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症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增生症诊疗常规.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乳腺增生症诊疗常规1、概念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本质上是由于乳腺上皮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2、危险因素乳腺增生症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致病原因主要内分泌功能紊乱。1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2 .乳腺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参差不齐。3.催乳素升高,影响乳腺生长、发育和泌乳功能,同时影响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功能。因此,任何导致性激素或其受体改变的因素均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症的患病风险,如年龄、月经史、孕育史、哺乳史、服避孕药史及饮食结构,以及社会
2、心理因素等。3、临床表现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疾病早期病人主诉的疼痛可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而乳腺囊性增生病者常为定位明确的非周期性疼痛。乳腺结节状态包括颗粒状结节、条索状结节以及局限性或弥漫性腺体增厚等,结节常为多个,可累及双侧乳腺,亦可单发。肿块一般较小,形状不一,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而增大、缩小或变硬、变软。伴乳头溢液者占3.6%20.0%,常为淡黄色、无色或乳白色浆液,血性溢液少见。4、辅助检查(1)乳腺超声检查:对腺体丰富且年龄35岁的病人,首选彩超检查。超声检查对致密腺体中的结节和囊、实性肿物的分辨率远优于乳腺X线检查。(2
3、)乳腺X线检查: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比拟的。(3)乳管镜、乳管造影检查:针对乳头溢液的病人,可行乳管镜或乳管造影并结合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4)乳腺磁共振(MRI)可作为对乳腺增生症进行定性并分型的辅助检查。(5)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5、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尤其是病理学检查,并除外相关疾病后才能做出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应对病人进行适宜的影像学检查和对可疑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1)乳腺疼痛乳腺增生症为真性乳腺疼痛,多为非周期性乳腺疼痛,疼痛强度轻重各异,常伴有影像学上结节或囊
4、肿样改变。需要与疾病或症状相鉴别。D乳痛症多为周期性疼痛,少数为非周期疼痛,疼痛呈弥漫性钝痛或局限性刺痛,触动或颠簸时加重,有时向双上肢放射。临床检查乳腺腺体弥漫性增厚(也可无增厚),无明显可触及的肿块或结节,也可有结节感,但影像学检查并无囊肿或结节。2)胸壁疼痛多为单侧,可分为两类(1)Tietze综合征(肋软骨非感染性炎症):疼痛来源于肋软骨,位于乳腺内象限,按压病变肋软骨时疼痛加重,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改变。(2)侧胸壁疼痛:最常发生在腋前线,与前锯肌起源区域相关。3)其他原因引起的乳腺疼痛胆结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颈椎放射痛和心绞痛也可引起乳腺牵涉痛,这类病人通常疼痛有诱因,且常伴有原发
5、病。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地高辛、嚷嗪类利尿剂等也会引起乳腺的疼痛。4)其他原因引起的乳腺真性疼痛乳腺脓肿引起的疼痛多伴随着炎性症状,疼痛较剧烈,病变呈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脓肿形成后可触及明显的波动感,可伴体温升高,疼痛无规律,与月经周期无关。(2)乳腺肿块或囊肿乳腺增生症的肿块多为双侧多发,亦可单发,肿块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生长缓慢,其性状可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可伴有乳腺疼痛。1)乳腺纤维腺瘤肿块多为单侧单发,亦有多发者,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较韧,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无乳腺胀痛及触痛。发病年龄多W30岁,以2025岁最多见。2)
6、乳腺癌肿块多为单侧单发,多为无痛性肿物,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具有侵袭性。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生长迅速,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BbRADS分类多为4C或5类。6、治疗充分的个体化心理及药物干预,结合必要的活检及适当的手术切除是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模式。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类型予以分别对待。(1)对于伴随轻至中度疼痛者以心理疏导及改变生活习惯为主: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的心情;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亦可调节内分泌失调,减轻乳腺的胀痛。此外,合理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包括少吃油炸食品
7、、动物脂肪、甜食等,宜多吃蔬菜水果类及粗粮等食品。(2)对于持续性存在的严重乳腺疼痛病人,可予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目前中医界公认,“乳癖”即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症”。其基本病基是肝脾失调,气滞痰凝。从经脉循行看,本病在胃经,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治疗上采用肝肾并治,疏肝补肾之法,但须注意,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学改变,不能起到根治作用。乳腺增生症病变多弥漫,局部手术切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该病本身并无手术治疗的指征,外科干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漏诊、误诊乳腺癌,或切除可疑病变。外科干预指征:年龄大于35岁,母亲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且乳房肿块经各种治疗未见明显缩小。原有的增
8、生性乳房肿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原有的乳腺增生症在观察、治疗过程中,症状有所加重,影像学检查及活检结果与上次检查相比,病变有进展,提示有恶变可能。乳腺增生患者经活检证实为不典型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增生性病变,这就属于乳腺癌高危因素,应做增生肿块切除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必要时,可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当病人伴有非典型增生时,应成为临床预防的重点。主要有3种预防方法:密切随访、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7、恶变倾向不同病理学表现的乳腺增生症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也不相同。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1%5%,只有活检证实为非典型增生时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才会明显增加。但约有80%的非典型增生病人终生都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目前非典型导管增生及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病)被视为乳腺癌前病变。8、总结乳腺增生症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远期预后复杂多样,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类或一组疾病的集合。因其继发或伴发乳腺癌的客观风险,应予辩证、客观、理性地看待,在充分的查体及影像学评估结合必要的病理学评价基础上进行分类诊疗是乳腺增生的优选应对策略。在临床、影像及病理的多学科协作基础上,合理的筛选需要干预特别是外科干预的病人应是乳腺增生规范化诊疗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