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分级护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分级护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分级护理制度医院分级护理制度篇一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规定及临床护理要求,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等级。级别分为特级护理、I、II、In级护理,并作出统一标记,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显示。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严重,变化大,需随时观察及时进行抢救的病人;(2)各种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3)各种严重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五衰及气管切开的病人。2、护理要求:(1)入抢救室或监护室,设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医学教I育网搜集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作好
2、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水、电解质平衡。(3)认真细致地作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二、I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病危;(2)高热、昏迷、出血、五衰病人;(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及早产婴儿或新生儿。2、护理要求:(D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周密护理;(2)注意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三、II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
3、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3)普通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2、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坐起或在床边轻度活动。(2)注意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四、In级护理1、病情依据:(1)慢性病、新入院等待检查和手术者。(2)各种急性病及手术后处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3)能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者。2、护理要求:(1)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两次,掌握病人病情、思想情况。(2)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两次。(3)进行卫生宣教。医院分级护理制
4、度篇二分级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称分级护理。原则:临床医生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护士发现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时,有权向医生提出合理建议。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及重症监护的患者。(3)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5)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
5、者等。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根据患者情况备好相应床单位和急救物品,及时通知医生接诊。(2)安置患者,10-30分钟内连接监护设备,完成患者生命体征首次测量。(3)30-60分钟内完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侵入性操作等状况评估,根据医嘱有效建立和开放各种通路,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健康教育。(5)及时完成患者六洁。(6)根据对患者的评估,6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住院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专科评估。(2)根据医嘱,按时、正确实施治疗和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入量,并保持各管路通畅。(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
6、理和专科护理,如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实施安全措施。(5)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6)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安全护理措施到位。(8)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9)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尊重患者知情权。(10)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宣教。(11)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遵医嘱更
7、改相应护理级别。(2)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做好转出交接。(3)转出或死亡患者完成相应终末护理。(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各种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2)病情相对稳定,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3)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根据患者情况备好床单位,通知医生接诊。(2)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入院相应健康教育。(4)及时完成患者六洁情况。(5)病重(危)患者8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住院护理:(D根据医嘱30分钟内完成所需仪器的连接,开放有效通路,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2
8、)每小时巡视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对能下地活动的患者每周测量体重并记录。(3)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应由护理人员完成,六洁到位,安全措施到位。(4)保持管路通畅。(5)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6)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7)患者卧位舒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8)护理记录符合要求,每日记录1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遵医嘱更改相应护理级别。(2)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做好转出交接。(3)转出或死亡患者完成相应终末护理。(三)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相对稳定,需限制活动的患者。
9、(2)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3)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2.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备好床单位,通知医生接诊。(2)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入院相应健康教育。(4)及时完成患者六洁情况。住院护理:(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周为能下地活动的患者测量体重并记录。(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协助、督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护理。(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5)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6)患者床单位整洁,卧位舒适。(7)针对疾病协助功能锻炼。(8)护理记录符合要求,
10、每周记录2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9)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安全护理措施到位。(10)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遵医嘱更改相应护理级别。(2)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完成出院指导。(3)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四)三级护理1 .病情依据(1)生活完全能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能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2 .护理要点入院护理:(1)备好床单位,通知医生接诊。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入院相应健康教育。(4)及时完成患者六洁情况。住院护理:(D按常规为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周测量体重并记录。(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
11、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每3小时巡视患者,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精神状态。(4)指导患者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5)安全护理宣传到位。(6)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针对疾病进行功能锻炼。(8)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9)护理记录符合要求,每周记录1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10)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转归/出院护理:(1)书写护理相关文书,完成出院指导。(2)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医院分级护理制度篇三(一)特别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2)各种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器官移植;(3)各种严重外伤,如大面积烧伤等;2、
12、护理要求(D设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液体出入量并做好记录。(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诊疗安全。(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D病重、病危、各大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热、昏迷、肝功能衰竭、休克、极度衰竭者;(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病人、早产婴儿;2、护理要求(1)严格卧床休息,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注意心理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13、;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三)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3 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2、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病情许可,可在床上坐起;(2)注意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3)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4)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四)三级护理1、病情依据(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病人、正常孕妇等;(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者。2、护理要求(1)按常规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掌握病人的病情、心理状况;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34次;(3)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4)进行卫生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