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64085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小说美学明清小说美学的发展,为中国古典美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明清小说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宝库。如果撇开明清小说美学来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特点,就很难获得科学的结论。一、明清小说美学与明清小说评点1、万历年前后,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真正开始发展的原因:(1)宋以后,中国古典小说有很大的发展;“四大奇书”(2)明中叶以后出现的以李贽为主要代表的思想解放的潮流给人们以新的理论眼界和勇气;(3)明万历年间前后出现的小说评点,为小说美学提供了一种十分灵活的自由的形式2、从内容上看,明清小说美学有两个显著特点:(1)明清小说美学以中国古

2、典小说(宋以后白话小说)为自己的实践基础,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点(2)明中叶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学没学领域出现现实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具有时代特点李贽哲学是明清小说美学真正的灵魂3、明清小说美学主要的三种形式:(I)小说序跋:简略谈到小说的看法、定义、社会作用、真实性,等等(2)笔记:内容庞杂,有见闻、杂感、读书心得、史料考证(3)小说点评:明清小说美学主要形式(特点:比较灵活、比较自由、容量较大)二、几位杰出的小说美学家:叶昼:小说评点的实际开创者之一,开辟新领域,提出新问题,并作了新的理论概括金圣叹:关于塑造典型性格的见解在中国美学史上是空前的中国美学史上划时代的贡

3、献: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在金圣叹才算真正建立起来毛宗岗:评三国演义,贡献在于把金圣叹关于叙事方法的理论加以发挥张竹坡:点评金瓶梅,思想较保守,但金更接近现代小说,张的美学也更接近于近代美学的概念脂砚斋:史上第一位红学家,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的第一次尝试三、明清小说美学家论小说的真实性(-)小说要不要真实性?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强调小说必须具有真实性,而且把真实性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强调小说的艺术生命力在于真实性1、叶昼:评点水浒时,小说的真实性放在小说的传奇性之上,表明他把握到中国古典小说从英雄传奇向人情小说转变的历史趋势2、对小说真实性的讨论:小说真实性与传奇性关系的讨论一一小说的真实

4、性不仅高于小说的传奇性,若无真实性,传奇性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3、金圣叹:评点水浒时,“极骇人之事”要用“极近人之笔”写出来一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传奇的情节来并不容易,它要求作家具有高度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4、脂砚斋:红楼梦最大的优点是真实,对其中鬼神描写是带有寓言的性质,仍反映了生活中的情理此主张是中国古典小说从神怪小说、英雄传奇向描绘世俗社会的人情小说转变的反映,是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现实主义、人文主义思潮的反映,带有鲜明的时代的特点(二)小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真实性?(小说中“虚与实”“有与无”“真与幻”是一种什么关系?)1、叶昼:小说艺术的真实性(小说的生命力所在)在于真实的写出普

5、通的、常见的人情世态、写出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情理,其中也并不排斥艺术虚构,小说只要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就不必要求“实有其事,实有其人”2、谢肇湘(zhe):小说和戏剧要着眼于审美意象的完美,而不必真有其事3、李日华:小说不必像历史实录那样一一符合事实,但是它可以写出“物情”,传其“神骏”,同样具有真实性可以激动人的情感小说创作“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既不要因为脱离现实而变成虚空,又不要为事实材料所束缚)4、冯梦龙:小说中虚构的人和事,同样可以表现真实的“理”(多少指圣贤之“理”)5、袁于令:区分一一历史著作:历史小说用来补充正史小说:任务不在于“传信”,而在于“传奇”6、金圣叹:(1)“以文运

6、事”:历史著作着眼于“事”(历史实事),“文”服务于“记事”“因文生事”:小说着眼于“文”(艺术形象),而“事”(故事情节)则根据整体艺术形象的需要创造出来的(2)小说家虚构和创造艺术形象的素材,从实际生活中来,且要发挥艺术想象,运用艺术技巧,进行加工提炼(3)“未必然之文,又必定然之事未必然之文”一一小说的艺术形象是作家的虚构“必定然之事”一一小说的艺术形象合情合理具有真实7、毛宗岗:历史小说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据实指陈,非属臆造”(李渔赞同毛:历史剧不容许虚构)8、黄越:小说创作并非在于使读者知道历史上实际发生过某件事,而是真切的感受到历史运动的脉搏9、金丰:说岳全传的序中,提出历史小说应虚

