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淮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黄淮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2019年5月1618日,由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和黄淮学院承办的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召开。这是从2014年至今黄淮学院第六次承办该论坛,也是教育部和社会各界对黄淮学院近年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转型发展成效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综合改革,但“产教融合如何落地生根”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黄淮学院作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试点院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项目院校,近年一直探索“产教融合如何落地生根”的有效机制,着力构筑产教融合、
2、协同创新的办学格局,对全国和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建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校企合作创新内部治理机制。近年,为有效破解“高校专业同质化”和“人才供给同质化”双重难题,学校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写进黄淮学院章程,进一步明确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新路径。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合作发展对象,先后与20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不断完善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形成了政、行、校、企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和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校企互动的专业建设机制。学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
3、发展办专业,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停招了13个与区域产业结合不紧密、就业形势不好的本科专业,增设了21个与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并重点建设了6大特色专业集群,提升人才供给的吻合度、精准度和有效度。目前,学校应用型专业已占到专业总数的86%。校企合作共建新型二级学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了6个行业二级学院,组建了由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推进“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质量、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展
4、研发、共同组建基地;实现“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破解“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的难题,学校根据区域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现实,确定了“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战略措施。近年,学校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订。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学校邀请行业企业全程深度参与,将企业元素和职业标准融入培养方案之中,把校企“双主体”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四位一体”的“模块+平台”应用型课程体系,着力强化学生创新实
5、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推进“课堂教学革命”。为克服教材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固化等顽疾,近年,学校以“一师一金课”为抓手,每年确定50门左右的主干课程作为教学范式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教学内容改革,及时嵌入行业企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把教学内容融入设计或生产过程,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改革,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重点,全面引入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翻转课堂”等教擘方式方法,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应用型培养特色,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近年,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创新
6、创业学院、创新孵化中心,组建专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团,打造“1+N”创客空间集群;同时,构建以“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年来,学校培养了师生创业先进典型和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70多个,2个公司已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挂牌上市;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300余项,10多个项目荣获全国赛事一等奖和河南省赛事特等奖,10余名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学校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校地互动全方位
7、发挥高校服务职能。学校主动树立“亲近地方政府、亲近地方企业”的“双亲”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地方高校人才服务、科技服务、资源服务、智库服务、文化服务“五位一体”新型高校服务模式,把提高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近年,学校围绕驻马店市与黄淮学院命运共同体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突出横向科研导向;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应用教学导向;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突出服务社会导向。截至目前,学校初步融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与地方30余家企业共建了28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集成服务中心,校企合作完成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152项,实现成果转化121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余项,与企业共同
8、申报并授权国家专利200多项。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协同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有效破解“校地两张皮”和“校企两张皮”双重难题,近几年,学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共建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创新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等11个产教融合平台以及23个省市级协同创新中心;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驻马店市政府等部门合作成立了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企业家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资源,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高校双主体的新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命运共同体,有力助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9、。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围绕专业、学业、创业、职业和企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场”、文化创意一条街以及229个校内外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人才培养双导师制”和“学生项目化教学接近行业企业技术、学生毕业设计接近产业前沿技术”的“双导师和双接近”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缩短“高校专业学习”与“行业技术需求”之间的距离,在每年提供近3000个实习实训岗位的同时,也打通了企业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留住人才的渠道,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平台。为服务国家和我省“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近年,学校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全方位引进国(境)外应用型的师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优质特色教育资源,合作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万余名,千余名学生出国留学。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本专科项目达到12个,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余人。同时,借助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这一高端平台,学校加入了中美“双百计划”、中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项目,实施了斯旺西大学-黄淮学院国际研究所、黄淮迈索尔国际软件工程学院等国际合作项目,形成了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国际化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