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344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曾亦】心即性与心性不离栏目:学术研究发布时间:2015-06-06 22:31:57标签:曾亦作者简介:曾亦,男,西历1969年生,湖南新化人。曾任职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任I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经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5心研究员、上海儒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本体与工夫一湖湘学派研究(上海人民H08年),共和与君主一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髭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主编何谓普世?谁之价值?(华东师范大,2012 年)心即性与心性不离作者:曾亦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本体与工夫湖湘学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年出版)时间: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四月二十日癸丑耶稣2015年6月6日“心即性”与“心性不离”二说,其内涵完全不同。心与性为二,心只是一活动而已,自身并无法度,而须心外之别物以裁成之,心之活动方能合乎理义。故心、性正以其相离,故必须相合,否则,心之动只是冥行妄为,与动物之知觉运动无别矣。此朱子所以主张“心性不离”也。至于五峰之“心即性”则不然,性自己便能动,无须借性外之心而后动;心亦然,其所动莫非性也,而无须借心外之性而后性之。一 “好恶言性”与朱子对佛家“作用为性”的批评五峰有“好恶,性也”之说,由此以明“心即性”之旨,然朱子则根本上反对此说,而主张“心性不离”。语类卷五云:性犹

3、太极也,心犹阴阳也。太极只在阴阳之中,非能离阴阳也。然至论太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惟性与心亦然。所谓一而二,二而一也。此两个说著一个,则一个随到,元不可相离,亦自难与分别。舍心则无以见性,舍性又无以见心,故孟子言心性,每每相随说。仁义礼智是性,又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逊、是非之心”,更细思量。可见,朱子主张心与性二,然心与性亦非全不相涉,二者实不能离也。五峰与朱子论心性关系实有根本不同,盖心即性只是即心成性,即在心之发用处而见性之所在,而心性不离说则不然,以心、性俱是一物,心只是能动,只是一知觉而已,性则只是有理,却不能动。一个是能动的心,一个是不动的性,出乎性其情之故,性不能不动,

4、然须因心而后动。至于心之动,亦须有性为之轨则,否则与物之知觉运动有何异焉?如此,心性须是不离。然而,心性正是不离,故终有二也。朱子本其心性不离之旨,1故对五峰以好恶言性深致不足,以为如此便是撇开性说心,而心则是如物一般之知觉运动,与告子以生之自然言性无二,至于沦灭天理,与佛氏无二矣。朱子遂以此批评佛家之“作用为性”:“五峰云:好恶,性也。此说未是。胡氏兄弟既辟释氏,却说性无善恶,便似说得空了,却近释氏。但当云好善而恶恶,性也”谓:好恶,情也。”日:“只是好恶,却好恶个甚底? ”伯丰谓:只君子好恶以道,亦未稳。”日:“如此,道却在外,旋好恶之也。”(语类卷101)在朱子看来,五峰好恶,性也”之说

5、近乎释氏,盖此说以心说性,则性无善无恶,故与释氏同。然而,当五峰又说“君子好恶以道”,朱子又不许此说,以为不免以道为心外之别一物。其实,朱子说心不离性,多少亦堕此病,只是朱子不自省也。朱子又引程子门人郭子和论性,以证五峰好恶言性之说即是郭子和之以目视耳听言性,而与佛家作用是性”无异。语类卷101载:郭子和性论,与五峰相类。其言日:“目视耳听,性也。”此语非也。视明而听聪,乃性也。箕子分明说:“视日明,听日聪。”若以视听为性,与僧家作用是性”何异?五峰日:“好恶,性也。君子好恶以道,小人好恶以欲。君子小人者,天理人欲而已矣。”亦不是。盖好善恶恶,乃性也。据朱子言,“作用为性”本是佛家自己的说法:

