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安全意识的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安全意识的因素.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影响安全意识的因素1、安全意识的形成安全意识不会与生俱来,它是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生活不断提高,对安全的需要才会随之产生,人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后,安全才会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才会相应地拿出部分人力、财力来解决部分安全问题;安全意识才会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或施工作业中,安全意识就决定着人们安全行为的主导方面,占主流和主导地位,对人们的个人态度和意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形成追求的目标来支配人们行动。2、目标是意识的自然体现目标可以分为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外在目标是根据上级安排的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所以带有较强的非自愿的、强加的、强制执行的色彩。当这种目标与员工的利益不一致时,对员工来说是
2、非自愿目标。内在目标是员工自身制定的目标,符合员工的利益和需要,员工乐于作为行为的动力。以公司给一个车间(队)安排生产任务和对职工奖惩的3种方式为例,来分析目标对人员的影响:一是在限期内完成任务后,公司根据总的经营状况给予综合奖,因为奖励与本队完成任务的多少并无直接关系,车间(队)对完成更多的任务积极性不高。二是公司按完成产值的一定比率给车间(队)提取奖金,车间(队)易出现盲目追求超产而忽视安全的现象。三是公司给车间(队)的奖励与产值、质量、安全三者按一定比率直接挂钩考核,促使车间(队)加强全面管理。在安全问题上如何把非自愿目标变为自愿目标,是防止和消除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实现了
3、安全生产目标后,表面上看不出创造了多少财富,能给企业、给职工带来多大的收益。只有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政治影响时,才显示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这种负效应在正常情况下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和理解。例如,公司为了实现安全生产而提出的安全工作任务、制定的操作规范,奖惩条例,都是为了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但常常得不到理解和认识,很可能成为非自愿目标。在具体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时,往往就会遇到阻力,有的人还会有抵触情绪。“三违”是千万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未发生事故前,对“三违”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按章处罚时,不少人就相当反感,而一旦引发了事故,就会为之震惊,就会抱怨领导教育不够,管理不严。3、人的心理状
4、况对安全意识的影响人的行为靠思想来指挥,心态决定一切。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因而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对于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职工心态良好,不仅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还能保证工作质量,相应的安全生产也就有了保障。如果职工心态不好,敬业爱岗精神及事业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就容易形成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干工作时所做的安全措施不周全和不完善,事故就会增加,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得到保证。有句人们熟知的安全生产的口号,叫“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最能体现“心理安全”的重要。人逢喜事精神爽,干什么都会顺心顺利,但也要防止“乐极生悲”,以平和的心态,正常的心理从事生产、工作,心理安
5、全、生产安全,家庭幸福、社会安定,一切从“心”开始。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人由于要急于下班,此时,争取早下班就成为最有刺激性的目标了,因而就会马虎从事,忘乎所以的图快,这样极容易引发事故。再如:在企业中,时有因基层干部为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多拿奖金,采取“快干,干完这些活就给奖励”的方法来激励职工快干,导致职工冒险、蛮干而发生事故的案例。还有上级给下级安排生产任务时,不考虑客观因素,规定在某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导致下级领导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而导致事故。4、领导者的行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在一个企业中,领导的安全意识、安全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对员工的行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主要靠各级领
6、导进行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企业干部不具有安全思想意识,不重视安全就处理不好安全与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的关系;企业干部不懂得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就不能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不能提出和采取有效预防事故的措施,就会因发生事故给国家、社会、企业自身带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损失,给工人及家庭带来痛苦。以一个基层队为例,队干部如能以身作则,遵章指挥,遵章作业,维护各项制度的严肃性,发现违章立即制止。其成员在他影响下,就能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使遵章作业成为员工的共识和行为规范。那么,这个基层队的安全习惯和安全氛围就好,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就强,一切不安全的行为与状态都会随时受到群众的监督,安全生产就比较稳定。反之,如果在一个基层队中,领导者轻视安全、管理松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其成员也会形成一种不主动遵守规章制度,习惯违章的氛围。企业中的所有不安全因素,都可以从领导干部那里找到根源。工人违章作业、基层干部违章指挥、劳动纪律、事故隐患丛生等,主要是企业管理松懈,各项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造成的。安全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搞好与否关键还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