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纲要上册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纲要上册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C.民间经商方式不受限制D.商业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之荣光为题进13 .2007年12月,南宋时期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新闻界以“南海一号”,行报道,你认为标题中被省去的部分最可能是A.B.C.D.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朝贡贸易中华文明14 .元朝运河的开通和长途海运航线的开辟(见如图),在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弱化对南方的控制C.镇压沿河、沿海人民反抗D.将南方的财赋北运15 .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交子的出现()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16 .宋徽宗崇宁年间,宋
2、廷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承认了侵街的合法性。上述现象:a.折射出宋朝开放的时代特色b.说明r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C.反映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D.改变了都市汴梁的城市布局17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困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大量商业市谊兴起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18 .据宋书3记载:“(南朝)荆城跨南楚之宫.扬部有全吴之法,鱼盐祀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说明A.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开发B.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民族交融成为社会趋势D.
3、南方经济发展成就显著19 .据统计,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的50%,海关税收最高时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0%。宋仁宗时期,每年中央税收约50万贯,到南宋高宗时,仅广州一处每年的税收就高达IK)万贯。这主要反映了宋朝()A.海外贸易发达B.南北经济差距扩大C.中央财政宽裕D.内部统治比较稳定20 .某城市在宋元时期是世界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的起点。2023年7月25日,该城市申遗项目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该城内是A.广州B.福州C.明州D.泉州21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亢,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宋高宗这句话中
4、的“市舶”指的是A.边境贸易B.海外贸易C.丝绸贸易D.草市贸易22 .右图是某朝代运河图,判断该朝代最有可能是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基础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 .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工由此可见“市舶”的出现A.缓和了民族危机B.增加了财政收入C.加近了人民负担D.改善了中外关系2 .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约是在A.两晋时期B.唐宋时期C.两宋之际D.明清之际3 .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
5、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D.经济重心两移趋势明显4 .南宋时,临安人谢国明往来中日等国经商,后定居博多(今日本福冈市),并成为当地航运界首领。最便于他商旅活动的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明州D.月港5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展,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A.与周唐的城市布局相悻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C.以草市经济兴盛为前提D.表明政府不再管控商业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嘤的事实是,宋朝时
6、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A.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B.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7 .某史书记就:“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更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现飘出现于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北魏洛阳D.北宋东京8 .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垂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最能表明A.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
7、易B.两宋政府推行重商政策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9 .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是OA.战乱B.天灾C.节度使权力过大D.少数民族入侵10 .“予调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诗人陆游这句话可以印证A.榷场贸易的发达B.孙吴政权开发江南C.北方人口的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1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机构B.“蕃坊”C.“蕃学”D.宜政院12 .宋仁宗魏佑四年,一度废止茶叶专卖,改行“通商办法,商人直接向茶农购买茶叶,进行运销。这表明A.商税成为政掰主要税源B.商人经商环境有所改善
8、A.秦朝B.硝朝C.北宋D.元朝23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官方管理B.市场已经遍布城镇乡村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商业活动不受时空限制24 .史学家漆侠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存在“两个马鞍形”模式,其中秦汉是第个高峰,宋代是个更高的高峰。这反映在宋代A,开辟了海上统绸之路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诞生了世界最早纸而25 .有学者提出,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货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这变化根源于A.民族交
9、融不断加深B.农耕技术日趋成熟C.商品经济日益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6 .”市井经纪之家四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兔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二。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A.汉都长安B.唐都洛阳C.宋都东京D.元都大都27 .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市界限完全打破是在A.春秋战国B.两汉时期C.唐朝D.宋代28 .“坊巷桥头及随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材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29 .1027年,东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A.劳动力的商品化
10、趋势F1益明显B.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C.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30.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呜,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上述记我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走向解体D.市民生活的富足二、材料分析题31.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士施政最,对合法的私人士见买卖不加干土地买卖愈益要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庖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他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越少地的农民承4s庖
11、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的的规定,保证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妥干预。他农不仅拥有迂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乐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料分成制的产品越租代替了劳役,他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一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材料二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接济总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瓯着商业发展,宋代百人的他住上升,朝华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努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镂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理拿。宋代时常发生桥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靖,新科进士也愿恁成为商人女婿。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完成下列要求:(1)据
12、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参考答案,1. B【分析】忒题分析:由“岂不胜取之于民”、“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可知是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jE确,考点: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详解】2. 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都南迁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长江流域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故答案为C。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农
13、业经济重心的转移3. B【详解】试题解析:欧阳修为北宋人,诗中描绘的人们追求正当的吃喝享受,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是南宋的朱因此这种现飘并不能表明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于是便仃了“人们对11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可见商品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故B项正确: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不能反映出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4. C【详解】南宋的明州,即今天的宁波,距离日本较近,便于中日商旅往来,C正确:广州、泉州、月港(今福建漳州)距离日本较远,于商旅不便,排除A、B、Do5. A【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市的发展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14、这是宋代出现的新现象,与宋代之前城市之中“市”、“坊”分离的城市格局不同,故A项符合题意:宋代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但并不一定以草市经济兴盛为前提,排除C项;当时是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管控,而不是不再管控,排除D项。6. 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亳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是指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因此应指对生产方式的变革,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史实:C和D不是主耍影响.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宋代
15、的商业革命【名师点暗】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突出特点?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的影响是指什么?突出特点:1.市、坊界限被打破:2.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4.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爆炸性影响”指:加速r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详解】7. D【详解】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说明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是北宋时期,故D正确:北宋以前的商业活动都没有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的限制,A、B和C排除。故选D.8. D【详解】根据材料“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露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可知“南【详解】根据题干宋朝GDP占当时世界的50%,其中海关税收最高时占到20%以及宋仁宗和宋高宗时期较鬲的海关税收可知宋朝对外贸易发达,A项正确:题干中为宋朝整体的财政收入,不能判断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排除B项:题干只涉及财政收入,没有涉及财政支出,排除C项:题干不能反映内部政治的稳定与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