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单元教学及生命教育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单元教学及生命教育公开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许多选文都是优质的生命教育素材和资源,众多的语文教师依托教材,以渗透教学或专题研究的方式不断开展生命教育的尝试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经验。可在众多的研究中,真正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戏剧单元教学的研究或教学实践实属罕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戏剧单元教学与生命教育融合的“真空”。那么,能否结合戏剧单元教学内容开展生命教育呢?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戏剧教育能够给人带来视听的享受、审美的熏陶与道德的教育。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围绕“良知与悲悯”人文主题,选编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经典戏剧的精华片段,融合古今,贯穿中西。在该单元的学习中,
2、学生不仅要熟悉戏剧文学体裁,理解作品人物、情节、语言,把握戏剧冲突,更要品味悲剧意蕴,理解人类的悲悯情怀和高尚品质。窦娥的冤死、哈姆莱特的复仇、周公馆众人的崩溃与瓦解,都会在学生心中引发心灵的震撼,同时也会触发读者观众内心深处的思索:这样的悲剧如何生成,悲剧的结局是否必然,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人的生死是否具有相同的意义,他们面对生与死做出了怎样的抉择这一次次拷问,就是一次次“感知一理解一反思一感知”的过程,就是对生命过程的体悟。生命教育不能没有对死亡的理解,死亡之中也有正向的生命意义,学生也必然会联系当下,关联自我去思考生死问题。戏剧教学,一样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中人物的内心,启迪学生品
3、悟人生哲理,透过“生存不易”去读懂生命之美,引导学生生发对青春的憧憬、对生命的珍惜,这一过程与“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素养要求不谋而合。一、充分解读戏剧资源,融合生命教育三层次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意义治疗学理论中提出,人类的生命涵盖身体、心理、精神性或意义三个层面,其中丰富的生命意义教育内容与建构的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者开展生命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而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中,也可以围绕不同的生命意义厘清生命教育三层次。(一)生命体认,回归生命本质生命教育首先要教学生“何以为生”。语文教师要将解读教材内容与设计教学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促使学生学会认识生命、爱护生命、珍
4、视生命。戏剧单元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把握戏剧冲突,感悟人物内心,启迪学生领悟生命哲理。可以利用课前开展完整的戏剧剧本阅读,提高学生对戏剧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推动语文与生命教育的融合发展。例如,在窦娥冤戏剧剧本的阅读中,学生可以围绕窦娥的生命历程思考“生命对于窦娥意味着什么”,进而思考“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窦娥这样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她最初的生命意识并不强烈,自幼被父亲以抵债的形式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丈夫去世后和婆婆相依为命,戏剧中呈现出的是她对生活的逆来顺受,是接受和承担,看似平静如水的生命正是人的最本能状态。但生命又不可能一成不变,从张驴儿父子
5、进门,窦娥的生命里开始有了反抗与挣扎,直到后来被诬陷,她将一个悲苦的女子面对苦难的坚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一切源于她对生命的珍视。直到后来为了婆婆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命,但她依旧选择以埋怨天地、质疑夭地、责骂夭地的反常举动誓死捍卫生的权利,表达生而不得的怨念,三桩誓愿又体现出她对自己生命结束后的告慰。没有人的生命可以被随便践踏,哪怕无能为力,也要证明生命的意义,这才是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人人皆知“生命诚可贵”。然而,生命的存在方式不仅仅指生物本能,更是一个集思想、意识、精神为一体的鲜活的综合体。人不仅要活,更要好好地活,活出尊严,活出价值,在延续生命的长度同
6、时,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才是生命在场的重要表现。(二)生命感悟,理性审视生命在戏剧教学过程中,学与思总是相伴而行,戏剧单元有其他语文教学单元所不具备的实践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命假设”,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从而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场景,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性思考生命意义,形成积极的生命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雷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任务,题目为“鲁侍萍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求学生自己探寻鲁侍萍的人生轨迹,把她重要的生命节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合作小组形成了下图:四凤走不能离周萍见不能认T平捋求生卜再次求比I图1警侍萍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对图1的解读过程中,学
7、生谈到鲁侍萍这个人物面临的数次矛盾与抉择,她有过万念俱灰,主动赴死的时候,被救之后,命运辗转,三十年后她又一次陷入了痛苦之中。命运似乎从没有眷顾过这样一个卑微的女子,当两代的恩怨产生交集之时,她却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在不幸中选择一条艰难的求生之路,这是三十年时间经岁月沉淀的理性光辉在鲁侍萍身上的体现,是一个女人成为一个母亲之后历经生活磨折之后心理的成熟。求死是当时被情所伤的感性冲击,求生是心理成熟的理性回归,唯有理性面对生命旅程中的挫折与不幸,才能体味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生正是设身处地地站在角色的角度一步步摸索、思考,才能细致地体会到人物思想的精髓,感悟人物命运的波澜。()生命践行,感悟生命意
8、义姚全兴提出的“生命道德教育”认为:生命道德教育就是人们对生命意识和生命状态的关注,对生命力和生命之美的关注,对生命的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这一理论体现在高中生生命教育目标中,就是在生命教育中着眼于青少年整体人生的塑造,帮助他们探索与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有限性,懂得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就是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的生命教育。在我国古代儒家生命哲学文化思想范畴内,“人”的极高地位体现在“孝本位”思想之中,珍惜生命和孝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儒家又强调虽然生命珍贵,但在某些必要情况下需要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做到“舍生取义”,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儒家“仁
