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321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教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填空1、作家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发生、构思、物化三个阶段。2、话语含蕴有两种形态,一是含蓄,一是含混。3、文学活动由作家、作品、读者和世界四个因素构成。4、“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唐代司空图关于含蓄的表述。5、人类思维的感性阶段是从感觉而知觉而表象。6、历史家摹仿可能发生的事,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7、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在其发展上常呈现出“不平衡”的关系。8、文学活动四要素是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9、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等人强调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10、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创作的早期表述是“诗言志”11、文学的两重性是指审美性和超审美性。12、“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文

2、艺理论的概念。13、绘画是色彩的艺术,文学是审美的艺术。14、马克思认为,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领域。15、人类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能力,马克思称之为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能力。16、诗学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研究文艺理论的一部专著。17、文学发展过程中最早形成的一种体裁通常被认为是诗歌。18、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的塑造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哲学则以概念的方式反映世界。19、文学创作也属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方式。20、“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表述。21、艺术发生游戏说来自德国学者康德。22、艺术发现往往是指发现对象内在的蕴积。23、“意翻空而易奇,文

3、征实而难巧”,这里的“文”指的是语言。24、”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是德国诗人歌德的看法。25、创作过程中的物化阶段,这里的物“指的是作品。概念1、人的品质力量概念:如何对象化(自有)(自觉):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2、即兴:事先毫无任何准备,仅就当时的感受创作、表演或演讲的。推敲: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的一个典故。3、艺术概括: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

4、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4、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5、审美理想: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并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6、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之一,是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它在整个人文科学中占重要地位。7、文学本体论:本体论原为哲学术语,是探讨存在、即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学说8、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5、,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领悟。9、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10、话语蕴藉(含混):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11、审美直觉:是指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1

6、2、陌生化:是指以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用。12、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想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的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景。13、艺术形式: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以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14、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毕歇尔、希尔恩、马克思德索、普列汉诺夫。正确性:首先,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其次,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

7、印记。但是,过分注意劳动与艺术发生的直接关系,也不免有些简单化。15、文学: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16、话语:所谓“话语”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分析是指对人们说(叙述)什么,如何说(叙述),以及所说的话(叙述)带来的社会后果的研究。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现的,因此具有社会性。17、文学创造的主体和客体:18、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创作动机具有自发性与自觉性的双重心理特征。创作

8、动机的心理准备包括创作力、创作空间、原型经验三部分。驱使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它的产生有两种因素:一是外界刺激力、一是内部驱动力。19、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客体化:论述1、解释魏源的“词不可以径也,则有曲而达焉;情不可以激也,则有譬而喻焉。直译十例子。2、“情感高尚”恩格斯“倾向” 一句是针对什么类型而言的?为什么这么说?回答从“场面” “情节”两方面分析。举例说明为什么说“自然而然”?解释+例子。3、艺术真实有哪几个特征?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

9、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假定的真实: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一切艺术,包括文学的共同特征。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然而文学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特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与科学真实区别开来。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活动是把自己的研究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10、)当做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的纯客体来把握的;尽管这种把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主体介入的印记(理论方法及观察手段的影响),但是它的方向和目标却是致力于认知的客观性,让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不受主观影响的条件下显露出来。文学创造则不然,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3.(陆周敏)艺术真实有哪几个特征? 4个特征P171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的真实。(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

11、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艺术真实是左杰对社会生活认识和感悟的产物。(2)假定的真实。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加之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3)主观的真实。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然而文学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特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与科学真实区别开来。(4)诗艺性。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还在于它的诗艺性。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向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

12、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4、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1 .艺术发现是作者心灵的蓦然领悟。将要进行写作时,作者的整个心思都放在相关的事物上,经过一番思索,突然发现了事物身上别具意味的东西。这种领悟是在作者长久凝视相关事物后的一个深刻的心得体会,此时他的内心深处往往会涌起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喜悦之情。2 .艺术发现是作者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体现了潜意识的心理内容。有人把智慧分为“可以言说”与“不可言说”两种类型,而心理分析学家更是对潜意识的重要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深信不疑。艺术发现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只是发现结果,它极其富有个体特征,可以说是作者心灵深处观察事物独特性的外化。3 .艺术发

13、现是外在事物的特点与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大作家之所以能够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并不是因为他见识的、看到的事物与一般人所见的不同,而是由于他们观察事物时的心情与一般人不同,看事物的眼光不同。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所见之物更容易交融在一起,容易与事物产生共鸣,使外在事物“皆着我之色彩”。4 .艺术发现不是改变原事物的特点,而是赋予原事物一种新的内涵。这种新内涵往往是对原事物一般特征的升华,是作者审美眼光和审美体验在相关事物身上的凝固。例如,竹子不过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而己,但郑板桥却审视它“我自不开花,免招蜂与蝶”的特点,赋予了竹子高洁、不媚俗的品格。竹子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但是经过郑板桥的艺术发

14、现,它却多了一种新的内涵。5、文学创作中的主客体双向运动。“郑板桥画竹子。”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的特征。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前文己指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世界和己客观存在着的精神世界。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

15、、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匕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6、话语蕴藉的具体内容。两种:含蓄+含混。“蕴”的原意是积累、收藏,引申而为含义深奥;“藉”的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而为含蓄。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进一步看。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学修辞形态中:含混和含蓄。含混(也称为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换而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不同的意义。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