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V电缆附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kV电缆附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6月第二部分:专用技术规范1 .使用条件12 .技术要求23 .试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1 .使用条件1.1 运行条件1. 1.1系统额定电压:20kV2. 1.2系统频率:50Hz1. 1.3系统最高运行电压:24kV1 .1.4电缆附件额定电压:18/20(24)kV1.1 .5外绝缘污秽等级:对于HI级及以下污秽等级的地区统一按H1级防污选取设备的爬电比距。IV级及以上污秽等级的地区统一按IV级防污选取设备的爬电比距。1.2 运行要求1.2.1 电缆线路中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的长期最高允许额定运行温度为90。以1.
2、2.2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附件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50oCo1.3 环境条件1)海拔高度:IOOOm2)最高环境温度:+459c3)最低环境温度:-109C4)年平均气温:205C5)最大日温差:30。C6)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大跨越采用0.6ms)7)覆冰厚度:050mm8)最大设计风速:35ms(离地面IOm高处15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值)9)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10)污秽等级:IV级11)最大年降雨量:2400mm;最大日降雨量:375mm12)雷暴日:I1O日/年;地震烈度:V111度1.4 特殊使用条件要求凡不满
3、足1.3条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条件,应在招技术规范的相应技术条款及表11中对有关技术参数及要求加以修正、说明,并在提交需求计划及招技术规范时向物资部门特别明确。1.4.1 4.1凡是需要满足1.3条规定的正常环境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应在询价和订货时说明。1.4.2 对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于40。C处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校正因数KtK1=1+0.0033(7-40)式中:T环境空气温度,。C)1.4.3 对用于海拔高于IOOOnb但不超过400Om处的设备的外绝缘,海拔每升高100m,绝缘强度约降低1%,在海拔不高于IOOOm的地点试验时,
4、其试验电压应按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乘以海拔校正因数Kaoa=5-1.1-7104式中:H设备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mo2 .技术要求2. 1终端2. 1.1外观要求1)电缆附件主体应该明显的制造商品牌1ogo,标志应模制于硅橡胶主体上。2)电缆附件的所有橡胶件内外表面应光滑,无肉眼可见的因材质和工艺不善引起的斑痕、E坑、裂纹和杂质,结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2. 1.2主材及结构要求1)终端为全冷缩式结构,即所有的应力控制管或应力锥、外绝缘、三叉手套及密封直管也都是全冷缩结构,且配有相应电压等级的肘型电缆接头。肘型电缆接头技术要求;1、电缆头为T型前接头,采用先进注塑工艺和优质的EPDM橡胶支
5、座而成,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优越的电气性能。2、产品尺寸和供货范围完全符合EN50180和EN50181C型套管技术标准。3、外层须屏蔽并可靠接地。4、适配管满足25mm500mm电缆截面要求。5、配套三芯分支手套、接地配件及必要的安装附件。2)终端的应力控制管或应力锥与外绝缘提前预制为一个整体,一次收缩即可完成其安装,无需单独恢复应力锥。采用应力锥结构时需采用整体模压工艺。采用电应力控制结构时,在终端的至少1/2界面范围内应有电场控制措施;介电强度、绝缘电阻和介电损耗因数应保持长期稳定并满足要求。3)终端的出线杆与电缆铜导体之间应采用压接方法连接,终端各部分的机械强度应能耐受因电缆的负荷变化
6、而产生的末端推力而不致损坏。4)终端顶端应有预制的密封胶泥,保证其防水和抗爬电性能,不需要需单独用硅橡胶胶带绕包或硅橡胶管密封进行端部密封。5)终端的外绝缘必须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性能参数见附录E),以实现较好的抗爬电、耐污、抗紫外线等大气老化、而漏电痕迹、耐电蚀、明火离开后有自熄灭等性能。6)为方便检测电缆内、外护套电气性能,电缆铜屏蔽层与铠装层应用两条镀锡编织铜线分开接地。屏蔽层接地线单条截面积不小于25m27)在正常的室温环境温度储存条件下,冷缩电缆附件在扩张状态下的储存时间不小于3年。在储存期内,不得有开裂、松垮等现象。投标厂家提供冷缩产品原始内径及扩张率数据,高温老化后冷缩管的内
7、径及扩张率数据,冷缩附件在IOO摄氏度下3小时老化后永久变形率小于5%o1.1.1 1.3终端的出线杆与电缆铜导体之间应采用压接方法连接,终端各部分的机械强度应能耐受因电缆的负荷变化而产生的末端推力而不致损坏。2.1.4 户外端子应采用防水型。2.1.5 终端内的绝缘填充剂及密封剂,应与电缆及终端内的其它绝缘材料相容。2.2接头2. 2.1外观要求1)电缆附件主体应该明显的制造商品牌1ogo,标志应模制于硅橡胶主体上。2)电缆附件的所有橡胶件内外表面应光滑,无肉眼可见的因材质和工艺不善引起的斑痕、凹坑、裂纹和杂质,结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3. 2.2主材及结构要求1)直通接头主体需采用液态硅橡
8、胶材料整体成型工艺,即保证所有内屏蔽、外屏蔽、主绝缘和应力控制部分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无分层、无气隙,无需单独绕包胶带来恢复内电极或应力控制层。2)直通接头的外屏蔽层与绝缘层应采用整体模压工艺,接头外屏蔽层厚度应不小于与电缆绝缘屏蔽层标称厚度。禁止采用喷导电硅橡胶液体和单独半导电管方式。3)直通接头防水层恢复须采用多层绕包弹性防水自粘带防水方式,操作简单、无需专用工具。具有优良的防水特性。同时应能出具的长期泡水运行证明。半重叠单层绕包的防水胶带应模拟电缆直通接头的实际安装运行条件,绕包防水胶带、相关PVC胶带及铠装带之后,浸入水中0.5m到Im不透水。4)直通接头应有机械强度良好的装甲带作为外
