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儿科护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护理(三年高职)授课系(部):护理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课程定位儿科护理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是临床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新生儿保健与护理,患病儿童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解剖学与组织胚胎、病理学与生理、基础护理、护理心理等,后续课程有急危重症护理、妇科护理、社区护理母婴保健等课程,是护理工作者走向临床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儿童、患病儿童及其家庭进行整体护理。2 .课程设计思路儿科护理依据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根据护理程序编排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并充实和增设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儿科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基础,培养能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运用护理程序,从疾病概要(包括疾病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包括健康史的采集、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评估、辅助检查内容)、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这几部分对各系统
3、疾病患儿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新生儿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记和背诵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灵活应用。还要求学生掌握新生儿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新生儿的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儿科护理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方面体现本课程与学科专业建设改革相结合,另一方面注重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如基础护理、产科护理、母婴保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等,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胜任临床儿科护理各
4、岗位工作;同时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慎独、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理工作者。1知识目标(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2)掌握述新生儿的分类及有关概念,正常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3)掌握儿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4)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5)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主要诊断检查及治疗要点。(6)了解儿科护理的新进展。2 .能力目标(1)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及其家庭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2)具有对小儿
5、进行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估,对急症患儿实施急救护理,对小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能力。(3)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与不同年龄的小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4)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3 .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医学事业,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和与他人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儿科护理学领域新进展、新成就的学习,具有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不畏艰苦的学习意志。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承受儿科护理工作的压力和负荷,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理工作者。三、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1课
6、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学时理论实践合计1绪论222生长发育2243儿童保健2244婴儿营养与喂养225住院儿童的护理自学6儿科护理技术667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448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8210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4810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2611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412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213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214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415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2216传染病患儿的护理自学17结核病患儿的护理自学18机动44总计4618642.课程教学设计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教学目标(主要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教
7、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课时1.绪论1 .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和保健重点。2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特点。3 .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内涵,具备良好的儿科护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1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2 .儿科护理学特点3 .儿科护士的角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多媒体教室2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教学目标(主要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课时4 .能根据各年龄段小儿的保健特点开展基本的保健护理工作。5 .初步学会儿科护理学的常用学习方法:比较法、图表法。色与素质要求2.生长发育1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说出其影响因素。2 .了
8、解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3 .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意义、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4 .能够正确测量和评价小儿生长发育常用指标。5 .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临床案例进行综合评价。1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与测量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媒体教室、儿科护理实训室43.儿童保健1 .掌握小儿各年龄期的特点及保健重点O2 .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熟悉注意事项。3 .初步具备实施计划免疫的能力。4 .能针对不同年龄小儿的特点开展儿童保健指导。5 .提高动手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能够与小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2.计划免疫
9、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列表法等多媒体教室44.婴儿营养与喂养1 .熟悉小儿的能量和营养需求。2 .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牛奶奶量的计算方法;添加辅食的原则、目的、方法。3能够指导家长正确计算奶量、冲调奶粉和及时添加辅食。4 .培养学生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2.婴儿喂养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媒体教室25.住院儿童的护理1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药物的选用、药物剂量计算及给药方法。2 .了解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3 .掌握正确的计算药量、准确抽取药物,指导患儿家长给患儿正确
10、服药。4 .能够正确分析小儿及家庭的心理问题。5 .提高动手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2儿童健康评估特点3 .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与沟通4 .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指导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普通教室自学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教学目标(主要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课时6.提高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6.儿科护理技术1 .掌握小儿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体格测量、头皮静脉输液、光照疗法等)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 .熟悉小儿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操作步骤。3 .能够熟练实施小儿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如:体格测量、头皮静脉
11、输液、光照疗法等)。4 .具备开展儿科日常基本护理工作的能力。5 .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1小儿体格测量2 .小儿心肺复苏3 .温箱使用法4 .光照疗法5 .头皮静脉输液法6 .臀红护理法7 .更换尿布法8 .约束法等动媒学示色、学驱多收演角法教务、承、演频等任法体法法扮视法多媒体教室、儿科护理实训室、教学医院儿科病房67.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掌握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患儿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2 .熟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3 .了解肥胖症患儿的护理。4 .指导患儿树立自信心,配合治疗。5 .具备对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1蛋白质
12、-能量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2.维生素D缺乏病患儿的护理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图表法等多媒体教室48.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 .熟悉正常新生儿、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2 .通过学习,能够准确识别足月儿和早产儿。3 .能对过期产儿、正常新生儿、早产儿实施日常护理。4 .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HIE、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硬肿症等)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5 .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病因及表现。6 .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新生儿黄疸、窒息、HIE、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硬肿症等实施整体护理。7 .不断增强沟通交流、组织协
13、调、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8 .培养学生具有爱婴观念。1 .新生儿分类2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与分类3 .新生儿窒息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5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6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8 .新生儿低血糖、低钙血症(自学)9.新生儿重症监护(自学)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读书指导法等多媒体教室、儿科护理实训室、教学医院儿科病房10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 .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 .熟悉小儿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3 .掌握临床常用溶液的配方、用途及静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口炎(自学)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14、比较多媒体教室、儿科护8学习章(或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教学目标(主要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课时脉补液的主要原则。口炎、小儿腹泻病的护理。4 .能够正确配制临床常用溶液,如ORS液。5 .具备对腹泻患儿正确补液的能力。6 .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7 .提高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能力。3小儿液体疗法4.小儿腹泻病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理实训室、教学医院儿科病房10.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 .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 .熟悉上感、急支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支气管肺炎的分类、发病机制。3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4 .能按照护理程序对上感、急支炎、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护理。5 .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6 .提高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3.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4.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