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 李存山-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来 李存山-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陈来李存山】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并纪念张岱年先生栏目:演讲访谈发布时间:2015-07-13 08:40:28标签: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一并纪念张岱年先生作者:陈来李存山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首发时间:孔子2566年暨耶稣2015年7月13日编者按:西历2015年6月25日晚7点,由凤凰读书会和北京博雅论坛共同主办的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出版活动陈来与李存山对谈会,在北京三联书店五道口分店举办。陈来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李存山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本稿为整理修订稿。是在出版社录音整理稿基础上修改了数处硬伤而来,但保留了原文的口语表达。
2、主持人:各位读者们,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三联书店,一起参加这次由凤凰读书会和北京博雅论坛共同举办的第204期凤凰读书会这次演讲主题书目是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这本书已经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所以大家在读书会后可以来到书店购买。这次主题会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重量级嘉宾来跟我们解读一下张岱年先生的思想。第一位是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著名国学大师,哲学家陈来教授,他也是张岱年先生的弟子,所以由他来解读张岱年先生的作品是再合适不过了。另外一位是社科院的李存山教授,李存山教授主要做中国传统哲学的方向,所以我相信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理解上,应该会对这次会谈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帮助
3、。现在我们把话筒交给两位嘉宾,让他们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陈来: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凤凰网的活动,直到今天中午我才明白这个活动是凤凰网主办的,在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搜狐主办的,因为跟我联系的同志跟我讲跟搜狐联系,所以我想的挺简单,清华出来就是搜狐的大门,还挺方便的,但是没想到走了四十多分钟。今天跟大家介绍张岱年先生的书,我先介绍一下张先生,大家对张先生可能还不是很了解,我尽量说话注意点,因为我说张先生说惯了,很少说张岱年先生,在我们内部很清楚,但是跟大家说的时候,或者这个视频播的时候,可能怕观众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张岱年先生是1909年生人,去世是2004年。应该说我们北大哲学系
4、是一个长寿的系。前面是冯友兰先生,他是1895年出生,1990年去世,接下来就是张先生,张先生和冯先生应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在这个学科里,冯友兰先生193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上下两本,和张岱年先生1936年完成,1958年才出版的中国哲学大纲,应该说是中国哲学史这个领域的经典,任何人学哲学不能绕过这两本书。冯先生的书是中国哲学史奠基性的典范,张先生的书被学界承认晚了一些,主要原因是张先生书写的很早,1936年就写好了,可是1937年抗战,抗战就打断了他的书的出版过程,到1947、1948年再拿出来出版,又赶上解放,到五十年代中期,老的商务印刷社找到了张先生原来打出来的纸
5、型,说这个纸型找到了就可以用来排印,但是这时候又发生一件事情,张先生被打成右派,好在并没有影响这个书的出版,只是没有用张先生的本名,用了他的笔名宇同,这点冯先生我们都了解。可是这本书在海外出版的时候就用的是宇同,很多人都不知道宇同是谁,后来用了张岱年先生的名字大家才知道。所以这本书早就写成了,五十年代出的,真正影响比较大的时候是八十年代,张先生已经变成这个时代中国哲学界的大佬,而且是泰山翘楚式的人物,也是我们这个学科大家都非常敬仰的人物,这本书才开始流行起来,受到大家的认识。从八十年代初,大家都知道张先生是这个学科的大师,这个地位在八十年代初已经被大家公认了。从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他200
6、4年去世,我以前讲过一句话,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像张岱年先生这样的人,在1978年以后,他已经70岁了,70岁以后写了那么多文章,我没法统计,可能有400万字。他已经七十岁了,写了十几本书,那么多文章,改革开放以来其他学科,我都没有见到过,可以说也是焕发了他的学术青春。因为张先生在他最年富力强,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的时候,剥夺了他的学术研究、讲课、发表产品的权利,所以剥夺了二十多年。张先生著作里中国哲学大纲是最有名的,但是这个是在他三十年代完成,五十年代出的,我们今天看到张先生文集里面的八卷,七卷都是后来写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他四十年代的哲学创作,但是更多的文字是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
7、放以后写的,改革开放以后写的一会儿请李先生跟大家聊一聊。张先生作为哲学家成为一个体系,我们要聊张先生要知道他这个人的情况,张先生他写完中国哲学大纲的时候才二十七、八岁,所以清华那时候真是出人才,像林庚、季羡林、钱钟书等等,张先生那时候才二十多岁,就写出了一部名著中国哲学大纲,真是了不起。可是张先生在那个时候他的志向不是仅仅写这部中国哲学大纲,其实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他的哲学创作,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哲学观念,甚至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那时候应该说张先生思想还是比较前卫的,张先生那时候一方面受到现代西方哲学最先进、最前卫哲学的影响,当时叫解析哲学,后来我们叫分析哲学,像罗素、穆尔等等,就是分析
8、性特别强的,这个对张先生影响非常大,他接受这个训练也比较早就开始了。同时,他非常关注当时由苏联传来,在中国影响非常大的哲学,在1928年、1929年的时候,这个时代我们从俄国进来的哲学对青年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列宁,当时张先生就把这一类从列宁传来的马克思哲学、列宁哲学,当时不是叫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把它看作是新唯物论,旧的是机械的唯物论,新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张先生更多是用新唯物论,加上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倾向和理解,所以西方哲学,特别是分析解析哲学,由俄国传来的列宁、马克思的哲学,加上中国传统哲学,三流合一,这个是当时他想形成自己哲学的一个方所以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在世界日报副刊上写这个方向上
