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课堂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犯罪》课堂习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预防犯罪课堂习题选择题,每题6分2023年2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了首批十个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都是检察机关刚刚办理的案件,且属于疫情防控期间常见易发的案件类型。这些案件的行为触犯了()A.刑法IB.民法典C.行政法规D.治安管理处罚法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常某的行为属于()A.一般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刘某因把“捡到的价值2万元的小提琴据为己有,被人民法院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且数额巨大,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2、四个月。刘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山饰纤系)D.一般违法行为刘某因散布“甲醇泡海鱼”谣言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并罚款五百元;王某因与朋友发生口角,把对方打成重伤,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他们行为的共同点是()A.都是违法行为7B.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都是犯罪行为D.都受到了刑罚的处罚据未成年人犯罪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这说明()A. 一般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刑罚处罚B.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C.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I1UiTQ6.下面漫画说明()A.违法犯罪都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B.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受到刑罚处罚C.有了不良行为,一定会走向犯罪D.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优需父)无数事实表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与“防微杜渐”蕴含道理一致的是()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I为了买网络游戏装备,17岁的小林和“战友”将黑手伸向了铁路通信电缆线,虽然只分得赃款40余元,却被法院以破坏交通设施罪依法判处有期徒
4、刑一年,缓刑一年。小林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损害了国家利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A.7. Ic.OD.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正在探讨犯罪的基本特征,大家的发言非常积极踊跃。下列发言中,你认为正确的是()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属于刑事违法犯罪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A.B.C.D.小明原来成绩优秀,但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在黑网吧结识了一些“朋友”,学会了抽烟。一次,有个朋友拿出几支“特别”的香烟,说抽了会很舒服。小明禁不住诱惑吸了几口,逐渐染上了毒瘾。为筹集毒资,在家人拒绝给钱后小明加入了那个给他提供毒品的团伙,成为团伙中最年轻的毒贩,后来受到法律的制裁。小明的案
5、例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明辨是非、自觉守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拒绝诱惑、防微杜渐单选题A.(B.(2X)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进入营业性网吧吸食、注射毒品单选题A.B.(UC.D.9.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对于涉嫌犯罪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材料启示未成年人应()树立维权意识打击违法活动远离犯罪行为增强法治观念A.(2)B.(
6、DC.D.II10.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A.民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刑法,D.宪法14 .某男子为2元车费在公交车上抢夺方向盘、殴打司机,获刑三年零六个月。该男子行为的本质特征是()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应受刑罚处罚D.触犯了刑法15 .犯罪的法律标志是()A.违反刑事法律B.具有主观恶意C.造成严重后果D.法官独立裁决16 .某市涉黑犯罪团伙,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如下:团伙头目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处罚金10万元,团伙骨干成员判处有期徒刑10年至5年,其他成员判处有期徒刑3年及以下。这说明,刑罚分为()A.主刑和附加刑确答案)B.主刑C.附加刑D.有期徒刑和罚金17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这启示我们()A.一般违法行为必然会演变成犯罪B.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不要紧C.不良行为只要不被发现,就没有关系D.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