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篇)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精选3篇)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篇1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二、继续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在社区继续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达到上级要求。并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健康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
2、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个案管理员,每月有电话或入户随访,并按时网络直报。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进行随访,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包括:急性
3、药物不良反应,自杀自伤行为和肇事肇祸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有应急处置预案,将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应急处置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周围人员提供应对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专业指导。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的制度,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适宜社区管理治疗,将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后,应及时转回社区进行管理治疗。所倡导的原则是紧急住院要果断、及时,社区康复治疗要
4、坚持、要有耐心,要细致。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篇2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学校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学校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落实团市委相关精神,青少年服务中心在社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学校活动,全面提高辖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积极推进心理咨询服务进社区、学校,大力宣传各种科普性心理知识,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疏导和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目标任务(一)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身心健康
5、观;(二)提高社区、学校青少年注重身心健康的意识;(三)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情绪心理调适方法;(四)优化社区、学校青少年的生存环境,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五)为建立全市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预警的网络服务体系打下基础;(六)营造有利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使社区、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三、实施步骤(一)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1、举行活动启动式,推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组织心理学专家和社区、学校青少年举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启动式,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2、选择试点,示范带动心
6、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根据条件,选择1-3个场地较为优越、居民素质较高、社区、学校干部积极性较强的社区、学校,开展试点工作。设置较为温馨的谈话室和倾诉室,针对青少年及相关群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活动起示范带动作用。(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设置心理服务热线在社区、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室”,设置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提供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发挥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全心理登记、记录制度,建立预警机制,配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环
7、境。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1、定期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社区、学校青少年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2、面向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培训。选择有较高素养的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举办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班,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协助心理健康服务室开展工作,提高社区、学校的自我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3、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借助节日、纪念日等大型活动日
8、,动员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利用社区、学校科普画廊等阵地,通过制作展板、分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社区、学校的各个家庭。4、“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专家定期轮换承担社区、学校的心理服务工作,就青少年存在的学习压力、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问题、心理行为障碍等问题,同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帮助家长、孩子勇敢面对存在的问题,提高识别、判断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能力。5、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四、保障措施1、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9、以“青少年服务中心”为主导,积极争取区文明办、社区、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将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纳入社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2、落实经费。由共青团、文明办、社区、学校共同维护该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费用,主要用于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月和心理健康周活动、外请专家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中心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学习活动、中心日常的办公设备购买维修、心理测试软件和活动器材的购买等。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篇3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主题沙龙、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
10、为中国舞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并努力建设充满灵性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为我市教师发展做出贡献。二、工作室定位和目标定位: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目标:工作室将围绕名师工作室的总体目标,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市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舞蹈数学骨干教师群体。具体专业发展目标:(一)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1、具有较高的个人师德修养,能够积极投身舞蹈教育
11、教学科研工作。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逐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3、主持的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每年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在省、市新一轮的学术荣誉评比中能够再上一层楼。(二)依托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以舞蹈教学思想方法及教学策略研究为载体和依托,立足舞蹈教育教学的实际,研究舞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艺术,努力形成有效的数学课堂,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三、主要工作措施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推
12、荐教育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IOO万字的读书量。3、打造专题。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4、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网上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5、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每月一次)就各自对当前舞蹈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等活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6、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要有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或在校内内开设1次专题讲座。7、开展课题研究。
13、工作室成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每年有一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8、外出观摩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I、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四、工作方式1、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2、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3、现实活动与网络研习相结合。五、具体工作规划第一阶段组建命名、学习提高阶段第二阶段研究、培训、活动阶段第三阶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六、工作室工作小组设置工作室有6名成员。初步设置:秘书组、网络管理组、信息管理组等。1、主持人负责制订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2、秘书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布置、协调和活动的记录归档等工作。3、网络管理组具体担任网页的维护工作。4、信息管理组主要负责对有关研究信息、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以及及时与网络管理员联系上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