9、义”“孝”等道德准则。为了体会这一点,教学窦娥冤过程中,教师引导班级学生就“窦娥该不该为了蔡婆婆而死?”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双方学生各自陈述理由,围绕亲缘关系、生活状态、灾难起因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辩题没有最终的标准答案,但所有学生都从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窦娥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所展现出的高贵品质,对于“孝”的道德要求有了深刻的体会,进而联系自己,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孝”的践行,也会自然而然地联系时代的需求,由孝亲提升为爱国,涵养家国情怀,进一步提升了精神境界。二、关注多元教学活动,探索生命教育新策语文课堂是自由灵动、多元立体的,这一点正契合了生命教育的独特气质,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融入教学
10、活动实践,构建一种具备启发和唤醒功能的生成课堂,戏剧单元教学的独特呈现方式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绝佳条件。(一)“察言观色”,寻找生命信息教材选编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生学习阅读理解这些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与历史与文明交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进行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合作探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历练。戏剧单元的内容又有其独特性,人物语言、舞台提示、背景介绍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能暗示人物命运。学习雷雨时,有学生就其中两个重要人物一一鲁侍萍和繁漪进行了比较。指出这样两个细节:繁漪看着药对四凤说:“这些年喝这种苦药
11、,我大概是喝够了。”简单的一句话,繁漪带着幽怨说出来,潜台词充分地展现出她对生活所有的不满意,这份怨念根植于心,即使她知道不可能获得自己心中的爱情,她也竭尽全力反抗、挣扎,不惜毁灭他人的幸福,让自己变得“可怕”。同样是面对生活重压的女人,繁漪和侍萍都不得不承受着生活的折磨,对自己命运的把握截然不同:繁漪用自己的决绝回报生活的“恶”,最终两败俱伤,将可怜与可悲相融合;鲁侍萍用善良期待命运的施舍,结局也痛苦不堪,但留给他人的是钦佩和叹惋,两个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不一般。正是在这样的品析中,学生对于“如何生存”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诠释。(二)改编剧本,反思向死而生针对戏剧单元教学,我们设计了真实的任务情境
12、,要求学生排演本单元三部戏剧,参加学校戏剧文化节展演。学生自行分组排演,可以对戏剧内容进行改编。最终演出的时候,全班四个剧组只有一组成功改编,另外三组都曾试图对剧本进行改编,可改编后的排演非常艰难,只能回归原来的剧本。窦娥冤剧组进行了改编,编剧阅读了明代叶宪祖的金锁记,受其启发,将窦娥三桩誓愿之后的死亡结局加以改编,“天降大雪使提刑官大为惊骇,故令刀下留人,恰巧窦天章随后到任,重审冤案,窦娥平反,恶人正法,父女相聚”。对于这样的改编,同学们议论纷纷。饰演窦娥的同学:为了演好窦娥,我将全剧反复观看了十余遍。虽然我尊重改编同学的意见进行演出,但我感觉演得不过瘾,总有些情感没有表达出来,我更希望窦娥
13、最后的结局不要改变,也正因为我有生与死两种不同结局的演出体验,更能感觉大团圆的结局改变了原本悲剧的力量,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窦娥的“死”价值不可估量。观众:看了他们改编的内容,我感觉心情没有那么沉重了,毕竟窦娥的冤屈让人揪心。可是如果窦娥的命运被改编,那么她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她的“死”是对现实的控诉,是惊雷,是暴雨,是利剑,划破黑暗,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光明。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表示改编后的窦娥冤无论是悲剧力量还是情感力量都有所削弱,正是这样向死而生的反思也让学生开始真正明白“舍生取义”的重要意义。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只有死亡的事实才
14、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三)反复排演,读懂生死抉择戏剧节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让语文课呈现出独特的风姿。对于这三部戏剧的排演,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虽然从接受任务到上台表演仅仅有两周的时间,但几乎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演出后更是引发了学校戏剧表演的热潮。这次活动也让教师深刻感受到,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便于学生参与其中,直观真切地感受生命的价值,反思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表演后,同学们各抒己见。饰演哈姆莱特的
15、同学:刚开始,我对这个人物不太能理解,他大段独白让我很痛苦,语言晦涩难懂。我只能一遍遍去试,开始几遍,我说出的话丝毫没有哈姆莱特的影子,可排了几十遍后,我突然意识到他的悲哀和绝望。作为王子,父皇的突然死去,母亲的迅速改嫁,令他绝望,向往死亡,可一旦真相显露,他被委以复仇的重任,又让他求死不能。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作为国王的叔父,更是一个异常强大的封建势力。装疯的哈姆莱特心里已经有了“疯”的真实感受,那一种不被人所理解的绝望,绝望中疯狂,背负责任枷锁的凌乱,复仇的怒火燃尽了他逃避的懦弱,如果没有抗争,死也不得其所。舞台上的我,忽然就感觉自己就是哈姆莱特,我的复仇与其说是死亡的号角,不如说是生的
16、涅槃。扮演周朴园的同学:周家最后的结局是很惨的,但我觉得最绝望的是周朴园。为了维持自己的家庭尊严,维持一个家族的荣耀,他不惜泯灭人性,看似得到了财富和权势,却失去了为人夫、为人父,甚至是作为人的基本良知。一遍遍地演,我对他开始是恨,后来是不屑,甚至觉得他非常可怜,最终发现他活得毫无意义,他苦心经营的一切都瞬间瓦解,这样的人活着也如行尸走肉一般。生命教育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特殊教育形式,既关切今日生命之存在,又涉及明日生命之发展。戏剧单元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呈现出对生命的全面观照,更能适应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形态。参考文献:1王爱琴.高扬生命关怀之风帆:浅析高中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口.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3):48.2宋国红.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口.新智慧,2019(15):40.3马耀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