7、实结合:从“考古”和“动听”着眼,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要符合历史事实,其余则可以虚构10、脂砚斋:艺术真实性的涵义:合乎生活的情理,写出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真实情状和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他不排斥艺术的虚构11、二知道人:历史著作和小说都能“传神”都有真实性,不同之处一个是“实事传神”,一个“虚事传神”,而且又“虚中有实”X“合情合理”成了明清小说美学家评价小说的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准12、(赞同李渔)章学诚:主张把虚构和记实截然分开(三)创造性想象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1、毛宗岗:历史小说写一定之事,所以比一般小说更难写,更要有作家的匠心(实质上:历史学家的匠心)2、金圣叹:小说是“因文生事”,

8、所以他讲的匠心乃是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的匠心(实质上:创造的想象)3、毛宗岗的看法:蔡元放、谢鸿申、纪的是支持的4、现代支持金圣叹的人较多:鲁迅、胡适、郑振铎四、明清小说美学家论塑造典型人物(-)叶昼的理论(水浒传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关于塑造典型人物的理论)1、水浒传的人物是作家根据社会生活创造出来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为明清小说美学塑造人物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2、水浒传塑造的人物都有某种典型性、代表性3、水浒传塑造的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教,各有身份”一一中国美学史上对于人物描写个性化最早的形容与概括只有这种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才具有真实性、才符合社会生活的情理(“传神”

9、)4、水浒传能够在不同层次上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5、水浒传把配角也写活了总结:A、叶昼水浒传人物塑造分析中最重要的是他对于人物描写个性化的强调和对配角的重视(人文主义思潮)B、叶昼对水浒传人物心理描写的分析也值得注意(二)金圣叹的理论1、金圣叹第一次把塑造典型人物提到了小说艺术的中心地位:小说的美感力量,对人灵魂的净化作用,对人道德的升华作用主要依赖典型人物的塑造2、金圣叹提出“性格”这个范畴,用来概括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已经用美学范畴的形式固定下来)共性寓于个性,二者统一3、金圣叹特别强调人物肖像、动作和语言的性格化、个性化4、金圣叹强调人物描写必须合情合理,合乎人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承

10、上叶昼启下张竹坡的作用)5、金圣叹研究了人物描写中正反、顺逆、动静、隐显等辩证关系,提出一套塑造典型性格的方法(反面、对比)6、金圣叹还从认识论的高度对塑造典型人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创造的人如何个个逼真?答:作家要善于“格物”,善于观察、分析,研究产生各种现象的“因”“缘”,就能把握各种人物的性格。(三)毛宗岗的理论1、毛宗岗将三国演义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分为两类:一类典型人物“三奇”、“三绝”;另一类人物只是突出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2、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这些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一系列十分典型的情节表现出来的3、毛宗岗也强调典型人物的个性化、强调描写同一类型的人要写出各自独特的性格4、毛宗岗补充

11、发挥了金圣叹提出的一套塑造人物的方法:(1)关于“用衬”:用对立的性格特点来互相衬托一反衬;用相同的性格特点来互相衬托一正衬(正比反更有力)(2)“隐而愈现”:不直接实写某一个人物,而是通过他上下四周的环境、人物,通过他对其的影响来写这个人毛宗岗理论弱点:(1)他的典型人物不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而是像“忠”“奸”等的抽象道德概念(2)把典型人物片面化、绝对化了(四)张竹坡的理论张竹坡认为金瓶梅在人物个性化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善用犯笔而不犯”他的理论的新贡献:1、关于人物塑造的出发点和人物个性化的内涵:(1)人物塑造出发点:从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从每个人本身的情理出发,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

12、出发(2)人物个性化的内涵:写出每个人心中的情理:人和人的关系,就是人和人的亲疏厚薄、浅深恩怨一“人情”2、关于作家的“入世”和塑造典型人物的关系“入世”作家的生活基础3、关于塑造典型人物的“白描”的方法:白描:用很少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的动态和风貌,从而表现人物的生命,表现人物内在的性格、神韵(五)脂砚斋的理论:创新:1、脂砚斋强调,典型人物是小说家的创造2、脂砚斋指出,典型人物的真实性不是逻辑思维的真实性,而是想象的中的真实性3、脂砚斋指出,典型人物可以从正面体现作家的审美理想,因而带有理想性4、脂砚斋强调,典型人物应该具有多侧面的复杂的性格,反对人物描写绝对化、公式化(六)人物性格复杂性的看法:金圣叹:人物应有多种性格特点,但只是处于一个平面,所以未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毛宗岗:将人物完全绝对化,从根本排斥了表现相反的性格特点的可能性张竹坡:人物不同的内心活动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还是一个平面)脂砚斋、曹雪芹:写出同一个人物身上互相矛盾的性格特点(七)人物塑造方面的美学范畴的历史演变“逼真”(叶昼)一一“性格”(金圣叹)一一“人情”“情理”(张竹坡、脂砚斋)=规定小说人物形象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