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48169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摘要心理学认为3-6岁的幼儿是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阶段,这是很正常的一种不良行为,但若是未予以重视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幼儿人际交往出现阻碍和无法正确认知、解决问题的后果,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帮助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旨在帮助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社会交往行为发展初期能够融入群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并从内部因素、外界因素及其他因素三方面分析其成因,进而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师教育三方面入手,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矫正策略。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

2、策略一、引言(-)研究目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适应社会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等都对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影响,长此以往,会造成幼儿个性缺陷,不利于良好品德和行为的产生。基于此,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帮助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通过规律、影响因素等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矫正策略,以帮助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社会交往行为发展初期能够融入群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国内的调查发现,88%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心理学家韦斯特进行了14年追踪研究。发现幼儿期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期的犯罪有着密切关系,70%的少年犯在13岁就被认

3、定具有攻击性行为,48%的少年犯在在9岁就被认定具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幼儿攻击性水平越高,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基于此,本文研究拟探讨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二)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攻击性行为是指在对生物体或物体,进行敌意性或者具有攻击目的伤害行为。长期出现攻击性行为,会导致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影响其身心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行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

4、这种挫折感在行为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3岁到4岁是人们出现的第一个反抗期,随着幼儿的成长,知识的累积,孩子的需求变得不同,但是家长还停留在原地,导致幼儿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引起一系列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是幼儿常见的同伴冲突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之-O父母、教师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主要对象,影响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并从内部因素、外界因素及其他因素三方面分析其成因,可以丰富攻击性行为在幼儿这一特殊阶段中的理论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幼儿攻击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提供一些研究依据和理论参考。2 .实践意义研究攻击性行为的

5、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心理学认为,3-6岁的幼儿是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阶段,若是长久放任这种行为,会导致幼儿性格缺陷,影响幼儿的正常社交,甚至诱发犯罪;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的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盛行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

6、没有看管好孩子。是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所以研究攻击性行为,了解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分析成因,旨在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矫正策略,笔者希望能从理论出发,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实践,帮助幼儿教育群体从社会、家庭、教师教育三方面着手对于这类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文献综述1 .定义研究关于攻击性行为本身定义的研究有许多不同观点,1937年,JohnDo11ard等人的“挫折一假设”理论指出,攻击性行为是挫折而导致。并将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强调个人行为的目的,即这种伤害意图有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

7、1961年,BUSS等人提出,意图是心理的东西,攻击性不应该包含个人意图,而是需要关注他们的外在表现,从而将其定义为“个体对生物体实施伤害的行为”。1977年,BaiIdUra根据其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所谓攻击是“人们基于行为者的特征和行为本身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攻击性行为涉及意图与强度、形式与结果,以及施者与受者间的关系,因此对攻击性行为进行界定时不能仅仅以其中某一因素作为标准,而要综合考量以上各个因素气鉴于攻击性行为研究的复杂性以及界定的多样性,1994年,Brain在整合了诸多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通常需包含四个必要条件:一是伤害性或毁坏性,即

8、攻击性行为具有危害意图或潜在伤害性;二是有意性,即攻击的意图是伤害他人,而非偶然;三是唤醒性,即攻击者在行为展开间会产生生理、心理等的唤醒状态;四是厌恶性,即攻击性行为一定是为被攻击对象所厌恶的。基于上述理论和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定义应对行为的起因、动机、意图、形式、过程、结果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为此,本研究认为:所谓攻击性行为,即个体表现出有意伤害他人身体或造成他人心灵痛苦的行为和倾向,且这种行为是不愿被他人接受的。2 .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层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气质、情绪调节、社会认知发展等。

9、RUShton等人(1986)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系数较异卵双生子更高,说明了遗传因素对个体的攻击性倾向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张文新等人(2011)运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COMT基因和rs4680多态性与女孩关系攻击之间有显著意义。Dodge等人(1982)研究发现,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在接触外界环境时会表现更多的问题行为,他们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着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挑战。查抒佚(2006)研究表明,气质对儿童的关系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内向的儿童更多地采用关系攻击。?相关理论还证明了愤怒情绪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DaVidSon(2000)研究表明,高冲动

