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草原一课是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觉,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这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副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欢迎的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全文,文章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又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学情分析由于地域的限制,绝大数同学对大草原的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同学都向往草原,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了解,也可以在网上查看草原的风
2、光和民族风情。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课文,因此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感受大草原的美。教学目标L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3 .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读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难点:联系课文,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教学准备搜集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过程一、创设
3、情景,导入新课。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听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大屏幕展示草原画面)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学情。过渡: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板书)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
4、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相机指导。过渡: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认真,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四、赏读诵咏,潜心涵泳。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
5、情况。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参与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学生板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别字。)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板书
6、:风景美)4、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过渡:同学们通过边读边谈体会的方法,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1)、迎接远客: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小结: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随后他们来到了蒙古包外。(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3)、热情接待:先让学生随作者一起走进蒙古包,看看发生什么样的事,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
7、课文。(学生概括板书词语)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热情的蒙古人民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教师板书:人情美)2、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作者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六.联系生活,课内外结合。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在班上交流展评,并就保护环境方面谈谈感受。七、板书设计草原
8、风景美 人情美相见热情款待盛情教学反思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风景美,人情美,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因此,我教学本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理解。1、赏读诵咏,理解美。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高远辽阔的美丽图画。精读时,透过课文优美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启发揣摩、品味语言美,从而让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语言描绘的图画美,受到美的陶冶。先生笔下草原的天“比别处更可爱”,什么地方更可爱呢?作者抓住“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来写的。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并闭目遐想,甚至深深呼吸一
9、口清新的空气,让学生的感受与作者有相同的美感。让学生读出“我”赞美草原美的方式是“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追问:“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 ”作者受到美的感染,决意用歌声来赞美草原。天很美,抓住“蓝”得很美,抓住一碧千里的“碧”字。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碧”的语句,仔细品味。“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无边的绿毯”上羊群还为它“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加上那些“线条柔美”的小丘“就像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作者被这美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从而产生了 “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的感受。读到这里,师生都被这美境打动,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美境的形象,体会到作者的神
10、妙之笔,达到与作者感受同步,产生共鸣。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师生们一齐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2、选读想象,感悟美。热情待客那一段,当他绘声绘色地读道:”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人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切,一点也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敬酒,七旬老翁敬酒。举杯,举杯,回敬再回敬”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嘀!蒙古包里待客真热闹! ”“多新鲜啊,吃的,喝的全是奶制品,都是我爱吃的东西。”说完,还响响地咂咂嘴。“还有手抓羊肉,我从没见过。”更新鲜的是吃饭时,“还有戴尖尖帽的姑娘唱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同学们纷纷
11、表示:“放暑假,我动员爸妈一起去草原旅游,亲口尝一尝那些我没见过的食品。”“我呀,想去穿上蒙古袍子在蒙古包前留个影。”“我要去学摔跤,蓝天碧草地,摔跤多有意思!即使摔倒在草地上,肯定不会疼。”同学们在追求美的向往中陶醉了。3、活读仿写,再现美。老舍先生用他匠心独运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草原美景图。为了将“读与写结合,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展现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我让学生向老舍先生学习,仿写一个美景片断,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美景,向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发出邀请,题目自己拟定。学生们热情很高,拿出纸笔尽情挥洒,再一次展现了我们身边的美景,深化了阅读成果,调动了学生想象创造的积极性,丰富了文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