6、释氏专以作用为性。如某国王问某尊者日:“如何是佛? ”日:“见性为佛。”日:“如何是性? ”日:“作用为性? ”日:“如何是作用? ”日云云。禅家又有偈者云:“当来尊者答国王时,国王何不问尊者云:未作用时,性在甚处? (语类卷126,释氏)2什么是“作用为性”呢?朱子云:作用是性,在目日见,在耳日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足,在足运奔,即告子“生之谓性”之说也。(同上)在朱子看来,“作用是性”即是以目见耳闻之类的知觉运动为性,与告子以生之自然为性殆无有异焉。那么,朱子为什么反对以生之自然言性呢?语类卷126上载有这样一段话:徐子融有“枯槁有性无性”之论。先生曰:“性只是理,有是物斯有是理。

7、子融错处是认心是性,正与佛氏相似。只是佛氏磨擦得这心极精细,如一块物事,剥了一重皮,又剥了一重皮,至剥到极尽无可剥处,所以磨弄得这心精光,它便认做性,殊不知此正圣人之所谓心。故上蔡云:佛氏所谓性,正圣人所谓心;佛氏所谓心,正圣人所谓意。心只是该得这理。佛氏元不曾识得这理一节,便认知觉运动做性。如视听言貌,圣人则视有视之理,听有听之理,言有言之理,动有动之理,思有思之理,如箕子所谓,明、听、从、恭、睿,是也。佛氏则只认那能视、能听、能言、能思、能动底,便是性。视明也得,不明也得;听聪也得,不聪也得;言从也得,不从也得;思睿也得,不睿也得,它都不管,横来竖来,它都认做性。它最怕人说这理字,都要除掉

8、了,此正告子,生之谓性之说也。”“性即理说,可以看做整个道学运动的理论前提,尤其是与佛家的基本主张相对立,即将现实生活,尤其是儒家主张的现实的纲常伦理当作人的内在要求。那么,不论是佛家的“作用为性”,还是告子的“生之谓性”,朱子都把它上升到否定“性即理”的高度。因此,在明道、伊川那里,还多少从“气质之性”的角度肯定了“生之谓性”,而朱子固然接受了“气质之性”这一概念,但对“生之谓性”说却加以反对。朱子的这种态度,我们必须从辟佛的立场才能得以理解。网因此,佛家虽言性,却说性空,可见其与儒家言性之根本不同。朱子又从“知性”的角度批评佛家之说:问:“圣门说知性,佛氏亦言知性,有以异乎? ”先生笑曰:

9、“也问得好。据公所见如何?试说看。”曰:“据友仁所见及佛氏之说者,此一性,在心所发为意,在目为见,在耳为闻,在口为议论,在手能持,在足运奔,所谓知性者,知此而已。”曰:“且据公所见而言。若如此见得,只是个无星之称,无寸之尺。若在圣门,则在心所发为意,须是诚始得;在目虽见,须是明始得;在耳虽闻,须是聪始得;在口谈论及在手在足之类,须是动之以礼始得。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如公所见及佛氏之说,只有物无则了,所以与圣门有差。况孟子所说知性者,乃是物格之谓。”(语类卷126,释氏)在朱子看来,佛家之性只是表现为知觉运动而已,因此,其“知性”也只是知得个知觉运动之心。朱子如此说,并非全然无见。盖佛家言空,不

10、独为破除世间对我、法的执著,而空亦复空,亦要破除对本体的执著。本体既不可把捉,则本体即总是在一流转变迁之中。而流转变迁不是言本体有一流转变迁,而是说,流转变迁即是本体也。佛家言诸法性空,不独是说世间万相乃如幻如梦,亦是说如此对空的道理的领会亦不可把捉。4后来,熊十力先生据此发明“体用不二”之旨,认为本体即是大用流行。其实,佛家言空未必与道学尽相斗氐悟,宋儒之异议只是在“性空”一说而已。5故朱子日:“在目虽见,须是明始得;在耳虽闻,须是聪始得;在口谈论及在手在足之类,须是动之以礼始得。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如公所见及佛氏之说,只有物无则了,所以与圣门有差。”人之所作所为,乃至一念之萌动,无不当以理

