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总结终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总结终极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概述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并兼述杂病的辨证论治的临床医著,目前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为通行本,共10卷,22篇,其中太阳病3篇,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共5篇,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2篇,这是全书核心内容,是理法方药、六经辨证最核心的体现,共398条原文,113方(如包括有名无方则有115方),也称中十篇(或洁本)。此外前有八篇,后有四篇,具体包括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喝、辨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发汗吐下后等12篇。(1)学术成就1 .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典籍。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
2、医药学成就的总结,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精华,确立了临床治疗的多种原则,开创八法应用和多种疗法综合治疗的先河,载方112方,用药76味。2 .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辨析了外邪伤人后所导致病证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详察病情变化,细析邪正盛衰,确定病变部位,辨明病证性质,并据此确定治法,选择方药。既适用外感病辨证论治,也适合杂病的辨证论治。内经六经局限在热证、实证,治法局限在清法、下法。张仲景借用素问.热论六经概念,利用这一模板对当时疾病重新归纳、提炼、整理,其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证型方面有热证、实证、寒证、虚证、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3 .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这些治则包括:治病求
3、本,本于阴阳;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祛邪扶正,分清主次;明确标本,分清缓急;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注重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治疗方法包括:八法,药物、针刺、艾灸、饮食疗法,针药、药灸、药食并用,内服外用等。4.创制和保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剂,称为“方书之祖”。这些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优化,药量恰当,疗效可靠,至今仍在广泛应用。5.剂型丰富,为制剂学做出一定贡献。具体包括汤剂、丸剂、散剂、含服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2)伤寒内涵1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古人将一切外感热病均称伤寒,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日本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寒字在古代有
4、邪之意,伤寒就是伤邪。2 .狭义伤寒,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在致病邪气方面,强调风寒,发病特点,强调感而即发。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虽也是感受寒邪,却伏而后发,则不属于狭义伤寒。3 .更狭义伤寒,指太阳伤寒表实证。即原文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病,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六经辨证1 ,六经是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经的简称,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是一个整体网络。六经实际总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以及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是将人体分为六大功能体系,虽用六经命名,非专指经络。自然界昼属阳,夜属阴,昼分三阳,夜分三阴。少阳言阳
5、气弱小,为一阳,主时寅卯辰,正值清晨,阳光初照,其阳气不亢不烈;太阳言阳气强大,为三阳,主时巳午未,阳光当头照,其阳气盛大;阳明言阳气显著,为二阳,主时申酉戌,太阳已偏西,阳气渐收。太阴为三阴,阴气量最大,主时亥子丑,正是阴气最盛之时;少阴为二阴,阴气量较少,主时子丑寅,夜半子时一阳生,阴气渐减,阳气渐出;厥阴为一阴,阴气少到极点,主时丑寅卯,阴气将尽,少阳已出。2 .六经病是人体感受外邪后,六大功能体系在和外邪做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归纳的疾病模型,既是相对独立、也可互相转化的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三阳病病位在腑,病机邪实而正气不衰,正邪抗争激烈:1)太阳病是初期,病位在
6、体表营卫,涉及膀胱经、膀胱腑,也统属太阴肺,病机感受外邪,营卫失调,治以汗法。2)阳明病位在里,涉及足阳明胃经、胃肠之腑,病机阳明化燥,胃肠实热,治以清下。3)少阳病位半表半里,涉及足少阳胆经、胆腑、三焦,邪气在经为寒,在腑为热,病机胆气内郁,三焦失疏,治以和解。三阴病,病位在脏,邪气仍在,正气已衰,正邪抗争温和:1)太阴病涉及足太阴脾经、脾脏,病机脾阳不足,寒湿内生,治以温法。2)少阴病是疾病危重期,涉及足少阴肾经、心肾,病机心肾虚衰,偏阳虚以回阳救逆,偏阴虚滋阴清热。3)厥阴病是疾病终末期,或死亡或有一线生机,涉及足厥阴肝经、肝心包,病机寒热错杂、虚实错杂,治以攻补兼施、寒热并用。3 .六
7、经病的传变,1)循经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一厥阴。2)越经传:直犯,发病就是阳明病或少阳病,没经过太阳病阶段。直中,起病就是阴证,没有经过阳证阶段,一般发生在年老体弱患者。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如太阳少阳合病。并病,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两者是因果关系。两感,即阴阳表里两经同时发病,常特指太阳少阴合病。疾病的传变关乎正气强弱、邪气轻重、治疗如何、有无宿疾等,由表入里是加重,由里出表是减轻,热体易热化,寒体则寒化。4 .六经辨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简称,是最早形成的综合性辨证体系。它是以六经所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与受邪后的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