9、层保护,外保护套应具有与电缆金属铠装的相同的机械强度。绕包五层装甲带成直径约8cm的圆柱体,完全固化后,能承受1.2KN的压力不变形,不松垮。5)直通接头内部和电缆主绝缘表面须采用不会被吸收或者干涸的进口绝缘混合剂以增强电气性能,且长时间呈液体状态,以填充气隙,降低局部放电水平。6)所有的直通接头都在工厂内进行100%的局部放电量测试,测试局放应小于5pC,提供并描述其试验方法,应有测试工装照片可供查询,并有检验的历史记录可供检查。7)直通接头应有密封良好的外金属保护套或铠装带,外保护套应具有与电缆外护套相同的绝缘水平并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8)恢复电缆铜屏蔽层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镀
10、锡铜网。9)在正常的室温环境温度储存条件下,冷缩电缆附件在扩张状态下的储存时间不小于3年。在储存期内,不得有开裂、松垮等现象。投标厂家提供冷缩产品原始内径及扩张率数据,高温老化后冷缩管的内径及扩张率数据,冷缩附件在IOO摄氏度下3小时老化后永久变形率小于5%o10)电缆中间接头应提供持久的径向压力,采取安全的密封措施,防水性能优良,保证长期在水中运行且绝缘不受影响。应以“冷缩电缆附件的扩张率”衡量径向压力大小,生产厂家应提供扩张率数值。11)可根据设计实际要求提供带防火、电子标识等附加功能的中间接头。4. 2.3电缆接头中的导体应连接良好,满足正常运行及短路运行要求。5. 2.4电缆接头宜采用
11、整体预制型或组合预制型结构,与电缆绝缘外径的配合,应保证足够的紧固力。6. 2.5中间接头应有密封良好的外金属保护套或铠装带,外保护套应具有与电缆外护套相同的绝缘水平并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2.3性能要求附件试验条件及标准参照GB/T12706.4执行。2.3.1户内终端性能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交流耐压或直流耐压交流耐压4.5U0,5min或直流耐压4U0,15min不闪络、不击穿冲击电压试验(在导体最高温加5-10oC)170kV,正负极性各冲击10次不击穿、不闪络恒压负荷循环(在空气中)导体施加电压2.5Uo,并加热至(90-95)oC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3次循环不击穿
12、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恒压负荷循环试验(在水导体施加电压2.5Uo,并加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中)热至(90-95)C,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60次循环评定试验结果局部放电(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加5-10oC和环境温度下)在1.73UO下,10pc通过短路热稳定(屏蔽)在电缆屏蔽的IS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短路热稳定(导体)升高到电缆导体的OS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短路动稳定在Id下,短路1次,无可见损伤通过交流耐压2.5Uo,15min不击穿、不闪络潮湿试验1.25U0,300h通过不发生击穿、闪络和过电流释放2.3.2户外终端性能要求试验项目
13、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交流耐压或直流耐压交流耐压4.5U0,5min或直流耐压4U0,15min不闪络、不击穿交流耐压(湿态)4Uo,Imin淋雨不闪络、不击穿冲击电压试验(在导体170kV,正负极性各冲击10不击穿、不闪络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最高温加5-10oC)次恒压负荷循环试验(在空气中)导体施加电压2.5Uo,并加热至(90-95)oC,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3次循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局部放电(在导体最高温加5-10oC和环境温度下)在1.73UO下,10pc通过恒压负荷循环试验(在水中)导体施加电压2.5Uo,并加热至(90-95)oC,其中加热5h,冷却3h
14、,共60次循环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短路热稳定(屏蔽)在电缆屏蔽的IS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短路热稳定(导体)升高到电缆导体的OS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短路动稳定在Id下,短路1次,无可见损伤通过交流耐压2.5Uo,15min不击穿、不闪络盐雾试验1.25U0,1000h通过不发生击穿、闪络和过电流释放2.3.3中间接头性能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交流耐压或直流耐压交流耐压4.5UO,5min或直流耐压4U0,15min不闪络、不击穿冲击电压试验(在导体最高温加5-10C)170kV,正负极性各冲击10次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局部放电(在导体最高温加5
15、70。C和环境温度下)在173UO下,10pc通过恒压负荷循环试验(在空气中)施加电压2.5Uo,并加热至(90-95)C,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30循环次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恒压负荷循环试验(在水中)施加电压2.5Uo,并加热至(90-95)oC,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30循环次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短路热稳定(屏蔽)在电缆屏蔽的1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短路热稳定(导体)升高到电缆导体的s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短路动稳定在Id下,短路1次,无可见损伤通过交流耐压2.5U0,15min不闪络、不击穿2.4其它技术性能要求2.4.1冷缩扩张率(1)冷缩扩张率是指芯绳的外直径与电缆附件在室温下自然收缩24小时后的内直径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