11、(礼)为轨则,故吾儒主张率性,实循理、复礼之谓也。因此,朱子“心性不离”之说,首先必须从辟佛的立场来加以理解。朱子又云:吾儒所养得是仁义礼智,他所养者只是视听言动。儒者则全体中自有许多道理,各自有分别,有是非,降衷秉彝,无不各具此理。他只见得个浑沦底物事,无分别,无是非,横底也是,坚底也是,直底也是,曲底也是,非理而视也是此性,以理而视也是此性。少间用处都差,所以七颠八倒,无有是处。吾儒则只是一个真底道理,他也说我这个是真实底道理,如云:惟此一事实,余一则非真。只是他说得一边,只认得那人心,无所谓道心,无所谓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所争处只在此。吾儒则自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以至至

12、诚尽人之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识得这道理无所不周,无所不遍。他也说:我这个无所不周,无所不遍。然眼前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上,便不能周遍了,更说甚周遍!他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云云,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至神鬼神仙农工商枝艺,都在在他性中。他说得来极阔,只是其实行不得。只是讳其所短,强如此笼罩去。他旧时瞿昙说得本不如此广阔,后来禅家自觉其陋,又翻转窠臼,只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语类卷126)对儒家来说,仁义礼智这些道理是非常真实的,相反,在儒家看来,佛家则视这些道理为虚幻。至于道心与人心之别,人心只是一知觉的心,无善无恶,即无轨则约束其心也;道心则不然,心须依仁义礼智之准则而发用。故佛氏言

13、心不言性,则此心即是人心,而吾儒言心又言性,则此心即是道心。可见,道学家之所以批评佛老之“心即性”,归根到底就是佛老的那种出世的立场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构成了威胁。对此,朱子说得甚是明白直截: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同上)此类说法,不仅在我们上面所引的朱子之语已颇有所见,并且在其他道学家那里也是屡见不鲜。道学所以辟异端,其根本的考虑正在于此。二“心以成性”与“心统性情”知言疑义载五峰语日: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日心而不日性,何也?日: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

14、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作,物从其类而瓜分,孰能一之?五峰此段承“好恶,性也”一语而来,盖欲以发明“心即性”之义也。何谓“心以成性”?此处关键字是“成”字,牟宗三先生以为作“形著”解。因此,“心以成性”即言性非心外之一理,而是在心之发用处体现或形著出来的那个样子,五峰言“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即发明此义也。对此,朱子以为可疑,而欲改作“心统性情”。朱子反对的理由亦是承其“心性不离”之说而来:熹按孟子“尽心”之意,正谓私意脱落,众理贯通,尽得此心无尽之体,而自其扩充,则可以即事即物,而无不尽其全体之用焉尔。但人虽能尽得此体,然存养不熟,而于事物之间一有所蔽,则或有不得尽其用者。故孟子既

15、言尽心知性,又言存心养性,盖欲此体常存,而即事即物,各用其极,无有不尽。夫以大学之序言之,则尽心知性者,致知格物之事;存心养性者,诚意正心之事;而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者,修身以下之事也。此其次序甚明,皆学者之事也。然程子尽心知性,不假存养,其唯圣人乎者?盖惟圣人则合下尽得此体,而用处自然无所不尽,中间更不须下存养充扩节次功夫。然程子之意,亦指夫始条理者而为言,非便以“尽心”二字就功用上说也。今观此书之言尽心,大抵皆就功用上说,又便以为圣人之事,窃疑未安。(知言疑义)关于朱子此段之义,大致有两层:第一层,“心以成性”与孟子言“尽心以知性”不同,五峰言“心以成性”只是发明“性体心用”的道理,性非心外之别一理,性必于心上而有见也,或者说,心之动处莫不是性也;6而孟子之“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