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344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亦 郭晓东--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曾亦郭晓东】程明道: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俶下)栏目:思想探索发布时间:2015-10-16 17:30:54标签:曾亦作者简介:曾亦,男,西历1969年生,湖南新化人。曾任职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任I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经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5心研究员、上海儒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本体与工夫一湖湘学派研究(上海人民U08年),共和与君主一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录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主编何谓普世?谁之价值?(华东师范大,2012 年)程明道: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下)作者:曾亦郭晓东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

2、于宋明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九月初四日乙丑耶稣2015年10月16日第三节仁与识仁黄梨州谓“明道之学,以识仁为主”(宋元学案卷十三),这句话对明道思想的整体把握相当精到。大概明道之学,无论是言天道天理、人心人性还是言学者功夫,均可以收摄到“仁”这个字眼中。据宋元学案吕范诸儒学案记载,吕大临“初学于横渠。横渠卒,乃东见二程先生。故深淳近道,而以防检穷索为学。明道语以识仁,且以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开之。先生默识心契,豁如也。”明道教导吕大临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

3、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二程遗书卷二上)这就是著名的识仁篇。明道的仁学思想,基本上可以此为大纲而渐次展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的提出,显然是受到了横渠的影响。

4、但这并不意味着明道的仁学等同于横渠。在横渠看来,人与万物都属于太和一气之所成,都由天地这一父母所生而来,有着共同的本源,从而有着疾痛相感之仁。此仁即是性,即天道天德之在于人者,所谓“天地之率吾其性”,“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正蒙天道)仁道由通天道,明道并不反对。但在明道看来,横渠在论述天道时,多少侧重于从气上说,即使是天德在人之性,也不过是从气之清通之神相感处说,从而能够体万物而不遗,对此明道颇不赞成,如他说,“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卷十一)同时,对于横渠来说,他的整个理论构架为天、人分设,人必由穷神知化、存心养性的功夫,通过变化气质才能上达天德

5、,因而西铭之言仁,诚如唐君毅先生所说,“乃横渠学之结论而非其前提”。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北:学生书局,1990,第139页。而明道则不同,在他看来,天人本不二,根本不须别立一天,天道本体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直接体认,所以他在开示吕与叔时,便直接称“学者须先识仁”,直接从体认本体入手,即本体即是功夫,而不象横渠那样,以功夫去凑合本体,以至于非要在功夫之极至之后才可能体会到本体。就此而言,两者的功夫次第是正相反对的。在明道看来,所谓的“仁二即是天地生生之理:“天地之德日生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遗书卷十一)以“生”言“仁,本

6、是古训,明道显然也是继承了传统的这一观念。明道根据易传“乾元善长”之意来领会仁,从天地无所不生、涵容复载以见小己之生命与天地之大生命不容有二,此即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而仁无所不在之意。在明道看来,所以称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J (遗书卷二上)又“都自这里出去”(同上),因而可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同上)可见,对于明道来说,识得此理,则天地的大生命即是我一己的小生命,我一己的小生命也就是天地的大生命,我与天地之间也就实现了同体共贯,一气相连,这也是万物一体说应有的题中之义。因此,天地之间,一花一草,一虫一兽,无不可以体现出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秋日偶成

7、,文集卷三)所以明道称观鸡雏可以观仁,切脉可以体仁。(遗书卷三)。人与万物虽然都可以说是一体流行,但人物之间又不能没有分别,否则人将与物混同为一,这对于所有的道学家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而这种人与物的分别,在明道看来,就是“人则能推,物则气昏。”(遗书卷二上)这一“推”字的意味极为深长,明道心目中“仁”的全部内涵,实都可以由此而得到彰显。人没有不爱其生,而能将爱己之生而推及于人,进而推及于天地万物,这才是所谓的“仁在明道看来,人能推而物不能推,这就意味着只有人才能承担得了这一个“仁字,也只有人才能自觉到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理。明道在此不说圣人能推而是直接说人能推,也可以看出他甚深的用意。如果借

8、用孟子的话来说,这一个能推的“能”字,实际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本有的“良能”,这即是识仁篇中所说的“良知良能元不丧失”的意思。就这一点来说,仁作为天德生理,也就是人的本心性体。人或有不能实现此本心者,并不是人本身不能,而只为自私,将自家躯壳上头起意,故看得道理小了佗底。(遗书卷二上)对于人来说,人之所以为人,本应该尽己之仁,视天地为一身,视万物为四肢百体,而无有不爱之者。人如果不能这样,实在是自己看小了自己,将自己只视为一个生命的躯壳,从而混同于一物。物的特性在于“不能推”,也就是所谓的“气昏”,气昏则不通,不通即不仁,人物之辨就在这里。而对于人来说,如果不通不仁,就不是人的本有状态,只能说是一种

9、非自然的病态而已,明道举例说道:医书言手足疹癖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遗书卷二上)明道在这里用痛感相关来比喻仁,最为深切著明。人的四肢百体,本来为人身中息息相关、疾痛相感的一部分,一个具有正常生命的人,无有不能感受到这一点。但如果人患了瘦癖风顽之类的症状,“气已不贯”,则不但不能觉知到手足与人身疾痛相感,反而会认为和自己互不相干,所以医书称之为不仁。明道认

