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施细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施细则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通知、省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若干措施(试行)、市委*市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实施细则(试行)和区委*市*区*街道党工委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我街道基层治理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细则。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坚持
2、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以“三晋强基”工程为引领,以健全乡村治理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奖惩体系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治理长效机制,发挥好党建引领把关定向、凝心聚力、支撑保障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主要目标。从2023年起,按照区委安排,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确保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基层治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形成权责明晰的责任体系、精准科学的考核体系、导向鲜明的奖惩体系;基层治理骨干队伍进一步建强,干部宗旨意识不断增强、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
3、制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二、高标准配置乡村治理骨干力量队伍(三)健全社区(村)党组织组织体系。根据社区(村)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大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建立党组织力度,依托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等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党组织,采取村与社区、社区(村)与企业、社区(村)与单位等共建方式建立功能型联合党组织,扩大党组织有形覆盖和工作有效覆盖。坚持社区(村)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建立社区(村)党组织定期听取各类组织工作报告制度,切实把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统一起来,把
4、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持续优化“带头人”队伍建设。以育强管好新一届社区(村)“两委”干部为重点,抓实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及时调整优化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加快储备社区(村)级后备力量,精心培养到社区(村)任职的大学毕业生,全力打造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队伍。进一步加大从优秀年轻社区(村)干部和人才中选拔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力度,届中调整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继续执行换届时年龄、学历等政策要求。落实好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和区基层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对不合格不胜任、群众意见大的依照有关程序予以调整,对兼任居(村)民委员会主任
5、、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依照有关法定程序予以罢免。街道党工委要明确专人和机构负责村党组织书记日常管理工作。(四)加强社区(村)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高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青年居民(农民)特别是致富能手、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力度,原则上每个社区(村)每2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每年新发展农村党员35以下的不低于50%o鼓励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夯实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组织动员社区(村)党员冲在一线,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全面加强社区(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党员
6、分类管理制度,建制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基层党员队伍。三、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五)建立分级培训制度。按照“全员、精准、有效”要求,街道党工委对包村干部、社区(村)“两委”干部、普通党员等进行专题培训,每季度不少于3天。街道党工委和社区(村)党组织每年深入摸清党员、群众培训需求,精准对接培训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六)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区乡党校一体化建设要求,按照“节约、共享、高效”的原则,完善“教师队伍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培训基地一体化、同步课堂一体化、培保障一体化”的区、街道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运用“*党校微课堂”、基层“点单”党校“送课”,“
7、书记讲给书记听”“三晋先锋”一体化平台等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突出实战实训I,推行“导师帮带制”,在街道辖区设立乡村治理实训基地,组织基层干部现场教学。建好用好街道党校,指导社区(村)办好居(村)民夜校。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培训基层干部时带头讲开班第一课,其他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授课。(七)提升培训实效。强化理论武装,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的思想,教育引导街道、社区(村)“两级”干部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增进与
8、人民群众的感情,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干部特点和需求,以乡村振兴、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平安建设、疫情防控和党建工作等为重点,实施入职培训、专题调训I、定期轮训等,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四、巩固拓展“全科网格”,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八)优化调整网格设置。依托社区(村)统一划分综合网格,综合考虑地域特征、人口规模、社区(村)复杂程度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划细划小网格。按照“全科网格”建设模式,组建“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的网格团队,实行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九)建强网格
9、党组织。根据社区(村实际情况)在网格内因地制宜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社区(村)内划分多个网格的,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由社区(村)党组织成员或社区(村)党员骨干担任。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党组织,健全“社区(村)党支部(党总支)一一网格党小组(党支部或村民小组)一一党员联系户”的社区(村)党组织体系。网格党组织在社区(村)党组织领导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通过党员亮身份、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等方式,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十)推进网格员队伍建设。推动社区(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社区(村)党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整合现有各类专
10、项工作人员,建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加强对网格员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十一)完善社区网格运行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区(村)要组织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走访,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处理矛盾问题。完善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的闭环工作机制。对网格员排查上报事项,社区(村)做好梳理汇总,街道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联系区相关职能部门承接。五、构建统一领导、各方协同、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十二)强化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业主委员会组建和
11、换届过程中加强人选把关,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推动符合条件的业主委员会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业主委员会根据业主大会授权决定大额维修资金使用、小区公共收益支出、公共设施完善等事项前,应主动向社区“两委”报告。对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可探索由社区“两委”指导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临时代行业主委员会部分职责。(十三)规范村改社区工作。对街道所辖的城中村和城边村,有序抓好从农村到城市的转改衔接。按照“先改制、后改居”原则,规范撤销村民委员会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条件和程序,严格建制调整工作方案报审,明确村级集体资产改制办法,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实现居企分开。及时组建村改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员,配齐配
12、强社区工作人员,推动党组织把工作重心由抓经济、抓发展向抓治理、抓服务转变,实现社区党建、管理和服务对原村民和外来居民全覆盖,加强居民间的交流融合。(十四)深化拓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在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各类志愿者、社区热心群众,组建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贴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岗位,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更多平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六、健全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十五)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围绕构建常态化管
13、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总结运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经验,针对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私挖滥采、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风险隐患,建立街道、社区(村)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建立社区(村)情台账。街道党工委每周至少分析研究1次,社区(村)党组织坚持即时报告制度。推动社区(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加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和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经常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特别是在关键节点、特殊时期随时研判,做到问题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乡村振兴良好环境。(十六)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围绕防范化解基层治理各类矛
14、盾风险,健全街道、社区(村)干部包联制度,实行工作捆绑、责任捆绑、奖惩捆绑。街道干部包联社区(村),社区(村)干部延伸包联网格,每人联系不少于10户群众,每周到社区(村)工作不少于2天,每月至少入户1次,努力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结合走村入户,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持续抓好*市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压茬推进行动方案的落实,不断整顿后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增加先进支部。(十七)健全清单报告公示制度。围绕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基层管理体制,组织编制村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并报区委组织部审定。清单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作为履职及考
15、核依据。建立街道职责准入制度,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将行政事务下放到街道、社区,未列入清单的事项,原则上不得交由社区(村)及其干部承担。(十八)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坚持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重点对“三资”管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惠民惠农政策落实、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落实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统一制定公开事项目录,统一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街道纪工委要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抽查、举报核查等方式,加大组织监督力度和频次。充分发挥居(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强化与街道纪工委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实现对社区(村)“两委
16、”成员监督全覆盖,重点加强对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居(村)民委员会主任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推行社区(村)干部参选、履职、辞职“三项承诺”,社区(村)干部出现承诺的辞职情形,应当按照有关程序辞去职务。落实基层治理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门举报电话、“曝光台”。七、规范组织考核考评(十九)开展先进社区(村)评比。街道党工委每年对村党建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4个等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社区(村),评定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推荐区委通报表扬,名额一般不超10%;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社区(村),推荐市委通报表扬。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社区(村),推荐省委通报表扬,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方面优先考虑。考核结果为“一般”及以下的,区委组织部约谈村党组织书记;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一般”及以下的,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免职,兼任居(村)委会主任的责令辞去职务。(二十)实行社区(村)党组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