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专项行动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工作专项行动汇报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团结稳区、生态立区、口岸强区、旅游兴区“四大发展战略”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等方面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务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一、推动人才向基层集聚*统筹农技、医疗、教育等人才资源,实施“三项行动”,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有效缓解基层人才紧缺问题。实施农技人才助农行动。制定农技人才认定管理办法,以个人申报、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的方式,重点围绕种植能手、民间名医、戏曲传承人、农田水利工匠等人群开展农技人才认定工作;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实施需求,整合农业生产补助项目、贷款贴息、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在土地整治、小型
2、水利、道路设施建设等方面,向乡土人才倾斜,吸引农技人才、乡土人才扎根基层。采取村组点单、组织接单、部门派单方式,从区县乡三级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选派330名农业科技人才全覆盖包联乡镇村组,推进人才向“三农”一线集聚。实施医疗人才惠民行动。在医学类招考岗位设置上,优先向基层一线倾斜,通过定向招录、灵活聘用等方式,改善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开展送医下基层、周末义诊等惠民活动,利用“世界肾脏日”“全国爱肝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及双休日等时机,从区县医疗机构抽调全科和专科医生,到村、社区卫生站(室)坐诊、带徒,举办专业技术讲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实施教育人才轮岗行动。制定
3、*区教育系统人才交流轮岗管理办法,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集团管理、对口支援等方式,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均实行交流轮岗,每学年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教师总数10%。截至目前,共交流轮岗到基层100余人。二、激活发展“智力引擎”*聚焦产业、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需求,广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更加紧密、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推动各类人才尽显其能、发挥作用。一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着眼天莱牧业、精杞神枸杞、*等24家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对口援*省市支持,开展“湖北院士专家*行”活动,邀请中科院院士*等23名专家,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支持
4、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立2个院士专家联络站,院士专家与联系企业签订8个合作协议,通过人才中介、大数据平台,吸纳高层次科技人才70余名,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搭建教育发展平台。深入实施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扩容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在设立的34个中高职专业基础上,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设置专业,目前在校生达13万人,夯实职业技术人才成长基础。依托博乐市边境经济合作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赛里木湖旅游学院,实施“1+2”模式,推进教育、实训和实习、就业无缝衔接,辐射带动阿拉山口市口岸经济和温泉县旅游经济。三是搭建医疗发展平台。坚持以强化临床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确定“院有特
5、色,科有特点,人有特长”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加快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学科品牌。根据专业或专长安排岗位,最大限度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支持区人民医院、蒙医医院与*区知名医院、重点医科高校建立协作关系,持续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援*渠道作用,与武汉协和医院签订协议,在*建立武汉协和医院*学生联络站,建立*籍在鄂学生信息库,支持*籍医学毕业生回*建设家乡。组织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城市医师下基层”活动,开展送服务、送培训、送技术到基层,先后有530余人次卫健领域专家人才,下沉到19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三、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坚持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采
6、取“三条措施”,以制度催生良好业绩,用良好环境拴心留人,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一是政策倾斜。制定县以下乡村教师、农业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定向使用”评审方案,单列条件、单独设岗,不受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限制,65名农业、卫生、教育系统优秀人才享受政策红利,获得中、高级职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放宽学历条件、放宽职称资格条件、放宽招聘权限等,对乡镇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难题,稳住留住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一线岗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评聘、优秀人才评选表彰、乡土人才扶持优先,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
7、性主动性。二是科学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等倾向,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采取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方式,提高人才评价针对性和精准性,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内生动力。三是关爱激励。建立人才“绿卡”服务制度,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对人才注册企业、办理业务、咨询政策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区、县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关爱人才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好住房置业、医疗保健、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从细微之处让优秀人才感受到党组织关怀,心无旁鹫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