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68073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

2、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

3、,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二、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

4、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

5、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

6、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弓I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O(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

7、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能力与方法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知识1、理解日

8、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

9、、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我的健康成长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中)1、开展“我能行,你也行”等活动。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高)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的辨析活动。3、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中、高)3、回忆自己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的想法和表现;讲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4、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中、高)4、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收集社会

10、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5、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中,高)5、邀请家长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亲子交流活动,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我想感谢的人”的活动。6,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中)6、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毒、防溺水、防雷电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境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7、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高)7、讨论、交流沉迷电子游戏的危害以及抵制的方法。8、知

11、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高)8、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二、我的家庭生活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中)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它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讲则自己印象深刻的爱亲敬长的故事。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中)2、观察和体会H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

12、去做。3,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中)3、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旌相处。观察自家周边的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中、高)4、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通过诸如水电、电信等费用了解家庭日常开支。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高)5、组织“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三、我们的学校生活课程内容教学

13、活动建议1、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中)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看平面图、寻找学校设施或周边标志物的活动。2、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访问老师或学校其它工作人工作人员的劳动。(中)员,并向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中)3、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收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4、体会同

14、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中、高)4、可以讲述同学们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设置情境,讨论解决的办法。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中)5、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6、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中)6、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订规则。7、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15、。(高)7、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提出积极建议。四、我们的社区生活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1、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中、高)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区(区、县、市、省)及省会城市的方位。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名的比赛。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中)2、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实地考察),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中)3、观察或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中)4、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商业场所,比较价格变化情况,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道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中)5、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