9、的论文,后来到三四十年代,他沿这个方向形成了自己一个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一共写了五篇比较长的论文。后来改革开放以后,我跟张先生讨论过,我说我就把这五篇论文命名为天人五论,原来没有这一说,是我跟张先生讨论以后我说您这个可以叫“天人五论,当时冯先生写了贞元六书,您写天人五论,冯先生讲新时代的新理学,您是讲新唯物论的思想,当时张先生就说不能跟冯先生比,这是当时张先生思想体系的性格。应该说在当时还是非常前卫的,今天我们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好像大家习以为常了,但是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他不是通过政治的途径,通过政治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不是,他就是哲学的,是从这个途径走入新的哲学。当然了,在客观上他受到
10、他大哥的影响,因为他大哥是张申府先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周恩来、朱德都是他介绍入党的,但是很遗憾他不久就脱党了,虽然组织上脱党了,但是思想是走新唯物论思想的,要把它变成一个新的哲学,所以张先生应该说在四十年代以前就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当然还没有来得及出版,后来到八十年代才第一次出版。从五十年代开始,应该说张先生就不能再走自己的哲学了,虽然他的哲学是新唯物论,跟当时的新哲学还是合拍的,但是在那个环境下,只能听苏联专家讲新哲学,别人不能讲,所以张先生把全部精力转变到中国哲学史,在中国哲学大纲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宋元明清做了特别多的研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我就把张先生
11、改革开放以前的情况跟大家讲一讲,下面请李先生把他改革开放以后的学术活动跟大家讲一讲。李存山:我78年到北大上学,陈来先生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硕士,在我上本科生期间,陈来先生给我们上过课,所以也是我的老师,后来我上研究生以后,那时候陈来先生就已经留校了。上完研究生以后,我就到中国社科院社科杂志社去了,当时我去之前还问过陈先生可不可以去,他说可以去,所以我一直是在北大几位教授,张先生、朱先生指导下看陈先生的书。刚才陈先生讲了张先生改革开放之前的经历,我们再看、再读张先生现在出的这本和程宜山合出的书,其实理解就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中国文化精神这本书的发端应该是张先生在1982年写了一篇论
12、文叫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重新出版这本书之后,我又刻意梳理了一下,这是1986年,当时湖南人民出版社出了张先生一个论文集,这个论文集里面最后一篇文章就是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1982年9月8日写的,是原来发表在中国文化研究期刊第一期。我记得是当时是文化热,整个八十年代是文化热,但是文化热初期,应该是1981年那个时期,在上海开过一次关于文化的会,张先生参加了会,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张先生为那个会议提交的论文,后来张先生1986年出集子的时候收进来的。当时张先生提到中国文化精神是刚健有为,中与和,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在当时八十年代对中国文化精神写的这么精辟是很少见的,当时张先生和程先生合著
13、的这本书是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发挥张先生对文化的一些见解。程宜山先生和陈来先生在硕士时是同学,他们都是改革开放第一批硕士生。在八十年代初期张先生提出这样深刻的见解,我想这是和张先生在三十年代以后他的一系列关于哲学理论,关于中国哲学史和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本书一个是讲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里面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思想,我最近又看了一遍。最早的这本书是1990年,我后来把这本书也找到了,就是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当时张先生送了我一本,1991年11月,是1991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但是张先生的序是1988年写的。在八十年代文化热之中,张先生提出很多独辟蹊径的见解,在这时候我们读这本书仍然
14、有着深刻的意义。另外,他毕竟是八十年代末期,在1988年这本书已经完稿了,出的时候是1990年,我看张先生的序里面说是1988年,把这本书的过程讲了一遍,所以应该在1988年就完稿了,这本书大家一个是可以去理解张先生的思想,关于文化的见解,也可以作为一本文化史来读,这本书讲了一些关于文化的问题;第二,对八十年代当时文化热当中的一些争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所以可以作为八十年代我们去理解,去了解当时文化热的倾向,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领会是八十年代末出的这本书,后来张先生思想可以说是一贯的,到九十年代张先生又提出关于中国哲学史很多新的研究,因为那时候把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先生说他一生是由史
15、转论,由论到史,因为张先生一开始说要在哲学理论上有所建树,到了晚年以后,他又开始由史转论,因为五十年代以后,张先生说他讲的新唯物论,和当时的一些想法不同,所以张先生就把他的旧稿收录箱子当中,五十年代主要发表一些中国哲学史的文章,八十年代以后由史转论,在哲学史上也提出一些观点,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关于价值论的论点,关于价值观的隐忧,张先生那时候发表了关于价值观一系列的书,对于中国哲学史,他说原来我们对中国哲学史的价值观重视不够,所以在中国哲学史方面有关价值论方面也有一些发挥。还有八十年代以后,张先生对文化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我看这本书还提出创造性综合,后来九十年代张先生又提出在文化上要综合创新,所以张先生在八十年代以后,刚才陈先生讲了,七十岁以后还出这么多成果,的确是可以说是唯一的。我记得我是在张先生04年去世,当时有所感慨,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先生都是95岁逝世,从心里面听到张先生逝世以后,我有感而发写了 九五之尊逝三哲,泰山梁柱哭如何!道通天人传万世,思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