10、攻击性行为者的情绪调节有一定缺陷。南晓薇等人(2014)研究显示,移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对攻击性行为具有特定的影响。社会认知模型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攻击性行为源于基本的社会认知缺陷。梁凤华(2005)研究揭示,关系攻击性行为的规范信念可以预测关系攻击性行为。此外,自我控制能力还会影响个人的攻击性行为。EiSenberg等人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和愤怒情绪可通过努力控制得以抑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各国研究者们的重视,开始普遍把攻击性行为看作是观察学习后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通过是后天形成的,观察学习、榜样示范是主要形式,影响最大的榜

11、样示范包括成人行为、同伴、大众传媒等其他因素。徐超(2011)认为家庭教育的失败、爱的缺失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根本原因;此外,有研究证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吴汉荣等人研究发现,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Coie等人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温暖、关爱与支持,可促进学生积极调整自身行为,在同伴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较少的攻击、退缩等问题行为。Tepperman(1997)研究发现,媒体暴力(如线上游戏、音乐视频、书籍和漫画等)关系到儿童的发展,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观看媒体暴力之间存在正相关。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幼儿处在一种无意识状态,很

12、多行为可能自己无法控制,所以,现实中,往往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演变成攻击性行为却浑然不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通常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做事冲动。一般是对他人身体的侵害,比如踢,打,抓等,其次是对别人利益的侵害,比如抢夺东西,损坏物品等,最后就是对他人心理上的伤害,比如嘲笑谩骂。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通常是直接与他人展开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身体侵犯。即对他人的身体进行侵犯或损害,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主要表现为身体侵犯。二是言语攻击。即对他人进行嘲笑、谩骂、讽刺使他人心理和人格受到侮辱,较多出现在中班、大班的幼儿身上。三是人际关系侵害。指通过造谣或挑拨离间等方式让他人处于不利的人际关系

13、中,较多出现在大班幼儿身上。(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早的攻击行为是从两岁开始的,儿童的个性、习惯、思想、良好的品德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被激发出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是不同的,2-3岁的幼儿大多是受家长的暴力行为影响,稍大点的孩子受同伴影响更多。攻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2-3岁幼儿更倾向于身体,生理方面的侵害,抢玩具,踢打更多,3岁以后更喜欢采用言语攻击,比如嘲讽、说坏话。攻击性是相对稳定的,相关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经常出现攻击行为的人,10岁左右依然攻击性强,成人后也多数有着相对紧张的人际关系。而且攻击性行为具有性别差异,男性出现攻击性的概率要普遍高于女性

14、。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的具体年龄规律:第一,激起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因素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同的。2岁左右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往往是受家长的影响,年龄稍大的幼儿往往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第二,三岁开始,幼儿的报复性行为会大幅度增加,对同伴给予自己的攻击行为会产生报复心理。第三,现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也会不同。2岁左右的幼儿主要会采用身;攻击性行为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性。幼儿时期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人,成年后大多数也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第四、无意识的攻击性行为会逐渐转变的有指向性。攻击性行为在学前阶段处于上升趋势。三、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内部因素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有很多,内部因素主要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

15、部分,内部因素虽然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但是攻击性行为主要的成因还是外界因素。1、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对于行为的遗传,以美国的德尔布吕克和英国的布伦纳为代表。所谓行为遗传,简单来说,是父母把容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等特点遗传给孩子,父母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2)气质因素:关于气质类型,最著名的是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他认为人体有四种液体,因为四种液体分配比例不同,则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包括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气质特点偏向活泼好动、头脑灵活,往往交际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接受较快;胆汁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情

16、绪波动很大且存在持久;粘液质和抑郁质的特点偏向于喜静,精力不旺盛,比较安分守己,甚至多愁善感,以至于不太合群。因此,胆汁质的气质类型的幼儿因受生理因素影响,天生就容易哭闹,脾气不好,这种活跃型气质比抑郁型气质的幼儿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幼儿出生就容易急躁,那么这种幼儿长大后也会容易大发雷霆,产生攻击行为。(3)激素作用:攻击性行为与雄性激素有关,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通常都是雄性激素水平高的攻击性更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激怒,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概率也就更大。(4)性格:心理学认为性格具有先天的稳定性,辞海对于性格的解释主要包括态度、意志、情绪三种表现。性格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每个人出生后是什么性格,那么幼儿时期也不会改变,有些幼儿天生性格暴戾,冲动,喜欢暴力的解决问题。2、心理因素(1)自我胜任感:所谓的自我胜任感,就是个体在活动中获得成功,这个成功的行为使自身获得的自我价值的体现。简单地讲就是,我可以,我能行。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