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扬州市“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人的生命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健康产业是全社会为人全生命周期从事健康服务提供、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集合,包括健康制造与健康服务,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健康产业链条长,吸纳就业能力强,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后疫情时期,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投资健康,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对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健康中国扬州样板的重要支撑。根据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2、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省“十四五”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发展基础扬州大健康产业发展起步早,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药、医、养、食、健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美丽健康(高端日化)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显现,医疗、康养、休息旅游等健康服务业逐渐发展壮大。1 .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形成了以高校院所为依托、龙头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成江苏省心血管系列新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转基因制药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研发机构和农禽传染病学重点实验室。“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药品生产企
3、业34家,其中上市企业2家,实现年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其中以国家级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为代表的生物健康产业规模每年增长超30%o2 .医疗器械产业初具规模。主要集中于医用医疗器械、家用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等环节。广陵区牵头成立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头桥医械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名单,是全国医械耗材四大集散地之一。集聚了医疗器械企业超350家,现有国家高企12家,企业技术中心28家,省级品牌12件,年销售40亿元以上,产品涵盖一、二、三类医疗器械,麻醉耗材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0%o3 .美丽健康产业特色鲜明。主要产业有化妆品、口腔护理、高端洗护和酒店日用品。化妆品产业拥有中
4、华老字号“谢馥春”、完美日化等专业生产企业70多家,企业数居江苏省第2。口腔护理用品产业中牙刷年产75亿支,占国内市场80%以上,牙刷出口90%以上;高端洗护产业中酒店日用品产业,占国内市场65%以上,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杭集高新区集聚了高露洁、安泰士、完美、两面针、山鹰、扬大联环基因生物、三笑、琼华、五爱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牙刷之都”、“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形成了产业高度集聚、配套高度完善、品牌特色彰显的产业集聚区。4 .体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全市有1400多家体育类企业,江都小纪、武坚两镇是全省有名的体育用品之乡,拥有杰威、亚力亚、侨星等一批江苏省著名商标、扬
5、州市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杨寿甘泉-西湖”片区形成体育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拥有江苏省阿珂姆野营用品有限公司、久扬渔具有限公司、扬州赛乐服饰等一批企业。体育产业总规模超214亿元。5 .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健全。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64个,拥有病床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1万人,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建成使用,1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89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护士数2.81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稳步增长,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1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3%o0全市已实现县域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6 .卫生健
6、康管理不断完善。深入学校、企业、机关、社区、农村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服务“五进”活动,“十三五”期间组织健康科普大巡演27场,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2%o全市家庭医生签约首诊包人数达28万人,签约率达17.4%。,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应签尽签,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全面建成扬州市统一预约挂号系统,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并与江苏省挂号网、南京都市圈预约诊疗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医疗机构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方便健康档案的随时调阅和利用。7 .体育健身服务水平提升。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和9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
7、,各县(市、区)均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宋夹城健康休闲产业集聚区和李宁运动休闲体育产业集聚区创成首批长三角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实施农村健身设施提质工程,30个乡镇建成内含5个运动项目的室内全民健身中心,959个村建成村体育活动室,全市乡镇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村体育活动室实现全覆盖。8 .美食养生生活享誉内外。荣获“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维扬菜”闻名海内外,是健康服务业中的重要餐饮要素。以足底保健为代表、延伸至沐浴、中医推拿、针灸、中医治未病等生活保健产业已在国内外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制定中国首部沐浴行业标准扬州沐浴服务规范,陆琴脚艺、富侨保健等品牌在国
8、内连锁发展,中国中医药养生(扬州)示范基地等一批健康养生服务业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9 .养老康养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93个颐养示范社区,6个街道养老综合体,17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713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个中心厨房,473个社区助餐点,基本构建起以颐养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10分钟养老服务圈”。荣获长三角地区首座中国温泉之城称号。蜀冈-瘦西湖旅游度假区、凤凰岛生态度假区、瓜洲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古城休闲旅游区、枣林湾生态休闲集聚区,月塘康养小镇等休闲康养旅游聚集区发展迅速。扬州市的大健康产业在迅速成长的同时,依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
9、小,龙头企业少。企业总体上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和研发投入不足,总体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产品以化学原料药、化学药、中低端医疗器械、家用医疗器械耗材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高端影像设备、新型便携式诊疗设备等高新产品,新药研发力度小,缺乏整体核心竞争力;文旅资源和生态资源没有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够均衡。专科医院以及社会办医院相对较少,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相对不足与缺乏,难以有效满足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产生的健康服务需求。三是要素供给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缺乏。资本市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市场运作尚未成熟,融资方式单一
10、。社会资本在医疗服务和健康养老领域比例偏低。(二)发展机遇1 .产业发展和区域协同政策带来新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政策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大健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使扬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政策机遇更加突出,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合作更加紧密。2 .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催生健康新需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2023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18.84万人,占总人口数26%,人口老龄化加剧给老人照护带来巨大压力,也为大健康产业
11、发展带来新动力。家庭医疗产品、老年医疗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养生旅游等与老龄化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3 .技术进步和供给模式创新带来新生机。技术创新拓展新空间。21世纪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基因工程、分子诊断、干细胞治疗、3D打印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催生了远程诊断、智慧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和新模式,极大的拓展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
12、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江苏、视察扬州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好我市“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冻亚文化之都,等金字招牌挖掘发挥我市独特生态、区位、资源、文化等潜能,以产业项目聚集融合为引领,以互联智慧大数据为平台,有效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健康产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构建具有扬州特色和优势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好发展好,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二)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加强
13、政府在政策制定、标准建设、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扩大政府购买范围和力度,引导大健康产业规范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大健康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健康产业领域。2,创新引领,特色发展。推动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突出产业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力争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美丽健康、休闲康养等重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创新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3 .立足民生,融合发展。以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为着眼点,构建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以
14、医疗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向两端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运动、健康+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生产的有机融合,以及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医、养、健、智”四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4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融合重大历史性机遇,加强区域协作、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我市吸附功能,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吸引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向扬州集聚,吸引重大健康产业项目在扬州落地,构建开放共赢的健康产业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以满足人民大健康需求为目标,立足我市优势
15、领域,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国内领先的健康产业基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健康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研发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设国内一流的健康产业名城。依托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以大健康产业作为发展方向,打造“医、药、健、养”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引进高质量健康产业与健康服务项目,全面提升健康制造及健康服务水平,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健康产业名城。打造长三角健康养老休闲基地。充分发挥扬州优质生态资源,建设集“文化、养生、健身、休闲、医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康养基地,
16、大力发展休闲养生、疗养康复、健康养老等健康服务业,将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知名的养老休闲基地。三、重点任务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焦医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领域,建立体系完整、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努力将大健康产业打造为扬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提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优化空间布局集聚发展。重点发展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装备为特征的新型医药、生物医药和以生物农业、生物工业、生物环保为主的生物产业,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重点发展化学技术药、生物药、现代中药等医药成品,加快新药开发、新品研制和产品质量提升,建设高端治疗及医疗产业中心。各县(市、区入功能区立足自身实际,突出错位发展、创新发展,发展与康养相结合的高端文旅产品、保健食品、远程医疗等,形成扬州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2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生物医药产业重大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