8、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分类、归纳,进而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治法和处方等问题的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后世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都在六经辨证中有所体现,类似疾病的通治法,以六经病为纲,方证为目,力求整合归纳出所有疾病的治疗,即六经铃百病也。5 .六经病治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标本缓急,正治反治等,具体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涩、针药并用等(4)伤寒论学术思想三大学术思想: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据此后世逐渐发展出扶阳派,补土派
9、,滋阴派,温病学派。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节太阳病篇基础一、太阳的生理功能太阳三大生理功能,抵御外邪入侵,调节汗孔开阖,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入侵太阳是一身之表,主皮毛,在经为膀胱,走行路线最长,从头到脚,行人身之背,覆盖面最广,在腰部肾腌与肾相连(肾内藏元阳),在风府与督脉相连(督脉总督所有阳经),阳气最旺,为六经之藩篱。(二)调节汗孔开日主要由循行在太阳的卫气承担,卫气者,温分肉,充皮肤,肥月奏理,司开合者也。若卫气功能失调,会出现各种异常出汗或无汗。(三)调节水液代谢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太阳膀胱可以化气利水,蒸腾水液中浊之清上升被再次利用,浊之浊下降被化做
10、尿液排泄,若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液代谢失调,出现小便不利,产生蓄水证。膀胱化气利水功能的正常依赖肾气,肾与膀胱相表里,而太阳抗邪卫外、控汗开阖等实卫气作用,而卫气最终来源下焦肾气,一言以蔽之,太阳三大功能的正常最终还是依赖肾气的强盛。老弱患者肾气不足,感受外邪可直中少阴,太少两感,故有“老怕伤寒”说法。人处天地之间,与天地变化息息相关,时刻与天地不正之气抗争,主要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外邪主要通过皮毛侵袭人体(此处外邪主要限定风寒,而口鼻也是外邪侵袭途径,其邪多为风热,因此外邪均可从皮毛、口鼻入侵。),虽皮毛在表,但通过经络可联属脏腑,因此皮毛所受之邪可内传脏腑肺胃肾,因太阳卫外抗邪能力
11、主要靠卫气的强弱,卫气化生于下焦肾,滋养于中焦胃,宣发于上焦肺,因此卫气的生成与敷布实际上与肺胃肾密切相关,如肺胃肾有问题能影响卫气,而卫表受邪也可影响肺胃肾,首先就是肺胃,故外感常伴见咳痰喘、鼻塞流涕、胸闷、咽痛、声嘶或失音、恶心欲呕、纳差、腹泻、不大便等。此外膀胱经别散布于心,这是太阳蓄血证出现如狂、发狂等神志功能失常的原因所在。拓展:张景岳提出肝主卫气,来源于肝司疏泄,调畅气机,卫气也是气,正常循行也依赖肝气条达,创一系列柴胡饮治疗各类外感,尤其是正柴胡饮疗效卓越(柴胡白芍防风生姜陈皮炙草),其立方内涵乃强化卫气的敷布去抗邪,此前提是肺胃肾无影响,且肾气强盛。二、太阳病概述太阳病是表气受
12、邪、营卫失调的病变,病位在表,病机营卫失调。营卫失调则能概括太阳病的病机。由于肺主皮毛,体表阳气受邪,也多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调而出现咳喘,因此手太阴肺也归属太阳病篇。(-)病因 主要是风寒湿。(二)分类1 .太阳病表证:中风,伤寒,温病,表郁轻证。2 .太阳病里证:蓄水证,蓄血证。3 .太阳兼证:本证基础上,因个体差异,兼夹不同。4 .太阳变证:仲景也叫坏病,病位不在太阳,也不在其他五经,证型之间的变化发展也没明显规律性,也叫疑难杂病,篇幅很大。5 .太阳疑似证:似太阳病而不是太阳病,体现了鉴别诊断。6 .太阳病转归:自然病程一般六七天,大部分人可康复,如治疗及时、得当则可截断病程,早日痊愈
13、,但部分老弱患者预后可能较差,容易发生内传,尤其是本已有基础病变更是如此,古语“老怕伤寒”。三、太阳病纲要(-)太阳病脉证提纲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注: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抗争的病机。(二)太阳病分类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发热是卫气因抗邪浮盛于外而出现病理性亢奋。汗出是卫阳被邪所伤而卫外失固及风性疏泄使营阴外越。恶风是卫阳被伤,温煦失司及汗出肌月奏疏松,不耐风袭。脉缓非脉跳慢,而是与紧相对,脉形松软不充盈(因汗出致营阴不足)。其中汗出、脉浮缓为太阳中风证主要特征,反映了太阳中风证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
14、和病机特点。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注: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必恶寒是强调恶寒先于发热出现且较严重,因寒邪伤人最伤阳气,卫阳被伤,肌表温煦失司。风寒袭表,卫阳强盛而抗邪有力,则发热较早,若素亏卫气较弱而抗邪无力或所感风寒邪气较重,则发热较晚,总之太阳伤寒证迟早发热,如无发热,则属少阴伤寒。体痛是周身疼痛,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呕逆是正气抗邪于外而不能顾护里气,里气升降失常所致,可见呕逆,也可见食欲不振、下利、不大便等。脉阴阳俱紧是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以上诸证反映了太阳伤寒证寒邪袭表,卫闭营郁病机。其与太阳中风证鉴别要点在有汗无汗。
15、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演。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痣痰,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注:太阳温病,感受温热邪气,易伤津液而渴,因一系列误治而津液耗伤更重,邪气仍在,出现热扰神志障碍、大便失禁及津亏小便少(无化源)、筋脉失润而手足抽搐等。惊痫不是癫痫而是抽搐,痣是收缩,屣是松弛。伤寒证初期无口渴,只有入里化热伤津才渴,温热邪气伤津明显,发病就有口渴,因此有无口渴是辨别伤寒、温病要点。(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注:辨阴阳的大纲,伤寒论另一版本金匮玉函经甚至将此条作为全文首条,中医诊病首辨阴阳,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辨别阴阳关键是否发热,有发热就是阳证,无发热则为阴证。太阳病一般恶