10、为,医书上的这一比喻,“最能体仁之名”。(遗书卷十一)手足在我,而疾痛不与知,正像是天地万物本是我的一体,而人不能推而爱之,“非不仁者而何? ”通过这一比喻,我们可以看出,仁之为仁,就在人与天地万物的感通无碍中向我们昭示了出来。而人之所以能与天地万物感通无碍,即在于人“能”“推仁与不仁,只在于人能否自觉到自己这一“能推”之本心,圣人之所以是“仁之至者”,“独能体是心而已”,这也即是明道所说的“得仁之体”之意,一旦识得此体,则何所不至,所以明道将仁作为全德之名,并且认为所谓“博施济众也只不过是仁之功用而已。识仁篇一文,原本是回答吕与叔扣问功夫而说的,因此,其中心主旨,也主要是在说工夫。吕与叔原为

11、横渠门下,尽管在横渠殁后又受学于程门,但同时守横渠学甚固,他以防检穷索为学,也是横渠工夫理论之体现。横渠之学,以变化气质为先,功夫下得极为艰苦卓绝,其具体表现即在防检穷索之上。但这样所下的功夫,事实上只是对人心的一种强制而已,未免有“苦心极力”之象,以至于横渠自己也承认“吾十五年学个恭且安不成”,明道则就此批评说:“可知是学不成,有多少病在”。(外书卷十二)正是为了对治这种功夫毛病,明道才提出“学者须先识仁”来开示吕与叔。“识仁”之“识”有体认之意,而仁”在明道那里具有本体的地位。因此,“识仁”,也就是体认本体的意思,识仁的功夫,也就是以体认本体为功夫。如果能在仁体流行之处当下识得此心此理,则

12、只需在此心地上下功夫,即“以诚敬存之,就不须要防检与穷索。所谓的“防检”,只是因为心有懈怠,但如果此心“纯亦不已”,“敬则无间断”,又何懈怠之有?又何须多此防检之功夫?所谓“穷索”,实因见理不明,但如果识得本心即是天理,又安待穷索!这种以本体属功夫,即本体即功夫,正是明道之学的血脉所在,亦是明道学对后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之一。这也就是说,“识仁不仅仅只是单纯地体认本体,体认本体本身就是一种功夫,这样,本体与功夫是二而一,“识得此理”与“诚敬存之”是二而一,如果一个人不能反身而诚,那只能说明他尚未识得本体,“则犹是二物有对”,从而只能够“以己合彼”,以功夫为凑合也。后来朱子不能认同此义,以为“识

13、仁”乃地位高者事,从而不把它收入近思录之中。朱子极反对“识仁”之类的说法,在知言疑义中说:“欲为仁,必先识仁之体,此语大可疑。”在答吴晦叔书第七中他又说:“大抵向来之说,皆是苦心极力要识仁字,故其说愈巧,而气象愈薄要之,须是力行久熟,实到此地方能知此意味。盖非可以想像臆度而知,亦不待想像臆度而知也。”(朱文公文集卷四二)朱子的批评表面上看虽然针对的是湖湘学者,但如果说他针对的明道也无不可。对于朱子来说,始终存在着在功夫上“识仁是怎么可能的”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在他看来,一般根器的人不经过一番功夫,根本达不到这一境界,反而只会悬空地想像臆度而已。而他之所以会如此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只是将“

14、仁”作为形而上的性与理,为不动的本体,“识”作为智之事,即一种理智上知识,从而“识仁”对于朱子来说就是要在理智上把握“仁之理是什么,这必须经由一番格物致知、下学上达的功夫,从而最终只能表现为功夫之后的效验,而不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下手的功夫。但对于明道来说,第一,仁是心体,或日本体,它是理、是性,同时也是易、是心,明道曾说,“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遗书卷五,未注明谁语,明道学案作明道语),这显然是在本体意义上说“心、所谓的“仁”,也就是这种“活”的“心”的体现,这一心性本体通过自身之流行彰显了自身。第二,“识仁之“识”字并不是一种理智上的认识,而是体认,即是在本体流行中来领会自身。在明道看来,

15、如果将仁作为一种智之对象,那反而是不识仁,所以孔子在论语通篇中不曾定义何为仁,只是告诉人们“为仁之方”,正是要使人自得之。就这一意义上说,体认本体就不必然只是一种功夫之后的效验,也不必然只是地位高者之事,对于一般根器的人来说,也完全可以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直接体认自己的本心性体,明道屡屡引用孔子“能近取譬”之说,其用意正在于此。对于明道来说,人们要体认本体,只在于“诚”“敬”二字,“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遗书卷二上)因为“道在己,不是与己各为一物,可跳身而入者也。”(遗书卷一)所以说“道之浩浩,何处下手?惟立诚才有可居之处”。(同上)这里所说的“道”,也即是明道识仁篇中所说的“此道与物无对”的“道”,是“识得此理”的“理”,其实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