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73199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集团公司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姓名/岗位:日期:夏季易发生冰雹、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等灾害,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确保蔬菜稳产稳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夏季蔬菜应对灾害性天气技术指导意见。一、前期准备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早安排防范准备。蔬菜品种应选择“耐热”“耐涝”“抗旱”“抗病”品种。高山高原及易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地区重点防范突发冰雹危害,应在高发区域预先设置支架,提前安装防雹网。强光照地区进入高温强光季节时,应安装遮阳网。降雨集中地区露地蔬菜应实行深沟高垄栽培,建设排水系

2、统,备好抽水机械;土墙温室应用棚膜包紧护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墙体垮塌,其他设施也要提前加固,备好压膜线,防止大风掀膜。二、持续高温应对技术(一)科学降温。设施蔬菜可安装遮阳网、排风扇、水帘等降温设备。露地蔬菜可使用反光强的白色地膜覆盖或虫害较少的水稻、玉米、甘蔗等秸秆覆盖菜田地面,覆盖厚度应达到Ioem,也可在白色地膜上再覆盖一层秸秆,实施双重覆盖,降低地温。(二)水肥管理。高温季节,追肥要注重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忌偏施氮肥,可适当补充磷钾肥。叶面肥可选用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0.08%锯酸镂等。持续高温干旱时要保证蔬菜植株水分供给,浇水应在早上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三)

3、病虫防控。高温干旱易发生病毒病、日灼病、番茄筋腐病等,高温高湿易发生瓜类白粉病、蔓枯病,茄子、辣椒黄萎病,番茄青枯病、根结线虫病,豆类锈病等。应避免重茬连作,实行与不同科蔬菜或大田作物轮作,及时移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病源。高温干旱易造成黄曲条跳甲、呀虫、蓟马、甜菜夜蛾等虫害发生,应采用防虫网阻隔、杀虫灯诱杀、粘虫板诱杀、诱捕器诱捕、释放害虫天敌及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三、暴雨洪涝应对技术(-)排灌排渍。应用设施避雨栽培模式,采用20-30cm高垄种植。降雨前疏通沟渠,检修加固蔬菜生产设施设备,保证暴雨时能及时排水,缩短蔬菜受淹时间。倒伏植株及时扶苗固定。(二)促进恢复。暴雨过后及

4、时清除田间残留杂物和感病植株,疏除过密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雨后及时松土,促进蔬菜尽快恢复生长。(三)抢收抢种。雨前抢收达到采收标准的蔬菜,雨后及时抢收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灾后雨毁绝收田块要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尽快抢种补播。必要时根据供应情况抢播速生叶菜。四、台风应对技术(-)加固棚架。台风前抓紧采收成熟蔬菜,疏理沟渠,保持田间垄沟畅通。及时加固瓜类、豆类等搭架栽培蔬菜,未出苗的露地蔬菜可覆盖薄膜,避免暴雨冲刷伤苗。台风等级10级以上时,应提前揭下大棚薄膜;台风等级小于10级时,应密闭大棚提高抗风能力。连栋温室应收好遮阳网等外露设施,防止损毁。(二)清沟通风。台风过后,加紧抢修损毁

5、大棚。露地蔬菜尽快开沟、清沟,排除积水,缩短受淹时间。倒伏和沾泥带沙的蔬菜植株要先在根部培土扶苗,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然后冲洗污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设施蔬菜及时通风降湿,注意要先通小风,再通大风,避免突然天晴而引起植株萎需。台风过后若天气骤晴,气温迅速上升,应覆盖遮阳网,做好遮阳防晒。(三)追肥防病。及时松土,追施12次速效肥,可每次施尿素45公斤/亩,并用0.1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灾后易发生叶菜类软腐病,瓜类疫病、白粉病、霜霉病,茄果类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应加强综合防治。(四)改种补种。对损毁菜地,应及早安排后茬蔬菜,可播种抗热小白菜、杭白菜、生菜、范菜、蕤菜等速生叶菜和应季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