路,坚持“自无极而为太极”的表达式,由此而倡宇宙论意义上的两阶段。但这种说法还是无法解释为何周氏太极图中黑白互间的“坎离图(又称为水火匡廓图)”之上只有一个圆而不是代表两阶段的两个圆22将这个情况归为周敦颐太极图的“逻辑不严密”,毋宁暴露出两阶段说自身的“逻辑”问题。实际上,对于这个延续数百年的争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就是:首先看周敦颐自己如何具体阐述太极的含义,根据其中提供的理解线索,再回到两者都源出的周易,在那里寻找深层的或更本原的解释根据。在“无极而太极”一句之后,太极图说紧跟着讲: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
14、仪立焉。这话的意思是:太极一定会动,生出阳气;但这“动”与我们平日看到的运动现象大不同,与逻辑思考中的运动也不同。它动到极致处,并不就是动本身,反倒会静下来,由此而生出阴气。而此太极之静的极致处也不是本体之静,却是“复动”。也就是说,太极本身的动与静,是“互为其根”而无各自本性的。于是就有阴阳的区分,“两仪”就建立了。下面马上又写道:“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由阴阳变合而生出了五行,五行的顺序分布就行出了四时。可见,这些关于太极的表述中最关键处是一个二项相对、相补而相成的发生结构,可简单称之曰“二对生”的结构。说它是“动/静”对生也好,“阴/阳”对生也好,或“柔/刚”对生也好,总之是一个“互为其根”的原本发生的机制。难道这个二对生的结构只是太极的表现而非太极的本体(无极)吗?如果这样,就又是宇宙发生的阶段论了。朱熹不同意阶段论的看法,但却说太极只是理,阴阳则是气或“寓于气之理”,而且从抽象的角度上讲“理先气后”,这样又为阶段论留下了可能。不过,他毕竟更多地强调:“自太极至万物化生,只是一个道理包括。非是先有此而后有彼,但统是一个大源。”23所以理先气后对于他并不是阶段论:“弟子问: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见得理先而气后?朱子曰: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